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1934年秋,工农红军某部在江山发动了一场轰动浙、赣、闽三省六县的“劫富济贫”事件,时称“家仓抢行”。

  • 标签: 工农红军 发动 纪实 事件
  • 简介:每年新春佳节.甘肃.青海.四川、内蒙等地的宗教信徒.纷纷来到拉卜楞.欢庆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兰姆”法会。法会从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历时15天.每天5次(很多书上介绍为6次,但据寺院内的活佛及高僧讲应为5次)在大经堂诵经。辩经。

  • 标签: “毛兰姆”法会 宗教信徒 拉卜楞寺 历史文化 民族色彩 佛教
  • 简介:杜甫《朱凤行》诗云:“君不见潇湘之下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在湖南省衡山县金紫峰南麓,长眠着一位被当地人称为“衡山朱凤”的女共产党员——泽建。她是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第—位烈士。

  • 标签: 衡山县 共产党员 中国 毛泽东 毛泽建 生平事迹
  • 简介:<正>万斯同是清初浙东史学派的著名代表,著作丰富。然而,不幸的是,其手定巨著《明史稿》为王鸿绪所窃取,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其他重要著作,或为人所攘夺,或已散失,为研究这一代史学巨人的思想,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本文对斯史学的论述,自是不完整的,请史学界的同志指正。

  • 标签: 万斯同 黄宗羲 史学思想 民族思想 浙东史学派 农民起义
  • 简介:《花间集》是唐末五代时期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在词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就是文人墨客玩索研习的重要典籍,其版本也是花样翻新,种类很多。据各种目录资料统计,现存《花间集》版本不下30余种。对这些版本进行研究,早在上世纪初就有赵尊岳等人开其先河了。目前,大多数版本的源流问题基本上都已成定论,但明末晋汲古阁刊本《花间集》(以下简称本)的来源尚有待探讨。

  • 标签: 《花间集》 词学史 总集 文人词 版本 唐末
  • 简介:这首《满江红·夜过钓台》的作者是际可。际可何许人也?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社会上有“浙上三,东南文豪”,“浙中三,文中三豪”之美称。三、三豪,指浙江杭州人先舒、萧山人毛奇龄和遂安人际可三人。

  • 标签: 三毛 山人 清代文学 东南 康熙年间 作者
  • 简介:1932年,因战败而隐居的阎锡山,重掌了山西军政大权。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以加强自身实力,同时也为了改变山西的政治、军事形势,沟通与内地的联系,经过审慎考虑,他决定立即着手修建蒲铁路。蒲铁路,北起大同,南至永济(蒲州)风陵渡,干线全长858公里,纵贯山西全省,并与华北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正太线、平绥线相连接,沟通了山西境内的主要城镇。这条铁路的建成,将使“货畅其流、人畅其行”,为山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为推动这一工程的进行,1932年10月20日,阎锡山下令设立晋绥兵工筑路局,任命谢宗周为局长,具体负责筹备事宜。1933年1月21日,又成立了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阎锡山亲任总指挥,下

  • 标签: 阎锡山 同蒲铁路 山西经济 铁路建设 标准铁轨 风陵渡
  • 简介:中国古代不存在“范镜”。对陶范黑灰层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陶范在经过高温铜液浇注以后,范面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浇铸前,范面的化学成分正常,经铜液浇铸以后,范面除含有28%的CuO以外,CaO的含量达到28%,本不存在的PbO也突然在范面的黑灰层里占有13%以上,Pb也达到21%;这时的范面再不像未曾浇注铜液前那么光滑,而是到处闪烁着Pb的金属光泽,被一层Pb和Ca及S等物质的化合物覆盖。Pb的氧化速度比较快,几天以后,厚薄不匀的黑灰层面有不少部位起皱纹,整块范面变得很粗糙。另外,铜液注满范腔凝固后,镜体与范腔之间产生了负压。负压值的大小与镜体的重量成正比,镜体越大,负压越大。因此,浇铸过的镜范一般不会再完整无缺供第二次浇铸。由此可以认定,“范镜”是不存在的。

  • 标签: 阴模 阳模 泥范 陶范 黑灰层
  • 简介:丰,字伟卿(后改为伟青),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6月生于山东省福山县。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历任清末陆军第十九镇三十八协统领官、民初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边防军第一师师长、航空署署长兼航空总司令等职。1924年11月晋升陆军上将。1929年3月在天津被刺身死。是北洋皖系军阀的一名骨干,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清末,曲丰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入“泰安”舰学习轮机、驾驶。1893年改调“定远”舰任三等轮机员,次年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幸免于难。1899年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任其为测绘员。后经考试,留学日本振武学校,旋又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自日归国后,先任北洋速成学堂、将弁学堂教练官,后升

