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黄梅戏《大清名相》青春张廷玉一角,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徒弟27岁的马丁担当,表演到位,唱念淋漓。皇帝扮演者虞文兵也是黄新德的徒弟,唱做俱佳,极具感染力。这台新戏的另一种意义在于,传承与发展。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戏的黄新德、熊辰龙,主动“让”戏给年轻人,当是梨园佳话!

  • 标签: 青春版 名相 大清 表演艺术家 黄梅戏 扮演者
  • 简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有希望成为一部革命性电影。它为新的拍摄方法开启了一扇大门,带来了一种新的观看与感知电影的方式,一种新的体验。这可能不会一事实上,一定不会在短期内实现,但记住这个时刻,改变由此发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是一部特效电影。由于没有更好的词形容,它可以被称作是一部"忠于现实"的电影。影片开场第一个画面是比利·林恩还躺在床上,醒来接听他的手机,这一场景看起来是如此令人震惊,因为在那一刻,你会觉得你好像能够穿过银幕,触碰到真正的林恩。

  • 标签: 林恩 拍摄方法 令人 克里斯托弗 战争创伤 亲密感
  • 简介:帝国是古代和前现代人类世界最为庞大的政治结构,也是世界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行政系统。帝国的历史渊源和与时俱进的演变在当下全球化的世界范围内更是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帝国的概念虽然已为广泛接受,但在实际运用中其定义却并非一致,因此有必要系统地审视帝国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其实际运用。帝国作为词语进入汉语的时间并不长,但中华帝国的政治实践由秦汉至唐宋到清朝却也由来已久,中华帝国也是从兼并征服的野蛮与残暴中走过来的。

  • 标签: 帝国 国家 民族 文化认同 知识考古
  • 简介:“天命观”作为中国传统的生命观,始终贯彻着“天人合一”的道理,以突出“天”“天道”的崇高性。同时,“命运”又将“命”的恒久与“运”的时变辩证统一,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宇宙观、时空观的践行法则。中国的“天命”是三维的,与西方的“二元对峙”的分析法迥异。“天命观”一方面包含着形而上的玄义,另一方面又功能性地落实在了以家族为单位,以世系亲属为纽带的传承制度中。

  • 标签: 天命 命运 世系
  • 简介:民间造型色彩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本元文化。当前颜色研究多存在于语言学视野中,而鲜见对民间造型色彩词语的释读。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关注艺术形式、图像志、图像学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运用图像学研究的方法,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灶君和财公财母中红绿色彩搭配的色彩规则进行了归纳,论证了"红男绿女"颜色的来历;释读了杨家埠木版年画色彩"红绿搭配"的渊源。本文认为"红男绿女"颜色的分析应该从文献、民间信仰、话诀以及民间习俗等多维视角进行文化的综合分析,为颜色的考据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 标签: 杨家埠木版年画 造型色彩 红男绿女 图像学
  • 简介:在7岁时,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弹电子琴,她弹得很好听,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我也要学电子琴!"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她就带我去学了。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当我抚摸着那洁白的琴键,轻轻一点,清脆的声音便悠然而至。我心里既兴奋又激动,那感觉,就像一只刚学会飞翔的小鸟。如果,你觉得弹琴很好玩,只要弹个几天就全部都会了的话,那你就错了。

  • 标签: 音乐世界 我爱 如左右手 钟华 反复练习
  • 简介:淘尽沙砾炼真金,小中见大显真神。从事歌词创作的朋友,统称为搞艺术的。艺术与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用形象思维,通过塑造形象去感染人;而后者则用理性思维,通过缜密的哲理来启迪人。尽管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不可避免地都含有哲理,但由于它的描写手法和表现形式都是集中在塑造形象上,而不是用在说清道理上,所以它给受众的印象与理论也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一切艺术作品它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形象。

  • 标签: 浪淘沙 艺术作品 词心 塑造形象 歌词创作 形象思维
  • 简介:2015年11月22日上午,《艺术新闻/中文》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再掀年末艺术论坛高峰。作为"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以"艺术创新能量"为主题,由《艺术新闻/中文》主编叶滢主持,邀请了十位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身份的创新实践者作为演讲嘉宾,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故事来到现场,从数字技术、纪录片创作、策展、建筑、社会介入与美术馆运作等诸多方面揭开了"艺术创新能量"的不同面向,也展现了目前艺术界鲜活的思想向度。

  • 标签: 《艺术新闻/中文版》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 简介:《碧玉簪》是闽剧传统剧目,遗憾的是在传承中出现了断层,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剧目,福州市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进行了老戏新排。笔者在《碧玉簪》中饰演了主角“李秀英”,本文对“李秀英”这一角色塑造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期对这一传统剧目的传承尽绵薄之力。

