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以"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思想材料,对诸葛的心志进行心理史学分析,并钩沉其早年史迹可以看到:其一,作为一种符号认知的改变,诸葛改变了传统的"管晏"习称,将管仲、乐毅并举,并自比之,与童年时家乡遭受屠戮的记忆密切相关,并由此带动了青年时代的思考及对未来的期待。其二,"好为《梁父吟》"与其叔父诸葛玄的豫章太守事有着直接而微妙的关系。此一关键点不仅决定了诸葛玄的命运,其余波也影响了诸葛的早年生活。其三,就心志的现实触动来说,诸葛的"自比管仲、乐毅"由汉末的"霸王之业"所催生;就具体的触发点而言,则在于抗曹的需要及东吴抛弃张昭路线的刺激。在这一进程中,既可远溯当年的童年期待,也在现实的调整与应对中,为蜀汉的未来规划出了新的"霸王"蓝图。

  • 标签: 诸葛亮 梁父吟 管仲 乐毅 早年心理
  • 简介:王敛福是清朝乾隆时期治理颍州的名宦,两度知颍,他对颍地风俗的引导、民生环境的改善以及文教事业的推动,均做出了历史性的努力和贡献,较大程度地提升了颍州人文生态环境的品质和社会历史地位.王敛福不仅被颍州百姓祀为名宦,而且也是颍州官员中良善为的典范之一.

  • 标签: 王敛福 颍州 名宦 良善为治
  • 简介:朱熹与陈之往来书信始於淳熙九年中,此后两人之间书信往来频繁。但现仅存有朱熹致陈十六封信,陈致朱熹八封信。本文即通过考辨朱、陈之往来书信的内容以及相关资料,对两人现存往来书信以及有明确记录之佚信,按其撰写时间加以系年,并对相关史料以及今人相关论述之讹误、缺失予以补正。

  • 标签: 朱熹 陈亮 往来书信
  • 简介:《续资通监长编》卷五00元符元年七月辛亥条(页11901)云:御史台言:“元丰官制朝参班序,有日参、六参、望参、朔参,已着为令。元佑五年改朔参官兼赴六参,有失先朝分别等差之意,请止依元丰仪令。”从之。

  • 标签: 资治 御史台 历史 古籍
  • 简介:十二华兄:我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三、四天便飞往新加坡,出席国际华人文艺营和国际华文金狮文学奖发奖仪式(1)。在新加坡住了一个星期,回来在香港又住了一个星期(2),于17日下午飞回北京。到家后接到中国作协对外联络部一位同志电话,说我建议邀请兄夫妇和德菲尔夫人访问中国事已有眉目,外联部领导同志的意见是希望您和德菲尔夫人自己表示访问的希望,作协还要知道中国驻法大使馆的意见。我自回国后急于处理一些时间性很紧的工作,所以今天凌晨才给您写信。我的意见如下:(一)您夫妇和德菲尔夫

  • 标签: 信札解读 姚雪垠李治 李治信札
  • 简介:华兄:接到元旦来信,十分欣慰。《长夜》的代序不是为外国读者写的,请你考虑,可以完全不用,由你另外写一篇译者序。我对于我国几十年来'左'的教条主义对学术、文学艺术的干扰和破坏,感触极深,而今天尚有'左'的思潮如魔影徘徊,所以遇机会便予以抨击。《长夜》的代序主要为此而写。很早想给你写信,总因忙得要命,拖了下来。去年十一月下旬参加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开了将近二十天,随即

  • 标签: 信札解读 姚雪垠李治 李治信札
  • 简介:2014年3月26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参观里昂中法大学时,亲切接见了99岁高龄的著名旅法华人翻译家李华。习近平主席弯下腰握着坐在轮椅中的老翻译家的手,热情称赞他的执着精神和学术才华,说他是里昂中法大学学子的杰出代表,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卓越榜样。李华(1915-),中法文翻译家。1937年毕业于北

  • 标签: 信札解读 姚雪垠李治 李治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