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子(1887—1958)比张春(1901一1927)年长15岁,当柳子创建南社成为全国著名诗人的时候,张春还只是一个小学生。然而就是这个小学生,在读书时代就引起了柳子的注意,后来柳子将她引上救国救民的道路,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张春牺牲后,柳子多次运用典故说:“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自责,其实是对这位巾帼英雄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怀念。注目柳子同张春的交往,源于春的父亲张农。张农是清末秀才,1916年离开了家乡葫芦兜小学,受黎里女子小学高小部之聘出任国文教员,张春随父到黎里高小部住校就读。当时柳子的二妹公权高小毕业,母亲不放心她外出求学。

  • 标签: 革命友谊 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 江苏省 妇女部 国民革命
  • 简介:1937年7月7日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使日本内阁认为对华侵略在政治上须设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机构。这个机构叫什么才适当呢?虽然最明确的是“对支”(即对中国),可称为“对支院”,但须兼顾到有官厅的意味,有政治的目的,还要对任何事变进行处理。

  • 标签: 同盟 日本侵华战争 内阁 侵略 中央 统一
  • 简介:朗县这几年发生了引人注目变化。在外地工作的朗县人回乡探亲,非常感慨地说:“母亲啊,我不认识您啦!”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深居山沟里的老年人这样说:“现在朗县变成泽当啦。”朗县的天还是那个天,朗县的地还是那块地,朗县的人还是世世代代生活和生产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 标签: 朗县 西瓜 泽当 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人均收入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 简介:无论是守卫广阔的疆土,还是发动大规模的远征,抑或是平定内外的叛乱和镇压附属国的反叛,述帝国都需要组织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小,战争伤亡和兵役的豁免等原因,述本身可以应征的人数却在减少,因此它不得不通过收编俘虏、征召异族流放者、附属国士兵和阿拉姆部落成员入伍等途径扩大兵源。尽管非述士兵扩大了述帝国军队的规模,但是由于他们的民族饱受述的虐待,他们做出重大牺牲却无缘与述人一起分享战利品,于是他们消极对待述的征召,非述士兵军纪败坏,因此,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述帝国的军事实力。

  • 标签: 亚述帝国 军事实力 亚述人 萨尔贡二世 阿淑尔 阿拉姆
  • 简介:强盗、土匪、军阀和各种暴力集团靠什么生活?靠“血酬”。血酬是对暴力的酬报,就好比工资是对劳动的酬报、利息是对资本的酬报、地租是对土地的酬报。不过,暴力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血酬的价值,决定于拼争目标的价值。如果暴力的施加对象是人,譬如绑票,其价值则取决于当事人避祸免害的意愿和财力。这就是血酬定律。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核心计算是:为了一定数量的生存资源。

  • 标签: 近代 生存资源 暴力 价值 当事人 强盗
  • 简介:<正>一、引言1931年,山东青州苏埠屯村民在村东发现两组殷周之际的青铜礼器:其一组出土于村东洼地;另一组出土于村东土岭断崖上。出土于断崖的有鼎、爵、觚、觯和斗共五件容器。在觯的圈足内有一“”形,并画一“(?)”形徽识的图文(以下简称“醜”)。1965年至1966年,山东省博物馆在这一带,又发现四座殷代的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在

  • 标签: 青铜礼器 山东省 推论 山东青州 图形 商周
  • 简介:<正>收在《敦煌文集》中的《李陵文》,是启功先生根据北京图书馆藏卷校录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所有的敦煌卷子中尚未发现《李陵文》有第二个抄本,因此它现在仍然是个孤本。这个孤本自从启功先生校录以后,还没有哪位学者重新核对过,因为它一直被封存着,台湾学者潘重规先生在编著《敦煌文集新书》时未见到它。最近,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期间,北图举办了部份敦煌卷子展览,我们趁此机会将《李陵文》全文核对了一遍,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是我们通过核对原卷而作的关于启功先生校录的补校和对各家补校的意见的商榷。为便于核对原文,我们在每条原文前都标明了《文集》的页码和行数(用点号隔开);凡引《文集》中其它篇目,皆标明页码而不注书名;启功先生校录原文中有大量照录的俗字,以及用括号表示的改字,我们一般都直接予以改正,只有在牵涉校改时才原文照录。又《李陵文》北京图书馆现编号为“新0866”(“新”是新编号的意思,在《千字文》编号之外)。

  • 标签: 敦煌变文 李陵 补校 俗字 校录 启功
  • 简介:随着吐蕃的衰败,青藏高原进入群龙无首的分裂割据状态。吐蕃王室和权贵的后裔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地方势力,地方势力遍布高原,其中威松的后代在阿里地区建立了拉达克、古格、普兰、贡塘、孜等小王国。藏文文献对上述小王国均有记载,但是相关孜王朝的记载基本局限于王室各代国王的姓名,没有记录更多的历史信息。本文将借助在尼泊尔发现的藏、尼、梵等铜板、金板、碑文等文献以及西方和尼泊尔学者的学术成果,试图理清孜王室世系排列;勾勒出每位国王执政的大致年代;比较和对应藏、尼文献的记载,并分析孜与久姆拉的关系。

  • 标签: 阿里 亚孜 历史 久姆拉
  • 简介:今年2月6日,传来马同志去世的噩耗,这不幸的消息使我们沉入哀痛和怀念之中。马同志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优秀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当代艺术教育和电影事业的领导者与文艺活动家。1914年12月22日马同志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1年...

