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延长古代壁画的寿命,保护工作者通常将一些现代高分子材料渗透到壁画颜料层,用以黏结加固濒危的壁画。这些材料对壁画的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材料已经开始劣化,逐渐丧失作用,有的甚至会加速壁画的破坏。因此,古代壁画表面失效加固材料的清除技术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本项研究针对中国古代壁画4种常用黏结加固高分子材料,聚醋酸乙烯乳液、纯丙烯酸乳液、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和ParaloidB72树脂,开展了清除技术的实验室模拟研究。本工作使用目前最环保和高效的水凝胶清洗技术,设计制备了4种凝胶材料,制成16个凝胶配方,结合乙酸乙酯、对二甲苯、正戊醇、碳酸丙烯酯等清洗剂,从凝胶的工作性能、凝胶与清洗剂的相容性、清洗剂对壁画表面层的破坏性、对4种粘结加固材料的清除能力,以及粘结加固材料老化对去除率的影响等方面,在瓷板、玻片和模拟壁画上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从中筛选出分别适合于清除这4种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凝胶清洗方法,计算了去除率,初步摸清了相关技术数据。

  • 标签: 壁画 凝胶 可剥离性 加固材料 可逆性
  • 简介: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我国首个遗址保存在恒温恒湿环境的博物馆,但遗址表面仍然析出了硫酸钙(CaSO4·2H2O)。本研究通过对汉阳陵13号坑封闭展厅内环境温湿度、土壤蒸发量、遗址本体及地下水可溶盐的长期监测分析硫酸钙(CaSO4·2H2O)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3号坑环境湿度长期保持100%,由于遗址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空气中水分子在土壤表面不能转化为液态水返回到土壤中,而随着土壤水分蒸发遗址表面土壤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溶液中离子相互发生反应在遗址表面析出白色的硫酸钙。

  • 标签: 遗址 环境 可溶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