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在1925年,《晨报副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苏俄“仇友赤白”的讨论,对“苏俄是否是帝国主义国家”、“苏俄是敌是友”、以及“中国是否应该与苏俄联合”等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中国知识分子对苏联的态度呈现出激烈的分化与碰撞。

  • 标签: 晨报副刊 联俄 仇俄 争论
  • 简介:在上世纪初的中国,推动文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是报馆和出版社,有实力的报馆或出版社往往是既发行报纸又出版书籍,如晨报社,不但发行《晨报》正张与《晨报副刊》,还出版晨报社丛书,同时也资助一些期刊的出版(如《戏剧》月刊),形成一整套产业运作流程。正是这个时候,“《晨报副刊》,……露出头角来了”,它“是中国日报副刊的起首老店,影响于文坛者颇大”,成为推动现代中国文学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标签: 《晨报副刊》 产业化运作 现代文学 发展
  • 简介:<正>毛泽东改诗1958年6月30日晚上,毛泽东主席读到当天《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和社论《反复斗争,消灭血吸虫》两文,不禁“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 标签: 长篇通讯 五言 诗稿 柴市 陈毅元帅 袁水拍
  • 简介:摘要煤矿企业为我国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切实保障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做好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造福全体职工甚至社会的重大事业,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企业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创办副刊的视角出发,借鉴了黄陵煤矿企业创办文学的成功经验,探讨煤矿企业文化之副刊创办的策略,仅供参考。

  • 标签: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 简介:五,徐志摩先生选再来跑一趟野马伏园:方才我看了东方杂志上译的惠尔思那篇世界十大名著,忽然想起了年前你寄给我那封青年应读书十部的征信,现在趁机会答复你吧。我却不愿意充前辈板著教书匠的脸沈着口音吩咐青年们说这部书应得读的那部书不应得念的;认真的说,我们一辈子真读进去的书能有几部,

  • 标签: 《京报副刊》 青年 读书 书目 东方杂志 徐志摩
  • 简介:报纸副刊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的传播工具体,主要功能就是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它不仅是新文学流变的历史标本,也是作家成长的摇篮,以及作家与读者交流的联络站。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及西北局的机关报,其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艺阵地,

  • 标签: 《解放日报》 报纸副刊 传播工具 文学生产 延安 人的精神
  • 简介:《国声报》“南光”副刊在雷石榆和吴忠翰的主持与影响下,秉承文艺大众化的办刊宗旨与现实主义的文艺观,强调通俗性与现实性,追求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多样,传承“五四”新文化精神,培养台湾青年一代与祖国思想文化接轨,致力于文学新人的教育与重塑,为光复初期台湾新文化的重建做出贡献,实现了当时台湾政治阴霾下的文化突围。

  • 标签: 台湾新文化 《国声报》“南光”副刊 “新青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3
  • 简介:许多副刊中的文化研究者也参与社会运动,副刊中具大幅度的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我们可将台湾副刊上的文化评论与现代中国文学、文化表达加以联贯

  • 标签: 写实践 副刊晚近 台湾报纸
  • 简介: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发展与华文报纸副刊紧密相联。在某种意义上,马华文坛即报坛,华文报纸文艺副刊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华人聚居地凡有华文媒体的地方,当华文新文学萌芽时,其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园地与载体,就是当地的华文报刊。直到现在,许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最初仍是在华文报刊的副刊或专栏上发稿的。

  • 标签: 文艺副刊 文学批评 专栏 新生代 华文文学 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