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自“先锋文学”进入当代文学史以后,1987年(或1986年)便被公认为先锋元年。此后每隔十年,文学界便会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2017年作为“纪念先锋文学”的第三十个年头,以回顾、总结、反思为名目的文章自然必不可少。然而,如果我们将今年的文章与2007年前后的纪念文章稍加比对就会发现,大多数文章尽管时间相隔十年,但多数观点趋于雷同,论述逻辑也大同小异,一言蔽之,“先锋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成也“形式”,败也“形式”。这一论断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到洪子诚先生的那本《中国当代文学史》,该书在“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二)”一章中指出,所谓的“先锋小说”创作现象,就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小说家在小说形式上所做的实验。“在‘先锋小说’中,个人主体的寻求和历史意识的确立已趋于淡薄,他们重视的是‘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叙述’在小说方法上的意义。评论者通常认为,这一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具有‘革命’意义的小说‘实验’,它的观念和方法,与法国‘新小说’(阿兰·罗布-格里耶的‘零度叙述’)、拉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创作有关。同时,被用来解说‘先锋小说’文体实验的,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所谓‘反小说’”[1]。我们从中可以概括出三个核心观点:一是“先锋小说”是中国大陆在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股写作潮流;二是形式革命、叙述历险、语言实验等文体和文本意义上的自觉性,是“先锋小说”引人注目的共通点;三是“先锋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观念密切关联。这三个核心观点在此后30年时间中,经过众多文学评论从业者的数度转译和赋形后,逐渐形成了更符合当前意识形态规范和文学经典化需求的面目,即一�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史》 先锋文学 背面 80年代后期 西方现代主义 先锋小说
  • 简介:东欧、拉美,伊斯梅尔·卡达菜、加西亚·马尔克斯,《梦宫》、《百年孤独》,这只是浩若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的两块文学版图,两个人名和两本书。本次交流的主题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对话和互动。然而,如果没有翻译家,我们不会有机会亲近那些伟大的灵魂。

  • 标签: 文学杂志 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滇池》 交流 对话
  • 简介: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一次文学沙龙上,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做过一次诚恳的检讨,他说他曾经大言不惭地宣布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告诉他网络文学的要害不在文学而在网络①。网络文学的要害真的在于网络吗?抑或还是在于文学?这涉及自它产生以来,对其本体构建的认知问题,大家争论的实质上指涉到当代所有艺术面临的基本问题:艺术究竟是技术的还是精神的。对于网络文学而言,焦点是它到底是为技术还是为艺术的文学

  • 标签: 文学本体论 网络文学 艺术 技术 北京大学 中国作协
  • 简介:突然“被诗人”1975年的冬天,一场接一场的大雪,覆盖了屋顶、道路、河流。冰天雪地中,人们只有蜷缩在家里,躲避那无可躲避的严寒。

  • 标签: 文学 1975年 诗人
  • 简介:我从小学画,第一个教我工笔的老师就是朱可梅,而我后来又喜欢上了文学,但我一直没有丢掉书画,我的习惯是,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写两幅字画一两幅画,多少年一直这样下来。我喜欢齐白石,我总是说白石老人“本色”,其真正意义我认为是他的画风不怎么受别人的影响。但他总是在影响别人,别人的东西一旦到了他那里就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白石老人的气场真是十分了得,

  • 标签: 白石老人 朱可 气场 兴趣广泛 诗书画印 我自己
  • 简介:此文是大陆作家韩少功先生在香港浸会大学校庆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他认为作家的成长受时代的限制、作家的影响也受时代的制约,还谈及对“小时代与大时代”等。

  • 标签: 韩少功 香港演讲 文学与时代
  • 简介:农民面对田垅想到的和能够见到的,是在有限的范围,下什么样的功夫,栽种哪种作物,将有怎样的功用。他想要生产的。离不开他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也需要的。在乡村地界上,农民渴望自己的田园能够出现惊喜,改天下地干活儿能见识到一点风光。他不愿意做个懒汉对田垅不用心不尽力,

  • 标签: 文学 社会环境 农民 田园
  • 简介:中西人文交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张江与德汉两位教授的对话——《开创中西人文交流和对话的新时代》①,却不乏新意,既有理论建构,也有现实关切,本身即是一场饶有意味的跨文化、跨学科对话,读来颇受启发。笔者赞同两位教授的观点:中西人文学术交流呈现巨大逆差,中国学者仍待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语言障碍、综合国力还是中国学者缺乏自信等等,都只是现象,而非问题的根源。本文将以文学为代表的人文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政治哲学为理论基础,从文学世界秩序图式和文学公共领域视角探讨中西人文交流的关键问题。

  • 标签: 文学公共领域 世界秩序 人文交流 重构 学科对话 中国学者
  • 简介:以往关于文学艺术发生(“起源”)的各种假说,最著名的如“摹仿”说、“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等,的确从某些方面对文学艺术发生的研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又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而且学界还忽视了一位颇有成就的重要学者俄罗斯的维谢洛夫斯基,更遗忘了中国学者如陆侃如冯沅君等人的独特建树。在艺术起源的研究上,其实最接近真理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维柯,著有《新科学》,他的许多观点至今富有启示。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假说:文学(诗)是人的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应人的内在的本性欲求和诉求自然而然发生的,也是必然发生的。最早的语言文字显现出诗的最原初的本性,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发生的;最初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最原始的诗,就是最早的原始形态的文学

