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这是一本作曲家寄给同一位收信人的书信集,此人与古典音乐毫无关联,甚至不通音律。信件的内容除了情感交流以外,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琐事,提到作曲家本人创作经历的也仅是只言片语。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此一问:这本书到底和音乐有多少关系?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莱奥什·雅因为《耶奴发》《卡塔·卡芭诺娃》《狡猾的小狐狸》《马克罗普洛斯事件》《死屋手记》等作品而名垂史册。即使不少中国乐迷对雅并不是很熟悉,或许也知道他和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一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

  • 标签: 雅纳切克 女神 缪斯 《死屋手记》 古典音乐 《耶奴发》
  • 简介:当荣耀的黄昏莅临之际,老雅遇见了他的缪斯女神,她长发披肩,时而发出轻快的笑声,她的双眸宛如一眼井,里面有他汲不完的乐念。老人变得一天比一天更痴迷不已,且焦躁不宁,他几乎就像一个初涉情爱的孩子,在一封接一封的情书里向他的女神倾吐着狂想与梦呓。他傻得像是只飞蛾,只想着飞到炽

  • 标签: 俄罗斯 音乐家 雅纳切克 情感生活
  • 简介:<正>《阿里亚得妮在索斯岛》是理查·斯特劳斯与著名诗人、剧作家雨果·霍夫曼什塔尔继(埃列特拉》与《玫瑰骑士》之后再度合作的一部歌剧。作者原来的设想是写一部以阿里亚出妮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小歌剧,以戏中串戏的方式放在由斯特劳斯配乐的莫里哀话剧《有产的绅士》之后演出,作为话剧中的主人公宴请佳宾时的

  • 标签: 喜剧演员 莫里哀 巴克斯 话剧 霍夫曼 剧作家
  • 简介:莱奥什·雅(LeosJanacek),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捷克作曲家。他是大器晚成者,早期作品并不成功,直到四十岁创作了第三部歌剧《耶奴发》才开始声名鹊起,之后创作的灵感从未枯竭。他作有两首弦乐四重奏,其中《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作于1928年,他逝世的前半年,是他最后一首室内乐。作品原标题为“情书”,乐章间尽是雅对比他小三十八岁的卡米拉斯托斯洛娃的情感。

  • 标签: 雅纳切克 弦乐四重奏 早期作品 《耶奴发》 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
  • 简介:2005年3月21日,“谢人类表演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戏剧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以美国著名戏剧导演兼理论家、纽约大学特级教授理查德·谢的名字命名。谢教授专程与会。

  • 标签: 研究中心 谢克纳 表演 人类 上海戏剧学院 2005年
  • 简介:身为一位拥有非凡个性与原创力的作曲家,雅的天赋似乎已经等待了太久,它期待呈现于世人面前,甚至为人所欣赏。

  • 标签: 雅纳切克 音乐 捷克 作曲家 原创力
  • 简介:我至今还在为10月在北京看到的一个节目而感到困惑。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阿姆斯特丹话剧团、比利时透明歌剧院(MuziektheaterTransparant)等多家机构联合制作、由曾获托尼奖的导演伊沃·冯·霍夫(IvovanHove)执导的《消失人的日记》(TheDiaryofOnewhoDisappeared),这是根据莱奥什·雅(Leo?Janá?ek)同名声乐组曲所改编的舞台演出。说实话,“舞台演出”这个字眼从戏剧文学的角度来看不太恰当。冯·霍夫在组曲的22首歌曲之间(原作是谱写给男高音、女低音与三重唱的不凡之作)穿插了多封作曲家亲自撰写的书信。

  • 标签: 雅纳切克 艺术家 国宝 捷克 庆典 故乡
  • 简介:20世纪捷克著名作曲家莱奥斯·亚(LeosJanacek,1854—1928)一生涉足音乐创作、评论、教学等多种领域,他的音乐创作风格继承了19世纪斯美塔、德沃夏克以来的捷克民族乐派以及捷克民间音乐的历史传统,为20世纪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歌剧《耶奴法》创作于1894—1903年,作品以独特清新的风格展现出捷克民族音乐的特征。

  • 标签: 亚纳切克 歌剧 成熟期 20世纪 1903年 音乐创作
  • 简介:的音乐风格与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联系.一方面,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创作中经常运用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使作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性.另一方面,又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和声、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华美与现代音乐的多彩相结合的特色.《小交响曲》是他在探索民族性及个性方面的一部成功之作.