  • 标签: 革命文化 电影事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晋绥边区 组织领导 邓小平理论
  • 简介: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结构及其系统,强调知识的传递过程,强调教师自身教法的合理性,出现了“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况,忽视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需要,对教法的接受程度,忽视了主体一方的认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亦步亦趋,难以挣脱教师预先设定的条条框框,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我们的课堂要不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因的萌发、伸展、提升,使学生不断地处在超越、创造中,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真正的教育,这样的课堂才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 标签: 学习策略 自能学习 选择性 学生习惯 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
  • 简介:<正>《敦煌文集》卷四所载《破魔文》,由王重民先生据敦煌卷子伯二一八七号(甲卷)及斯三四九一号(乙卷)校录。其后徐震堮先生《敦煌文集?遣拐芳啊对俨埂?蒋礼鸿先生《敦煌文字义通释》及附录《<敦煌文集>校记录略》,又续加补校。笔者再摭拾若干条,以为续貂。《文集》校记所引乙卷异文有须改正者,一并附焉。引文出自《敦煌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降魔神押座文。(344页)

  • 标签: 变文字义 敦煌卷子 降魔变 敦煌变文 引文 讲经文
  • 简介:《降魔變》是《敦煌變集》中重要的一篇,後来我们在《敦煌變校注》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汇校汇注。然而,由於“原卷”第二段(胡适旧藏)真迹以往一直未见,所以有些很重要的文字没有机会核实,致使録文不能尽善尽美,实感遗憾。

  • 标签: 《降魔变文》 中国 文学研究 《敦煌变文集》 古体小说
  • 简介:<正>我首先表示,我对我的书第一次在北京出版感到万分高兴。如果我能稍稍保留我积累的经给而重新开始生活的话,那么,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中文。《》是对西方问题的思考,西方味十足。因此,我提供一些线索作为参考,以有助于读者了解作品,大概不能算多此一举吧。1)“新小说”法国人民在第二次大战中无论在肉体上或精神上都受到极其严峻的考验。我国在世界上

  • 标签: 罗马帝国 巴罗克艺术 语言 罗马人 罗马天主教会 第二人称
  • 简介:宋初诗人陈,性情滑稽,善作药名诗。如“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又《赠乞雨自曝僧》云:“不雨若令过半夏,定(日煞)作胡芦巴。”又咏《上元夜游人》云:“但看车前牛领上,十家皮没五家皮。”又《咏白发》云:“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同时代诗人蔡襄嘲笑他说:“陈有心终是恶”,他应声答道:“蔡襄除口便成衰。”

  • 标签: 药名诗 蔡襄 胡芦巴 道人 上元 乌头
  • 简介:曾,字予仁,1898年3月2日生于河北省蠡县农家。192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任古生物研究室主任。1929年参加西南地质调查,11月15日行至云南昭通闸心场佛德盛客栈,被土匪图财害命,时年31岁。从1923年至1929年的6年时间里,赵曾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科学论文,以卓越的成就活跃于国际科学界,被誉为“地学天才”。一1926年,赵曾、李四光合作的《华北古生代含煤地层的分类和对比》,既否定了19世纪50年代德国古生物学家富勒希的“华北主要含煤地层是下石炭统”结论,更否定了当时国际古生物学权威、他的老师葛利普认为“富勒希的结论是正确的”

  • 标签: 中央地质调查所 古生物学者 峨眉山 化石学 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地质学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33年11月,驻守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左派李济深。以及由黄琪翔领导的“第三党”等各派力量,提出联共、反蒋、抗日等主张,宣布与蒋介石决裂,另举义旗。

  • 标签: 国民党左派 十九路军 陈铭枢 蒋光鼐 李济深 蔡廷锴
  • 简介:自从敦煌藏经洞发现以后,不仅清理出大批宗教典籍及一些儒家经、史、子、集。还发现了一些俗文学写本,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久已绝迹的东西,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和不少的曲折,学者们才为它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名称,公认这是唐代的所谓'文'。最早是王国维,他把这些讲唱体裁的作品,泛称之为'通俗诗'及'通俗小说'。后来,罗振玉将之整理刊布出来,正式命名为'佛曲'。

  • 标签: 敦煌藏经洞 中国文学史 佛曲 罗振玉 讲经 八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