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戏剧是移民社会族群认同的载体,移民族群认同亦影响着戏剧的形态、功能及传播。台湾歌仔戏深受闽南移民族群认同影响,同时亦对闽台乃至东南亚闽南人的族群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歌仔戏之发生看,日本侵占时期闽南族群认同不再是台湾闽南移民的主要心理与情感需求,歌仔戏在此时此境中产生,不仅是时代社会使然,也是由移民社会趋向定居社会时期台湾闽南移民的文化需求。歌仔戏向闽南与东南亚的传播以及闽南人的接受则从反向印证了歌仔戏承载的族群认同。

  • 标签: 歌仔戏 闽南 族群认同 移民
  • 简介:地处广西北部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一个集壮族、汉族、仫佬族等共同聚居的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壮族民歌。在这里,壮族、汉族、仫佬族相互杂居,通过多年的共同生活、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的族群文化。这里的壮族民歌有着多元的文化特色,从"十二月体"民歌的渊源、"壮语夹汉"、壮歌汉唱、仫佬族人唱壮歌、"走坡"和"歌圩"的模糊化、女性远嫁等多个层面体现了壮族、汉族、仫佬族等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融。

  • 标签: 壮族民歌 文化交融 异文化 文化圈
  • 简介:中越边境壮族支系广西龙州布傣族群天琴文化内涵丰富,在历经漫长曲折的历史以及突破山村狭小空间的过程中,从远古时代延绵到现当代,从乡村社会传播到大小都市,从中国展演到世界,无不展现其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魅力。探究其生成根源及发展机制,给类似族群、民族文化生存、发展以启迪和思考,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社会历史价值。

  • 标签: 布傣族群 天琴文化 传播 启示
  • 作者: 李静瑶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是凝聚广大人民智慧的三十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车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群众文化走过了蓬勃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群众文化从观念到形式有了深刻的改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借助族群认同理论,对20世纪60至90年代港产片中的“北佬”形象进行文化读解,就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形成、变化,对香港的身份认同,以及香港对内地的文化想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将香港电影对“内地他者”的建构,理解为服从于香港自我认同需要的一种排他性文化策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这种他者化策略具体展开于香港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多元性和变异性的“北佬”认知。

  • 标签: 族群理论 身份认同 香港电影 “北佬”
  • 简介:Ethnomusicology的最初群体概念“民族”(ethnicgroup)在后现代的研究中已超越了早期对以血缘、地缘关系缔结的原始部族文化的关注,而转向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新型契约所缔结的关系例如阶级(class)、族群(group)、性别(gender)等。音乐文化的“族群性”,其实就是某一群体区别于他群体而具有的文化属性,以此作为群体身份的识别和认同感,研究音乐在整个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具有更新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音乐 民族 群体 族性 认同
  • 简介:在学术研究和遗产保护中,口头一书写、物质一非物质、有文字一无文字社会之间暗含着某种对立。依托书写传统的广西壮族两性对歌恰恰提供了此番二元对立之反例。本课题通过壮族口头传统的物质形式文本的调查试图说明,仪式性对歌的身体实践与民间文本的刻写实践相互作用,成为壮族文化传统和族群记忆的方式。文章重在探讨民间手抄歌书的制作、歌书抄本所反映的对歌传统规约和民间歌手的歌唱惯习。

  • 标签: 对歌 歌书 口头传统 书写传统
  • 简介:蒙汉杂居区现存的民间乐种,其音乐的杂糅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乐器演奏是其中重要的体现。四胡,在蒙汉不同族群中使用,其外观形制、定弦、演奏技法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四胡“顶弦”演奏技法看似是一种演奏技法,但实际上它承载着蒙古曲儿的特色,承载着蒙古族的民族身份以及“准格尔地”所特有的音乐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四胡的演奏技法作为一种蒙汉不同族群身份认同的标志,标识着蒙汉不同的族群身份。