  • 标签: 维谢洛夫斯基 陆侃如 冯沅君 维柯 语言文字 文学发生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韩国社会蔓延着一股极端的民族主义风潮,这股风潮在学术界、文化界等各界均有所反映。当今的类型电影往往投资高昂,这迫使它追求传播最大化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易于传播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等方式结合韩国近年来的卖座类型电影,对它们进行考察并将民族主义意识划分成三种不同的侧重点对其中所反映的民族主义意识进行分析。

  • 标签: 民族主义 韩国电影 类型电影
  • 简介:2016年12月8日上午,《广州文艺》第三届“都市小说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暨都市文学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作家周李立的《透视》、邓宏顺的《良妻》、刘荣书的《空中小姐》等七篇作品获奖。参会评论家与作家们就都市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交流。现摘录研讨会发言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 简介:我1950年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也特别爱看书,这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我母亲当时是乌鲁木齐市第二女子中学(是为少数民族女子办的学校)的老师。我父亲也是老师,他是新疆实验中学的第二任校长。当时,我家里有一些维吾尔文藏书,有维吾尔族传统的经典之作,也有苏联作家的翻译作品,家里的这些藏书基本都被我读完了。阅读使我爱上了文学

  • 标签: 文学故事 乌鲁木齐市 女子中学 1950年 少数民族 维吾尔文
  • 简介:写作就是与寂寞的对抗宁肯: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之前,是在《十月》杂志专栏发表,专栏名字就叫《故宫的风花雪月》。2013年做了一年,2014年又开设了一个专栏,叫《故宫的隐秘角落》。《十月》杂志是双月刊,他一共写了六篇,我是祝勇这些文章的责任编辑。祝勇:宁肯老师是第一个看这些文章的。

  • 标签: 故宫 东方出版社 文学 《十月》 责任编辑 祝勇
  • 简介:A如今的文学江湖,成了一个名利场。一些不入流的写作者,削尖了脑袋,利用各种机会,极尽各种手段,想千方设百计,绞尽脑汁也要混进场子里去。去干嘛?沽名钓誉,出人头地。

  • 标签: 江湖 文学 出人头地 名利场 写作者
  • 简介:幼年立志上大学、留洋、戴博士帽,孰料小学毕业后我便进入了一个小县城的川剧团学唱戏。1960年初,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所幸县城南门口有家新华书店,我便到那里看书。书店四壁都是摆满书的书架,书店里有两个乒乓球台,台上也摆着书。

  • 标签: 文学 新华书店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乒乓球台 小县城
  • 简介:在新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史中,“多民族文学”无疑是学科内最重要的理论关键词。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命名的变换带来的不仅是词汇前缀的变更,更体现了学科的范式转移和观念更新。“多民族文学”蕴含的理论能量不可小觑,因此就更有必要对此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产生的意义进行考察和分析。将“多民族文学”重新放回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场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各种议题进行对话和互动,“多民族文学”的理论意义与历史意义被凸显出来。而“内部的构造”的提出,则是对“多民族文学”进行新一轮理论建构的尝试。

  • 标签: “内部的构造”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 简介:2017年7月15日至20日,《西藏文学》创刊四十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围绕《西藏文学》开展的座谈,是"西藏文学如何与中国主流文学接轨"专题研讨。可以说,四十年来,西藏文学和《西藏文学》,且不说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先锋文学发轫和盛况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 标签: 当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地域性 文学性 西藏文学 书写
  • 简介:1.【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辞书。由施行主编的学术性文学工具书,作家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是读者近距离了解汪曾祺人生轨迹和汪曾祺作品的捷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词典正文,它包括了北师大出版的《汪曾祺全集》中关于汪曾祺文艺创作、作家修养、语言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引言;汪曾祺小说、戏曲的主要内容梗概;汪曾祺作品中重要文学人物、典故的精辟介绍。第二部分:附录检索。

  • 标签: 汪曾祺小说 文学阅读 词典 作家出版社 选刊 人生轨迹
  • 简介:2014年中共中央提倡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以来,日喀则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推出一批体现日喀则特点的文艺精品丛书。日喀则市文联积极筹划《珠穆朗玛文学丛书》的编辑出版事宜,从2014年年底开始运作,2016年12月中旬丛书正式出版发行。

  • 标签: 文学丛书 珠穆朗玛 编辑出版 主题实践活动 日喀则市 文艺精品
  • 简介:办一本杂志并不难,办一本有特色的杂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琳琅满目的书摊上,望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刊物,我却总忘不了作家韩石山“主政”那几年(2000年到2007年)的《山西文学》。

  • 标签: 韩石山 少年读物 一本 毛志成 卷首语 关心民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