  • 标签: 闽剧《碧玉簪》 李秀英 艺术形象
  • 简介:《竹枝》是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一部经典的民族室内乐作品。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多种组织模式下的纵向音响构成做简要分析,从音程、和弦、和音、音响布局四个主要方面,对所涉及的具体音响结构及其运用做了分析、说明,进而把握作品在纵向音响构成方面的总体特点。希望藉此熟知作曲家的创作理念、音乐语言及创作风格。

  • 标签: 音程 和弦 和音 音响布局
  • 简介:今年乌镇戏剧节的重头戏之一的德国柏林人民剧院的《赌徒》,首演于六年前,导演是德国戏剧大师弗兰克·卡斯多夫。近五个小时的演出,对中国观众来说是身体和精神的极度折磨。这《赌徒》基本是按照原著排演的。有四个重大改动:小说的顺叙变成了舞台剧的倒叙,从波丽娜离开之后一年半,阿列克赛在另外一个城市遇到了阿斯特莱开始回忆;删去了小说中波丽娜让阿列克赛故意侮辱武梅海姆男爵、男爵夫人的情节,这个事件揭穿了康宁小姐的真实身份;

  • 标签: 《赌徒》 德国 剧院 人民 柏林 戏剧节
  • 简介:《布登勃洛克一家》是2010年上映的德国剧情电影,由海恩里奇·布罗尔执导,奥古斯特·迪赫、阿明·缪勒-斯塔尔、洁西卡·史瓦兹、艾芮丝·贝等主演。该片讲述了德国北部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一家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的兴衰史,是一部史诗性作品,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德国历史画卷。将文学名著搬上银幕一直是电影故事重要的来源,虽然有些作品由于原著规模过于庞大而让编者望而却步,但勇敢的德国电影人还是把这部

  • 标签: 布登勃洛克一家 艾芮 电影故事 托马斯 史诗性 吕贝克
  • 简介:当我们提到芭蕾,我们不免会想到柴可夫斯基。他创作了三部芭蕾音乐,每一部都举世闻名。其中,改编自童话的《睡美人》,顶着“19世纪芭蕾百科全书”的光环,已经在全世界的剧场里演出了一百多年。几乎每一个古典芭蕾院团都排演过它,舞蹈编导从中获取层出不穷的灵感。此番将在上海巡演的,是英国当代编舞家马修·伯恩的版本。

  • 标签: 马修 奥罗拉 芭蕾音乐 舞蹈编导 古典芭蕾 反叛精神
  • 简介:2004年,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牡丹亭》首演,由此在国内外掀起了昆曲欣赏与研究的热潮,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十年之间,青春《牡丹亭》在国内外上演了200余场,观众达到30万余人;国内外100余家媒体报道过青春《牡丹亭》的上演情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昆曲得到的最广泛关注;国内外学术界召开了数十次研讨会,戏剧界大部分学者都关注过青春《牡丹亭》现象;此剧上演之前每年发表关于《牡丹

  • 标签: 传播史 版牡丹亭 牡丹亭传播
  • 简介:一曲《重回古城》结束,我们的思绪从七十年前回到现实。抗日战争的历史随着这部《野火春风斗古城》扑面袭来,新时代的我们仿佛并未与这历史事件真正有过距离。抗日战争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深深埋藏在我们心底。2015年12月18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由孟冰编剧,王晓岭作词,王祖皆、张卓娅作曲,

  • 标签: 新歌剧 张卓娅 民族歌剧 周小燕 历史事件 王晓
  • 简介:舞台语言的“自然”问题,在话剧出现之前并不存在。话剧如同没有“声音呈现”传统的白话诗文一样,摸索着如何将念自然地以声音表现。本文除提供朱自清审查洪深《戏的念与诗的朗诵》的一手材料,便是以“自然”为切入点对抗战前后围绕舞台语言的讨论进行分析。结论是:“自然”是实践与行动的概念,它超越了法则、感官知觉的层次,由身体主体展现出来。舞台上的“自然”并不自然,它需要时间,是传统与文化渐次积累的结果。

  • 标签: 自然 舞台语言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洪深 朱自清
  • 简介:近百年学术维新,不仅在于学术研究内容的巨大变化、制度上的变革——从科举考试到近代学堂;科目上的改造一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到现代学术与学科分类;学术语言文字的变迁——从文言文古汉语到白话文语体文;

  • 标签: 金石学 发刊词 书画 学术研究 科举考试 现代学术
  • 简介:谢桃坊,1935年生,成都人。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试,被录取为助理研究员。次年调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为该所研究员。著有《柳永》、《苏轼诗研究》、《宋词概论》、《中国学史》、《宋词辨》、《学辨》、《宋词论集》、《唐宋词谱校正》、《敦煌文化寻绎》、《中国市民文学史》、《四川国学小史》、《国学论集》等,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本刊特委托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汤君教授采访谢桃坊研究员,现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词学史》 研究员 谢桃坊 访谈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