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在对比典型博弈过程和歧义结构产生与消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结构歧义的博弈论模型。这个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描述结构歧义产生及其消除过程,为歧义消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歧义消解的实例表明这种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分析歧义的消解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标签: 结构歧义 消歧 博弈论 策略
  • 简介:汉语的“N的V”难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却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N的V”的语篇性,误将一个语篇问题当成是一个句法问题来研究。虽然也有学者很早就发现“N的V”的语篇回指功能,可惜没有抓住这一点深入地挖掘下去。其实,“回指”是解决“N的V”一切问题的关键。抓住了这一点,就能从“N的V”回指对象的事件性中推知“N的V”的事件性,进而得出V的事件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很自然得到这样的结论:“N的V”中的V是一个动词,但与普通动词不同:此时的V是一个指代用法,指代的是“V事件”。有了这一结论,“向心结构”难题就不再是难题,由此衍生出的相关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 标签: 回指 事件性 “向心结构”难题
  • 简介:本文从交际因素、组成要素、时空度三个角度对“NNVVN、VNN、VN的(N)”三种语法形式的语体等级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三者正式程度依次降低:“NNVVN”主要用于正式交际,其组成要素正式度高,泛时空化特征强,具有很强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VN的(N)”主要用于非正式交际,其组成要素口语性高,具时空化特征强,具有较强的口语非正式语体功能;而“VNN”对各类语体交际环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对各类语体属性的组合要素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时空特征介于前两者之间,属于通用语体。

  • 标签: NNVVN VNN VN的(N) 交际因素 组成要素 时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