  • 标签: 亚纳切克 小交响曲 民族性 个性
  • 简介:(1775-1851年),英国著名风景画家。他从小就表现出绘画的天才,14岁考入皇家美术学院的美术中学,15岁时,他的水彩风景画就参加了公开展出。33岁以后就在皇家美术学院任教,他的著名作品有《威尼斯风景》、《雨、蒸气霹速度》、《遇难船》等等。

  • 标签: 天才 绘画 美术学院 风景画家 水彩风景画 威尼斯
  • 简介:世界上好音乐真是多得是,只是我们的耳朵不够用。据说,因为进入网络时代,电脑的发达,媒体的多样,文字的功能将让位于屏幕和画面,人们读由文字组成的文学会越来越少,眼睛的功能将由此转移到网上。我想,即使有一天人们的眼睛彻底从文学的书籍中撤离而逐渐退化,人们耳朵的功能不会减弱,因为音乐不会消失,人们对音乐的选择,一定会远远胜于文学。

  • 标签: 布鲁克纳 宁静 网络时代 音乐 功能 耳朵
  • 简介:作曲家?指挥家?还是教育家?在莱奥德诞辰九十年之际,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造就了多这位音乐界的巨擘。他的音乐有时看似肤浅平庸;他的指挥全然自我沉溺;他的坦率难免让人误解、紧张。索尼BMG称他“可能是上世纪后半期古典音乐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虽不无夸张之嫌,但在伯恩斯坦去世十五年后,他的声誉的确日渐增长。他在那部赫赫有名,一炮而红的《西城故事》里展露了他在音乐剧、交响典和合唱作品中的天赋异秉,现在听到的所有欢呼和赞誉在那个倾心于无调性的1950年代通常都被予以无情地否认。他站在指挥台上就像受到咒语所魇,每一个举手投足都狂放,激动,坚定有力,伴随着执棒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录制的那套具有定义价值的马勒交响曲视频而流芳至今,他是美国现代音乐的代言人,品位十足的指挥巨星,他的魅力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三位熟谙他作品一手资料的作者在以下文字中讲述了为什么对他们而言伯恩斯坦是一位真正的巨人。

  • 标签: 纳德 大师 古典音乐 《西城故事》 伯恩斯坦 合唱作品
  • 简介:故事梗概当代美国.不知名的小镇.大学教授保罗·里弗斯正在等候一次心脏移植手术.其英国妻子玛丽则希望通过人工授精怀上一个孩子……

  • 标签: 当代美国 大学教授 人工授精
  • 简介:出生于1962年10月.字眉颐.自号白屋居士,容静斋主。河南郸城人。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口市群众艺术馆业务副馆长。在艺术追求上他治学严谨,立志厚积薄发,祟尚大器晚成。他嗜好读书、写字、画画、治印并注重道律修养,把学习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他在书画领域中取得骄人成绩。

  • 标签: 道德修养 群众艺术馆 协会会员 艺术追求 河南 美术家
  • 简介:小艇和古堡,是勾勒这个世外桃源意境轮廓的两笔写意。于是,游人们远道而来,在山水之间泛舟垂钓,看湖水清澈、云层变幻、水光潋滟。

  • 标签: 世外桃源 写意
  • 简介:题记:此文最初的版本当中,杜格特的“插释”部分是单独行文的;然而在这里,却正如雷蒙德曾经告诉过我的,他乐见这样的安排,可以交织贯穿于我的文本当中。本文大部分的注解都是由艾德里安·马丁依据原始出处添加的—-他也对成文做了某些微妙睿智的改动,比如翻译了雷蒙德引用的拉丁语。

  • 标签: 电影 剧本 电影文学 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