  • 标签: 四胡 顶弦 按弦 族群认同 差异性
  • 简介:三次田野考察,分别是在泰缅交界的美赛镇,缅甸掸邦的大其力和景栋,泰国与缅甸接壤的拜县,都是在广义的"金三角"地带中。在这些地方,居住着大量傣-泰族群,他们自称"傣"(Tai)、"泰"(Thai)。虽然属于不同的支系,各自的方言、习俗和建筑风格略有差异,但总体上都大同小异。他们信仰南传佛教的同时也信仰原始宗教,在民间文学上,表现出了一致性,具有相似的"布雅"(祖先)神话及其信仰。这些都与中国傣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 标签: 傣-泰族群 民间文学 神话传说 章哈文化 文化认同
  • 作者: 金哲元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几年来,朝鲜民族艺术馆把握新形势下民族文化工作新特点,充分发挥民族艺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策划中心,民族文化活动指导示范中心,基层文化艺术辅导培训中心,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等“四个中心”的作用,创新观念,强化功能,不断开拓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论文从声乐的角度,对云南同东南亚泰国、缅甸、老挝等国掸傣系族群的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展开比较研究,其主要内容有:关于"南传佛教音乐文化丛"核心层次--巴利语经腔及其跨地域性佛教音乐风格的比较,具体涉及到云南与东南亚佛教仪式中早课、晚课和各种巴利语经腔套曲的比较研究;中介层次--民族语经腔及其地域性佛教音乐风格的比较,主要涉及云南与泰国、老挝安居节公众仪式里的大型傣语经腔套曲,如《维先达腊》的比较研究;外围层次一一宗教-世俗声乐形式的结合及其传统文化特征的比较,主要涉及到各种仪式中同佛教有关的声乐概念、民间吟唱《赞哈》及各种节庆民歌的比较研究等等.

  • 标签: 云南 东南亚 掸傣系族群 佛教节 庆仪式声乐 比较研究
  • 简介:该文系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杨晓对学者杨民康教授的学术访谈,访谈以西南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为主题,结合杨民康教授的学术之路,探讨总结了西南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25年的心路历程。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音乐研究 学术 族群 研究员 四川音乐学院
  • 简介:影视作品在形塑"内向性"少数民族文化,构建国族文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以塞夫、麦丽丝为代表的"新民族电影",在主体构建过程中生成内向视角,以叙述者本民族的"自我"意识贯穿行动过程.从而,对本民族所谓"真实历史""客观生活"的表征成为新民族电影作者的追求.与此同时,国家认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认知现象,具备情感皈依和心理依附的特征.由此,如何正确理解和阐释"新民族电影"所表征的族群记忆与民族文化,如何让其统摄于"国族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 标签: 族群记忆 内外视角 文化认同 国族想象
  • 简介:《中国人的族群认同——四个回族社区的人类学研究》是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C.Gladney)撰写的一部研究中国回族的学术专著,其以人类学的视角,以中国回族为个案,展开对中国人的族群认同这一话题的再思考。通读《中国人的族群认同——四个回族社区的人类学研究》,笔者认为,此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作者在新理论下重新审视回族,并在对回族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中实现对现有学术理论范式的思考与拓展。由于研究建立在对多元社区田野实践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理解回族,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回族的一个新视角。

  • 标签: 杜磊 田野 回族 新视角
  • 简介:地处湖南桑植地区的白族人作为白族族系的一支特殊群体,其"游神"仪式表现出对大理族源文化的吸收和与当地区域文化融合的双重特点,前者归因于桑植白族对大理白族的族源认同;后者因历史原因以致桑植白族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桑植地区其他族群文化的吸收借鉴。此外,从政府主导的角度看,自白族乡成立后,当地政府更加强烈地表示了族群身份认同的愿望,而"游神"仪式及其音乐便成为了建构族群身份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游神 桑植白族 族群认同
  • 简介:音乐民族志书写以共时性研究为基础平台,以“社会一个体”一维为核心,其中也或隐或显地蕴含着历时性研究的意图和任务。结合文本符号学视角看,云南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系统包含“当代共时研究文本〉多元历时研究文本〉共时态可读文本〉共时态可写文本”四种互文性文本类型,它们在三个层级的“元文本-对象文本”关系平台上依次展开对话交流。在此多重互文性过程中,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的文本二重性、历时文化语境中由隐而显的政治边界以及当下社会语境中跨界音乐文化格局的“解构-重构”等学术话题也一一展现出来。

  • 标签: 音乐民族志书写 共时性平台 “显-隐”历时研究观 云南与东南亚 跨界族群音乐文化 可写文本-可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