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世间歌曲千千万,但每首歌曲的产生背景以及隐藏在歌曲背后的故事却各不相同。以下几首歌曲的产生,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 标签: 歌曲 故事 音乐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正>器材编辑刘东:两年一届的德国Photokina影像博览会,今年大有看头,既有胶片机的逆袭,又有霸气的全十字对焦。从被大家期盼许久的佳能EOS7DMarkII,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松下1英寸传感器拍照手机CM1,再到一反传统的徕卡胶片相机,德国Photokina2014影像博览会期间各家厂商的新品发布可谓是非常活跃,但你会发现,今年的新品不再是一对一的猛攻,而是避开了正面交锋,改在不同领域的各自为战。史无前例的65点全十字对焦佳能EOS7DMarkII作为APS-C画幅的旗舰产品,佳能EOS7D

  • 标签: 十字对 胶片相机 错位竞争 旗舰产品 徕卡 卡西欧
  • 简介:陈新益擅用空间错觉与微观放大的创作方式,采用象征性的叙事手法来表达对生活的感触和对生命的思索,通过对材质的把握以及对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元素进行重置,将艺术本体与社会性在创作中相融合,带给人们无限的反思空间。

  • 标签: 空间 错觉 微观 探索
  • 简介:在记谱法尚未问世的时代,欧洲的音乐都是靠口头传授的。在祭祀舞蹈进行中,领头的歌手成了最早的指挥,他为了向众歌手提示旋律的进行方向,便用手在空中“画”出旋律线来。指挥的功能主要是给大家指出旋律的由低音到高音,或由高音到低音的进行。这种指挥法当时被称为“手

  • 标签: 肖邦 音乐史学 错位 歌曲 钢琴 指挥
  • 简介:邹元江在《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发表《解释的错位:梅兰芳表演美学的困惑》一文指出,对梅兰芳表演美学的解释主要有两个路向,一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梅兰芳访日、访美、访苏前后,欧美、日本学界、演艺界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美学的解释,这种解释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一是50年代初梅兰芳自己开始以口述的方式对自己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加以回忆,这其中包含对自己的表演美学精神的解释,这种解释(包括他所写的一些文章)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他去世之前。

  • 标签: 戏曲表演 美学精神 梅兰芳 20世纪90年代 30年代 50年代
  • 简介: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艺术设计专业已经位列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倒数第一,动画专业则已连续多年位列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十大专业之一.此外,根据失业率、平均收入、职业满意度等数据调查,报告将动画、艺术设计、美术学均列入“红牌”专业,称其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相关数据也显示,高校设计教育规模也有所下降,如2007年国内设立设计专业的院校为1125所,至2013年则下降为1050所.与此同时,设计行业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利润降低以及人才枯竭等诸多问题.基于相关数据和现象,中国设计的“衰退”成为院校乃至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 标签: 艺术设计专业 中国 本科毕业生 数据显示 动画专业 职业满意度
  • 简介:当今的雕塑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着两类差别:一种认为雕塑艺术应以艺术的规律为根本.具体表现在雕塑创作中,重视创作之步骤、方法,突出技术、技能,以求通过完美的技艺表现使艺术规律得以充分的体现,讲求从实践进入探讨艺术之理;另一种则为西方后现代思潮所激发,具有强烈解构性思想及新宇宙观、新科学发展观.认为既然艺术创作是以表情达意为指归,雕塑创作也不例外,应打破或抛弃规律的束缚.在他们看来,传统的艺术审美已不成为艺术活动存在的必要条件.我则认为,上述两类虽有种种相左之处,但都只抓住艺术活动的一个方面,只重手段、重技能,不重艺术表现之根本,或只知道结果,而没有很好的表现手段,艺术创作只凭灵光一现,那终究只能流于空泛.

