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973年夏天,我作为《中国画报》(国内中文版为《人民画报》)的代表参加中国外文出版代表团访问日本。月余之后,返国时路过香港。接待单位新华社香港分社委托亚洲贸易公司廖安祥经理出面接待,并协助代表团成员购买一些物品。团长指定我随同廖经理到市上为大家选购廉价手表。

  • 标签: 《中国画报》 崇高 《人民画报》 贸易公司 代表团 新华社
  • 简介:画船游,明月路,古历亭虚,面面朱栏护。百顷明湖三万户,如此良宵,一点渔灯度。棹开时,香过处,说道周遭、荷叶青无数。却被芦花全隔住,泛遍湖湾,不见些儿露。蒋士铨(1725-1784),江西铅山人。工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又是乾隆时的著名杂剧传奇作家,词亦有可观之作。上面所录即是蒋士铨记夏夜泛舟大明湖的佳作。

  • 标签: 蒋士铨 苏幕遮 历亭 百顷 万户 姜白石
  • 简介:一充分肯定革命文物的重要历史地位,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文物是历史的实证材料。近现代革命文物形象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我国历史悠久,我们这个民族有重视和维护自己的历史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物的整理、研究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进入了一个非常

  • 标签: 革命文物 革命传统教育 实证材料 历史面貌 重要历史地位 社会性质
  • 简介:今天很高兴,因为就在这里,我们的“浙派人物画”又一次得到了彰显和光大。作为“浙派人物画”,在我少年时期的心目中就是一座光辉而崇高的丰碑。比如:方增先先生、周昌谷先生、李震坚先生、顾生岳先生、宋忠元先生等老一代人物大师的众多精品力作,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却仍然在我的脑海里历久弥新地印刻着,

  • 标签: 浙派人物画 少年时期 传承 发展
  • 简介: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成立40余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其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起步”(1953-1977年)、“发展”(1978-现在)两个阶段。(一)蒙古语文研究所的起步阶段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在起步阶段,除了进行基础建设、直接配合“内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的业务工作外,在蒙古语名词术语、词汇研究,汉语借词研究,词典编纂,蒙古文字研究,现代蒙古语规范,方言调查,基础方言与标准音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间,出版工具书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论著有:1.孙竹的《现代蒙古语规范问题》(1963年4月3日《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一文,研究了我国现代蒙古语“基础方言与共同语问

  • 标签: 蒙古语族语言 蒙古语言文字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蒙古语言文学 研究综述 现代蒙古语
  • 简介:<正>(2010年10月14日)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山西省志·交通志》出版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山西省志·交通志》的编纂出版,是对改革开放30年山西交通工作的一次认真回顾和总结,是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 标签: 交通志 出版座谈会 编纂工作 地方志办公室 修志工作 交通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