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我1932年出生在四川巴塘县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入巴塘小学读书,1945年进入国立巴塘师范学校学习,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我向往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曾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东藏民主青年同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为家乡人民的解放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 标签: 西藏 和平解放 民主改革运动 民族工作 民族区域自治
  • 简介:8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派的思想颇受注意,而学派的灵魂人物则是吴宓。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他曾经和人说过自己的人生必有三个28年。后来,果如其言。第一个28年是1894年至1921年(虚岁)。1911年他入清华学堂,1916年毕业,1917年赴美留学深造,先入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后转入哈佛大学,入比较文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第二个28年是1921年至1949年。回国以后他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与梅光迪等人创办《学》杂志,反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采撷中西文化的精华。1925年任清华大学国学院主任,上任伊始就聘

  • 标签: 《学衡》杂志 学衡派 梅光迪 中西文化 吴宓 白壁德
  • 简介:《学》这个冷落多年的旧期刊,近来被炒得又似乎热起来了。有些先生对它当年的办刊宗旨,即所谓“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者,十分欣赏,十分推崇。说这表明了《学》的基本立场既不同于文化的“复古派”,又不同于“激进派”,能发扬传统文化,且吸收新知识云云。

  • 标签: 《学衡》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复古主义 《晨报副刊》 复古派
  • 简介:在分析区域空间体系发展变化与轨道交通导向作用的基础上,研究重点关注两者的关联性要素:城市多样性、土地开发密度与混合度、分区规划与城市更新、交通规划体制。通过对轨道交通建设如何影响区域内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城市用地布局如何影响交通方式、交通需求进行深入的阐述,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土地与交通资源的整合)来审视城市发展的政策选择。

  • 标签: 区域空间 城市规划 轨道交通 导向型
  • 简介:我国近代风云人物、爱国将领尹昌,顺应历史潮流,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之际,他大义凛然,挺身而出,勇赴国难。他借兵平息成都兵变,诛杀赵尔丰;亲率西征军,一举平定康藏叛乱;他拥护共和,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立下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功勋。近世史学家称誉尹昌为一尊威猛的金刚,他铮铮铁骨的精神广为传颂。

  • 标签: 西征 称帝 叛乱 赵尔丰 史学家 袁世凯
  • 简介: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27日21时整不幸逝世,享年78岁。

  • 标签: 先生 生平 考古学家 北京大学 殷商文化 常务理事
  • 简介:近日见到广西平南县大坡圩後饷押当票数十张。时间从民国12年12月26日起至民国18年5月29日止。

  • 标签: 当票 平南县 民国
  • 简介: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进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体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初期创作的面貌和特色。在陈哲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大胆追求和实践中,既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和进步,也留下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途程中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的足迹。更多还原

  • 标签: 陈衡哲 现代小说 足迹
  • 简介:恪(一八七六年——一九二三年)又名(客心),字师曾,号槐堂,又号朽道人或朽者,江西省修水县人。他工书、诗、画、刻印,曾得吴昌硕先生的亲授,因此他的花卉画,有许多达到神似吴昌硕的地方,但陈师曾并不以此满足,而想另寻途径,跳出吴昌硕的圈子,所以他广泛吸收历代传统技法。他的画受到吴昌硕称赏,那时陈师曾只有三十岁。他又曾留学过日本,能够融合中外绘画技法,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当时在北

  • 标签: 吴昌硕 陈师曾 绘画技法 陈衡恪 朽道人 传统技法
  • 简介:洪心(1900—1993年),字梦湘,福建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人。1914年入福州英华学校学习,1924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1953年,洪心到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与著名学者叶圣陶、吕叔湘、吴伯箫、张志公、张中行等人共事,编写全日中学《汉语》教科书。人们认识洪心,多从语青学家方面开始。

  • 标签: 福建协和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生 诗词 英华学校 著名学者
  • 简介:胡佩及其山水画嫣然层次分明点画工,启人心事见毫锋。他年画苑三千辈,个个毋忘念此翁。对君期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有此好山川。这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赠给现代著名山水画家胡佩的一首七言律诗,对胡佩的山水画给予高度评价。胡佩(18...

