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也许人们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同志论述有关黑社会的一番话仍记忆犹新,他说:"社会的稳定要保证,如果社会动荡,什么事情也不能做,最后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市委提出在上海跑马场不许搞,陪酒女郎不许搞,赌场不许开,上海不准选美,有的人说我左,其实这是对人民负责。社会风气搞坏了谁也无法收场。这样的事情搞多了,必然会形成黑社会,黑社会的病难治,对党政机关都有腐蚀。上海搞乱了,社会风气不正,即使经济上去了,老百姓也是不满意,对你有意见。要骂娘。"吴邦国书记的话决非空穴来风。被称之为"都市之癌"的黑社会,在当今中国不仅仅是个遥远的历史问题,而且是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有人不禁担心:黑社会会卷土重来吗如何防治和杜绝黑社会现象的沉渣泛起,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本刊为此特约有关学者就黑社会的起源、历史及根治问题展开笔谈,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不容滋生黑社会的土壤存在!决不能让黑社会卷土重来!

  • 标签: 黑社会 黑手党 渗透 社会风气 上海 国际
  • 简介:2011年6月11-12日,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美国族裔与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丹麦、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塞拉利昂等国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历史教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报刊的学者,共八十余人与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美国历史 社会文化 族裔 《世界历史》 近现代史研究
  • 简介:2013年7月5日至7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史学月刊》杂志社、上海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自杀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自杀问题 中国社会 近现代 研讨会综述 《史学月刊》
  • 简介:2001年7月15日至26日,“塑造故乡:中国移民与乡土社会学术会议暨田野工作坊”学术活动在香港、梅州、潮州、汕头四地举行,这次活动是香港科技大学10周年校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本次活动筹备组的安排,活动分两部分进行,其中学术研讨部分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举行,田野工作坊在梅州、潮州、汕头三地开展。

  • 标签: 会学 校庆活动 香港科技大学 塑造 中学 学术活动
  • 简介:<正>“东亚社会变化与国际环境”共同研究计划是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主持并于1989年开始实施的学术活动。它旨在通过文献史料的研究,搞清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东亚社会变化与外部世界曾经有过何种有机的联系的问题。该计划拟每年召开两次学术讨论会,每次讨论将安排不同的议题,并邀请外宾出席会议。其成果将依次发表于《东亚史研究丛刊》和史料集《东亚史资料丛刊》。

  • 标签: 东亚社会 内蒙古 国际环境 非语言文化 文献史料 学术讨论会
  • 简介:2001年6月28日上午,'唐宋的佛教与社会——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教授作了主题报告。这次研讨会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美国西北大学美术史系、中国敦煌研究院合作举办的。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新江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胡素馨(SarahE.Fraser)教授主持。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港台地区和大陆兄弟院校的近四十位学术界同仁,参加了这一盛会。其中包括日本创价大学的

  • 标签: 中国古代史研究 敦煌研究院 著名考古学家 荣新江 创价大学 学术界同仁
  • 简介:<正>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山东大学主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7日至11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国内各省市和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南朝鲜的130余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将有关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史学会 义和拳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试图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在殖民主义兴起后不同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类型的民族政策进行整体性描述和理论分析,从中探讨各种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与社会整合的影响,同时也试图总结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做的理论探索与政策尝试的规律性特点.

  • 标签: 民族关系 社会整合 民族政策 类型 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
  • 简介:一个好的主题应该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从这个角度讲,201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记忆十创造力)=社会变革”当属此类。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方程式”,破译其丰富的内涵,需要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力。自知浅陋,力不从心,但仍想对这一主题作一番思考,以期求教于方家。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社会变革 创造力 记忆 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
  • 简介:1947年8月,第六届国际劳工统计专家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中国派社会部统计长汪龙出席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派员出席此类会议。汪龙回国后详细汇报了本次会议的情况,回顾了前五次会议概况,并对当时我国劳工统计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国际劳工统计会议 汪龙 报告书
  • 简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民俗学在应对现代化所带来的学科合法性危机时,"生活世界"这一哲学概念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位,呈现出以日常生活为对象的整体性研究范式的转型,给中国民俗学注入了一股活力。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日常生活 比较视野 现代社会 国际 合法性危机
  • 简介:20世纪的中国人,见到了许多大起大落的事情,黑社会的消长即为其中一例。当年胡适先生慨叹的"五鬼闹中华",鬼魅之一就是黑社会中的盗匪。到40年代末国民党败离大陆时,黑社会几乎膨胀囊括了党政军警各界,把个朗朗乾坤弄得锅底似地伸手不见五指。然而物极必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自身日益黑社会化的国民党政权,只经历了20

  • 标签: 黑社会 国民党政权 社会主义中国 社会化 党政军 盗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