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现代馆座落在北京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于2000年5月23日开馆。新馆馆舍设计单位是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标准研究所。建筑设计风格是“中而新”,其中屋顶设计既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建筑符号,又有创新。新馆一期工程中有A、B两座建筑群体和一座大花园。馆名匾额有四个:江泽民主席、巴金先生、冰心先生、叶圣陶先生各题写一幅,刻在主体建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墙上。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 机构设置 藏品
  • 简介:<正>在去年台北欧洲汉学史国际学术会议上,加拿大M.Dolezlova女教授的《欧洲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指出:第一个在欧洲介绍及评介中国现代的是俄国著名汉学家阿列克塞耶夫(A.M.Alexeev)院士。这对我及其他参加该会的俄国汉学家启发很大。

  • 标签: 胡适 俄国 白话诗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作品
  • 简介:"山姥"是日本流传较广的一个民间传说,但在日本现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山姥"已不再是传说中"栖息在山中的老女"形象,而是对具有某些山姥特质的女性解构之后而形成的崭新的富于理性思考的女性人物形象。现代社会中的"山姥",大都是遭遇人间不公,饱受生活磨难的女性。她们是现代社会既有制度和世俗凡尘的受害者,其最终命运往往是被世人当作禳灾辟邪的牺牲者而被供奉于人间道德的"审判台"上,从而成为夫权专制社会罪孽的救赎者。

  • 标签: 日本 山姥传说 女性文学 解构
  • 简介:现代馆已经走过了辉煌14年的历程,是从它1985年正式开馆算起的。实际上,它还有近4年的筹备时期。我本人于1981年的年底被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那时已有了文学馆的筹备委员会。我是学现代的,也就明确地到了这个筹备组织。所以论起来,我的一部...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巴金 中国现代作家 中国作家 书信集
  • 简介:本文截取法国后现代作家和作品个案,勾勒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自由主义思潮互动的基本过程,爬梳隐藏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自由主义观念,考察并概括自由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相互关系,说明自由主义所起的积极作用贯穿于整个法国后现代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作为自由主义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一种实践,法国后现代丰富了自由主义的思想内涵。

  • 标签: 自由主义 后现代文学 自由 人道主义
  • 简介:1952年7月1日,周文猝然离世。那时他正值盛年,刚过四十五岁生日。周文死在一个新世道诞生的第三年。那曾是他梦想一世,奋斗半生的世道。周文被定为自杀,党内除名。

  • 标签: 周文 现代文学 鲁迅 革命史 毛泽东 左联
  • 简介:晚清时期,中国的文化著述中浮现着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思想家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民间文化。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现代功能进行阐发与张扬,利用民间歌谣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1899年,梁启超提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

  • 标签: 中国 近现代文学史 客家诗人 民间文化 诗歌创作 黄遵宪
  • 简介: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字西谛,有郭源新、宾芬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是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五四”运动期间,与瞿秋白创办《新社会》杂志,倡导新文化运动。1920年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并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教授与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 标签: 文学研究会 郑振铎 中国民主促进会 敦煌 “五四”运动 《小说月报》
  • 简介:比较文学的产生至少须先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了解外国,认识世界。不了解、不认识便无从比较。二是要有比较的欲念。没有这种欲念便不可能自觉地进行比较。在中国,这两个条件产生于鸦片战争以后。不过,中国人对于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起初仅注及工艺,即自然科学及制造技术,搞了几十年,不料甲午一役连重金购置的海军舰队亦一败涂地。于是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便奔走呼号,批评洋务运动之失,主张从政治制度及学术思想上学习外国,于是有了中西文化的比较。比较文化虽然还不是专门意义的比较文学,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 登上政治舞台 海军舰队 中国比较文学
  • 简介:2017年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全年出版学术著作4部半,发表论文200余篇。本文从传记研究著作、传记影视研究、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四个方面对2017年传记文学研究整体概况进行述评。传记研究著作与2016年出版10部学术著作的成果相比,2017年的传记研究著作成果要逊色一些,仅出版4部半著作。这4部著作是:焦小婷的《非裔美国作家自传研究》(科学出版社),谢子元的《中国

  • 标签: 传记文学研究 研究述评
  • 简介: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机制创新 研讨会综述 北京语言大学 丛林
  • 简介:全面搜集资料、合理编纂资料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前提,而且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全宋词》早已编出,为研究宋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全宋诗》、《全宋文》正在编纂中,当这两部总集出齐时,也会为宋诗、宋文的研究提供极大的方便。但要使宋代文学研究更上一层楼,仅有总集还不够,我觉得还需做以下一些基础工作:

  • 标签: 宋代文学研究 基础工作 西昆体 总集 石介 苏轼
  • 简介: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周绍良先生在敦煌文学方面的贡献:一、对敦煌文学原始材料的钩稽和整理;二、对敦煌文学作品时代和作者的考证;三、对敦煌文学作品体制的细致考辨;四、对敦煌文学的内涵、外延及类型的探讨,尤其从传播方式入手对变文、讲经文、因缘进行的研究

  • 标签: 周绍良 敦煌文学 文体类别 变文
  • 简介:傅惜华先生作为满族学者,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俗文学研究中,一方面参与主编"平字号"《俗文学》周刊,另一方面积极从事俗文学研究."平字号"《俗文学》周刊,对推动中国俗文学研究的进程,不仅在理论上、研究方法上以及研究范围上都提出了新的观点,推动北方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而且对整个俗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潮,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俗文学的全面兴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傅惜华 华北日报 俗文学 戏曲 曲艺
  • 简介:在古代两河流域文学的早期研究中,“智慧文学”这个术语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很少有人提出质疑,直到英国学者兰伯特《巴比伦智慧文学》的出版,情况才有了转变。一些学者开始采用“说教文学”以取代“智慧文学”的使用;另有一些学者则完全放弃使用类似的术语,把考察作品的智慧主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笔者认为,无论“智慧文学”还是“说教文学”都不是一种文类,完全放弃使用“智慧文学”术语是不可取的。古代两河流域智慧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文献整理出版、分类归纳和多元化研究等3个阶段;国内学术界对古代两河流域智慧文学尚缺乏系统研究,即使在一些著述中有所提及,也多为介绍性文字。

  • 标签: 古代两河流域 智慧文学 说教文学 《吉尔伽美什》史诗
  • 简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危机意识,研究者立足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定位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本文将方法论的反思切进关键词层面的反思,包含三组关键词的梳理:"女性意识"与"性别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古代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文学"之间的隔离与传承,表征在跨文化视野之下的本土化思考,意图融合本土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突破封闭性的理论内涵,摆脱"再度边缘化"的学科危机。

  • 标签: 女性意识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男性文学 古代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 简介:一、前言北海道大学石塚晴通教授醉心于汉文训读与敦煌文献的研究,成就非凡,素为学界敬重.由于他是日本敦煌学大师藤枝晃教授的乘龙快婿,对藤枝晃先生在敦煌学研究业绩的整理,孜孜矻矻,不遗余力.

  • 标签: 研究成果 敦煌文学 日本 敦煌学研究 整理工作 文学研究
  • 简介: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变化最大,发展最快,其过程也极其曲折复杂,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这一个世纪是一个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世纪。在这百年之中,中国从贫穷、落后、封闭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发展成独立自主强大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

  • 标签: 落后 中国社会 独立自主 国家 转型时期 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