  • 标签: 孙中山 袁世凯 北京政府 陆军部 皖系 保定军校
  • 简介:他热爱自然,曾幻想做一名科学家,但却梦断清华;他崇尚自由,曾企图创建新的资产阶级政党,但却舟止耶鲁;他忧国忧民,曾力主国共两党结束内战,“和平竞赛”,但却险遭暗杀……历尽坎坷,他终于找到一条与共产党人风雨舟的光明之路。他就是──世纪之交,千年之交,无线电波在太空激荡,将中国14家主要新闻单位评出的“1999年中国十大新闻’”传向全世界,其中第二大新闻是:“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这条新闻的产生,与湖北武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密切相关。这位老人就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原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 标签: 李崇淮 民建人士 修宪 人物介绍
  • 简介:古籍的制作和传播方式是异本现象产生的必然原因,而诸如文字本身的差异、誊抄副本的传统、剽窃作伪的行为、佛经的翻译和流传、历代书厄、学术论争、名讳及时政的规避等其他各种社会因素,亦是书异本产生的重要诱因.它们交互作用,共同营造了版本学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

  • 标签: 版本 版本学史 同书异本
  • 简介:陈竺先生自抗日战争至1953年在广西大学广西文教学院任史地系主任。我师从陈先生仅三年,在三年中我除了在课堂听课外,个人交往是很少的。尽管如此,陈先生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却深深影响着我。

  • 标签: 先生 陈竺 广西大学 抗日战争 个人交往 为人处事
  • 简介:关于公所标兴体的意义是否与诗序相联系,古今诗经学者虽然看法不同,但几乎一致认为传“兴义”都与喻义有关。本文采取将诗序与传分开,仅以传文本为准的统计方法,在逐篇分析传“兴句”和“兴义”之间各种思理联系方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公标示的三类兴体。认为其中至少有23首与喻义无关;其余80多首含有喻义的兴体中,有38首并无附会政教之嫌;另外近50首确实大多穿凿附会。但从公对这三类兴体的注解可以概括出“兴”在形式和思想上的一些共同特点,可见他确实抓住了兴体最重要的特征,即使是对“兴义”的附会,也正是利用了他对兴体特征的把握,这就在实践上为后人提供了理解兴体的基本思路。在诗经解读得到极大发展的今天,重新审视公所标兴体,对于追溯兴体理念的形成,以及深入而又通达地分析兴的艺术思维原理,都是有启示的。

  • 标签: 兴体 兴句 兴义 诗序 诗经学 兴体理念
  • 简介:鲁一(1804-863)字通甫,一字兰岑,寄籍山阳(今淮安市楚州区),世居安东(今涟水县),清道光十五年举人,著名古文作家、诗人。他的诗文作品多系时世,不避时忌,尤以反映鸦片战争的题材为胜。其笔力道劲,奇肆豪放,震人心魄。当代著名学者钱仲联教授称他“嗣响杜陵”,是道光时代“江苏诗坛第一人”。鲁一不仅诗文有声于江淮,而且善绘事,亦为邑人所称道。不过,他的画名终被诗文所掩,至今已鲜为人知。

  • 标签: 诗文 豪放 诗坛 苏诗 当代 诗人
  • 简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国共两党就如何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问题,开始派代表进行正式谈判。经过历时半年多艰难曲折的谈判,国共两党最终捐弃前嫌,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妥协与合作。此文介绍顾祝与周恩来的西安谈判。1937年1月初,国民党多次电邀周恩来去南京谈判。由于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在南京被扣,毛泽东等担心周恩来去南京后会成为张学良第二,因此在1月初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明确指出,“恩来此时绝对不应离开西安”,应该欢迎“张君(张冲)到西安与恩来同志协商”。随后,蒋介石指派于2月9日进驻西安的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处长贺衷寒和张冲为国民党代表,同正在西安的

  • 标签: 周恩来 蒋介石 国民党 红军改编 南京政府 谈判
  • 简介:周总理我们谈戏进餐□李向雷1957年7月,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我们江西省采茶剧团奉命于6月底上山为会议演出,和省直几个兄弟剧团同住庐山大厦。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大厦大厅复排加工传统古装戏《三女抢板》时,忽然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向排练厅走来。一位...

  • 标签: 周总理 江西采茶戏 《游园惊梦》 演员们 团工作 南瓜
  • 简介:江山徐之圭,留日获得日本帝国大学法学士学位,回国后,被任为奉化县县长。当时,作为父母官的县长,不仅理政,也司法,蒋介石与福梅夫妇的离婚案,就是他在任时办的。

  • 标签: 离婚案 司法 法学 帝国 县长 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