  • 标签: 山水画 节奏感和韵律 桂林 美术教育 中国山水画 编辑工作
  • 简介:在建党8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中共一大代表生平图片史料展》。展品中一件微微泛黄的毛衣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驻足在毛衣前,我们仿佛看到了何叔和林伯渠两位战友握手道别的情景。这件样式极为普通的毛衣,凝结着两位革命老人深厚的战斗情谊,见证了他们艰苦的革命生涯。原来,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有四位革命老人,他们是何叔、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四老"经常聚在一起畅谈。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何叔留在苏区,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三老则随红军主力长征。何叔与林伯渠是同乡又是多年的战友,曾共同在苏联学习,回国后又同在根据地工

  • 标签: 何叔衡 毛衣 徐特立 苏区 革命博物馆 沙坝
  • 简介:《上社公书》不是刘道呈文的原件,而是刘道已经流落缅甸时期编辑诗文集时的文稿副本的传抄本,到沙元的文稿抄件已经是第四次抄本,早已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帅府文献的价值,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材料,不能作为评论杜文秀大理政权外交政策的证据或依据。在刘道诗文集文稿末所抄录的“大元帅批”文,也看不出是否是“大元帅批”文的原貌。刘道呈送《上杜公书》后,并没有移送帅府内阁审议,并对审议结果作出裁定。仅有杜文秀个人对他文章的评论,称之为“古文好手”,没有涉及他的献策内容,更谈不上是否采纳他的献议,刘道谋求出任大理政权派赴英缅专使的企图也落空。

  • 标签: 刘道衡 《上杜公书》 史实考证
  • 简介:哲是20世纪中国最早的女教授,也是新文学最早的女作家之一,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出现的有关论著对其生平经历的叙述却多有错漏。本文就关于陈哲几个流传甚广的史料错误加以辨正。

  • 标签: 陈衡哲 史料 教育背景 辩正
  • 简介:刘道没有杜文秀大理政权授予的出使英国使节的正式委任状及大理政权正式授予的官员职衔,他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委派的“使臣”的合法身份。刘道所带交英国印度事务部的《上英皇表》不是从大理带出的,而是在缅甸形成的。其他说明献“大理所管之地”的图、“献土称臣”及要求出兵援助的信件,都是离开大理以后形成的,不具有杜文秀大理政权直接授权处理的合法依据。这些离开大理以后在云南以外形成的《上英皇表》及信件本身,不能证明刘道具有大理政权“使臣”的合法身份。诸种史实表明,刘道不是杜文秀派出的“使臣”,他以杜文秀“义子”的身份充当杜文秀派往英国“使臣”的身份是假的,是他脱离柳映苍派出的以马似龙为首的使团后自封的。

  • 标签: 刘道衡 假充义子 伪造使臣身份 骗局
  • 简介:由万仕国、刘禾校注的两卷本《天义·报》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天义》和《报》是1907—1908年刘师培、何震旅居日本期间创办,以宣传女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为主要内容,为当时颇有社会影响的两份重要报刊,亦是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和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重要资料。1907年2月,刘师培与其妻何震东渡日本,参加东京同盟会本部《民报》撰稿等工作。6月,何震与陆恢权等发起成立"女子复权会",并于当月10日,

  • 标签: 衡报 天义 清史研究 女子复权会 刘师培 《民报》
  • 简介:安阳殷墟的发现将我国的信史提前到三千多年以前,这不仅提高了我国古代文献的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为夏商周考古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已知点.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以此为基点,在探索中国古老文明的漫漫征途上艰难跋涉,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考古事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邹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杰出的考古学家.

  • 标签: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邹衡 考古文化 历史文化遗址
  • 简介:《陆士文集》的宋刻本已经不存,今所见者有明代陆元大翻宋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影宋钞本。影宋钞本原为鲍廷博珍藏,曾经赵怀玉、卢文招等校勘。嘉庆年间阮元寻访《四库全书》未收之书进呈,即所谓《宛委别藏》。现以其中的《陆士文集》与影宋钞本以及赵、卢诸家校语对勘,可发现其相似程度极高,故该集应即据影宋钞本再度影钞。明乎此,对於陆机文集的整理自属必需,也有助於增加对於《宛委别藏》的了解。

  • 标签: 陆机 《陆士衡文集》 《宛委别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