  • 标签: 知行合一创作
  • 简介:在中国内地的荧幕世界,大鹏可谓当之无愧的属丝代言人。2012年,大鹏自导自演的网络剧集《屑丝男士》一出现便大受欢迎,连续拍了四季,根据某网站的统计,该剧“至今总累计播放超过28亿次,成就了中国网络自制剧播放量难以逾越的巅峰记录。从单季表现来看,《屌丝男士》每季均为当年的年度网络剧总点击量第一。

  • 标签: 梦想 煎饼 英雄 中国网络 中国内地 代言人
  • 简介:2015年,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一方面是剧中厚重的历史氛围以及浓郁的人文情怀使得名著改编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收视整体效果却不甚理想,在索福瑞CSM50收视榜单上,其收视率基本在0.6%和0.9%之间浮动。

  • 标签: 收视率 电视剧 《平凡的世界》 品质 小说改编 精神力量
  • 简介:20世纪音乐创作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自从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法出现之后,调性音乐体系不占主导地位了,由此在音乐创作上出现的似乎是一个“混沌”局面。人们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现象显得惊慌失措而无所适从,常常发出“20世纪音乐是怎么啦?”“音乐创作之路应当如何走?”等等疑问,这些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似乎依然没有答案。而这一切对中国音乐的创作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虽然新中国成立前郑志声、冼星海、谭小麟等作曲家曾接受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但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在技术上基本沿用西方19世纪的传统作曲技法。

  • 标签: 中国音乐 现代音乐 审美期待 对应关系 音乐创作 听众
  • 简介:知行合一”与“以人为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并被后世普遍关注“。知行合一”虽是明儒王阳明提出的,但也是儒家一贯倡行的。只是对“行”的理解不应只着眼于社会实践的“行”,也应考虑到择善而言的实践意义。“民本”与“人本”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王阳明的“以心为本”是中国式的“以人为本”之哲学思想,不能将之与“知行合一”作为简单的行为指南。探索其认识论、本体论合二而一的思想意义是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构成。

  • 标签: 知行合一 以人为本 王阳明 熊十力
  • 简介:本文讨论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超现实主义从它产生的初期就与精神分析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借由心理学的因素引发对艺术创作行为的一系列精神分析活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从一开始就努力将艺术推向新的形式,借此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那么,潜意识的表达和图象的错位就成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所采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俄迪浦斯情结 梦境 潜意识 祛魅 疏离
  • 简介:有声语言是电视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其使用者是播音员、主持人。经过国家和省市各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下,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主要传播者,主持人在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却频频出现了本不该有的不规范现象,这些现象所显现的巨大破坏力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战略带来长远性的危害。本文从分析电视栏目主持人有声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入手,揭示其根源,以期引起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士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与纠正。

  • 标签: 多元化 错位 误读 有声语言 规范
  • 简介:上世纪初,南于清政府政治上腐败无能,经济科技落后,军事方面一再失利,面对西方列强,我们丢失了自我,丢失了自尊、自信,出现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出现了完全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全盘西化思潮。美术界也随之逐渐形成了“西方艺术先进、中国艺术落后”的观点,给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带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当今的美术界仍存在着不少“一切跟着西方走,按照西方的艺术标准去创作”的“艺术家”。

  • 标签: 中国美术 自卑心理 民族气派 民族文化 大国崛起 形象
  • 简介: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由于立足于司法的视角考察《窦娥冤》,而不能以文学的眼光审视《窦娥冤》,以至于从根本上导致了对作为文学作品《窦娥冤》的错误解读:一是错误地将作为文学作品的《窦娥冤》当作司法案例来解读;二是对窦娥悲剧的性质及原因做出了表面化简单化的认定;三是对《窦娥冤》的戏剧结构、人物安排作了不符合元杂剧文体法式的解说。苏文对《窦娥冤》解读的这种偏离,主要是由于视角错位所致。我们从苏文这一因视角错位而导致解读错误的教训中,似乎应该重新明确这样一种认识;只有把文学还原为文学,把文学当作文学,以文学的眼光审视文学,才有可能获得对文学的正确解读。

  • 标签: 窦娥冤 视角 错位 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