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混沌的官场,除了利欲熏心、尔虞我诈之外,是否还有温情脉脉、沁人心脾的"爱"?刘醒龙的长篇小说《政治课》,便试图用自己对政治的认知和对人伦的关注,来给出肯定的回答。《政治课》(第一部)由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 标签: 政治伦理 政治课 文艺出版社 2010年 长篇小说 刘醒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载米·巴赫金著《小说理论》,巴赫金已经是在自觉地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社会历史进程的角度分析文学和文化现象,就是巴赫金学术命运的沉浮也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 标签: 中的学术 中的政治 学术中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16
  • 简介:就是巴赫金学术命运的沉浮也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载米·巴赫金著《小说理论》,巴赫金已经是在自觉地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社会历史进程的角度分析文学和文化现象

  • 标签: 中的学术 中的政治 学术中的
  • 简介:杉山正明,日本历史学者,专长于蒙古史、中亚游牧民族史,被认为是日本研究蒙古史之翘楚。在其《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下称《忽必烈的挑战》)一书中,杉山正明突破了以西欧、中国为主体的叙述方式,将蒙古帝国置于世界史的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认为以蒙古帝国为中心,已经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与海洋的世界性网络。因此,蒙古帝国的兴起可以看作是世界史的一次重要转向。在杉山正明的论述中,对沃勒斯坦

  • 标签: 蒙古帝国 地缘政治 沃勒斯坦 世界史 叙述方式 历史学者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时事政治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带领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 标签: 高中政治 时事政治 应用
  • 简介:周梅森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以其历史小说和战争小说而蜚声文坛。1983年发表在《花城》上的中篇小说《沉沦的土地》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这篇小说以煤矿生活为背景,把我们的视线引向民国年代那段沉重的历史,小说所具有的厚重历史感和沉郁的叙述风格,不仅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还获得了全国中篇小说奖,他第二年写作的战争小说《军歌》再一次获取这一荣誉。这两篇获奖的小说大致上也确立了周梅森的写作路数和创作风格。在以后的十来年里。

  • 标签: 政治小说 周梅森 政治情怀 当代作家 战争小说 历史小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4
  • 简介:文艺也要讲政治,文艺也要讲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话题,强调文艺也要讲政治

  • 标签: 关系新 政治关系 政治文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中政治课程的设计,不但巩固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让他们切实掌握经济生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三观发展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公民的政治生活,以及我国政党制度的内涵等。政治教师通过借助热点新闻而将时事政治引进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政治课程的浓厚兴趣,而且还能够将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培养并发展高中学生政治能力的重要方法。

  • 标签: 高中政治 时事政治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不断革新。新课改提出,要把培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开展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课程育人的价值体现,主要有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与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等多种要素,希望能够实现构建立足生活,把“活动”作为载体,并对学生自我进行充分展现。鉴于此,本文将对基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进行分析。

  • 标签: 政治学科 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
  • 简介:中国男足总算赢了一场球,在东亚四国足球邀请赛上以3:1战胜了朝鲜队。对这久违的胜利,却无人喝彩,两张红牌八张黄牌足以说明中国队"很黄很暴力"。这样的赢球,依我看,不要也罢。老实说,我坐在电视机前,从心里希望朝鲜队能扳回比分,让中国

  • 标签: 谢亚龙 日本鬼子 日本队 凭什么 体育比赛 二名
  • 简介:刚建国时,天下大乱要转到天下大治,何况又有朝鲜战争,中央政治局天天大会小会不断.

  • 标签: 戒烟失败 政治局戒烟
  • 简介:1978年以来,汉语文学批评至少在其大陆本土,有两次重要的“文化”遭遇。一次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寻根文学”而形成的“文化热”,另一次则是九十年代晚期迅速勃兴的“文化研究”。但从文学批评与历史语境的互动关系来看,这两次“文化”遭遇的差异却相当大,甚至触目地表现为批评话语的断裂和对峙。比如:前者是对“现代化”作出反应,后者则是对“全球化”作出反应;前者的中心范畴是“文化心理”、“原型”,后者的中心范畴则是“权力”、

  • 标签: 批评话语 遭遇 “文化研究” “寻根文学” 勃兴 汉语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8
  • 简介:在池大为的生活中,当官场腐败以文学的形式出现在文化市场的时候,在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写作中

  • 标签: 官场小说 政治文化 文化官场
  • 简介:摘要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挖掘政治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发展能力,在快乐中升华思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充满欢笑的课堂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为政治课堂带来无穷的魅力。

  • 标签: 初中政治 快乐教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韩国二战后的政治发展明显不同于一般发展规律。首先,政治发展不是自然历史过程,而是在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和直接干预下,采借和移植其民主政治要素并逐渐本土化的过程。其次,政治发展是外来的民主政治价值与自身的权威主义政治价值激烈博弈的过程。再次,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发展与衰败交替轮回出现。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了政治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导致了奥德尼尔所说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

  • 标签: 韩国政治 民主转型 政治体制
  • 简介:<正>在研究文艺问题、分析文艺现象时,总要论及文艺的内容和形式问题。但是,文艺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建国以来,却没有认真地探讨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文艺的源泉是生活,文艺要把普通的日常生活集中起来,要了解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以及关于典型化的那几个

  • 标签: 生活真实 政治概念 历史真实 社会生活 政治内容 延安文艺座谈会
  • 简介:因为爱这个世界,而痛绝其恶;因为憎恶恶的私人幽闭,而深情地探寻人的公共条件。行动者超出“制作”之上的德艺绽现,是阿伦特对现代性政治处境的药方。超出物质“制作”的命意在于使臻于美的政治交往具备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的本体意义;“绽现”即颠覆善良意志、排除物质私欲的现代性(即审美)体认。判断力的生发,即反思的判断力、想象、审美共通感等等的生成,是我们交往共聚的生成,也是私我开放向整体的自由安顿。‘行动和判断始终一贯,投身者和旁观者不应分判,这是阿伦特的交往政治美学对现代孤立世界的意义。

  • 标签: 行动 判断力 交往 政治美学 阿伦特
  • 简介:这个三角关系中的"我",就是实在的我,1949年前少年时代迷上了写诗,1949年后写诗成了大半生的业余活动。起初几乎在迷上写诗的同时,也就迷上了政治,具体地说是迷上了革命。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诗和一切文学艺术必须"为政治服务"的意识,但因为迷上了革命,有时在抒情诗里所抒是政治感情,革命感情,这种感情来自实际生活的激发,又来自左翼文学的影响,客观上也是为革命政治服务了。后来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看作惟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具有不可违背的权威,又认定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惟一正确的创作方法,苏联文学是现成的无产阶级文学样板,于是惟苏联诗人作家马首是瞻。我以

  • 标签: 马雅可夫斯基 社会主义革命 政治诗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斯大林时期 干预生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