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汉语“把”字句受语义和谐律和结构和谐律共同管制。语义和谐律由陆俭明(2010a)提出,认为任何语言的任何句子涉及的诸方面意义都要求彼此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本文将“把”字句分为处置型、致使型和意外型三类,这三类“把”字句的构式义、动词义、“把”的宾语义、事件结果义以及语境义等在语义和谐律的管制下相互作用。受语义和谐律的启发,提出结构和谐律的观点,认为任何语言的任何句子都要追求结构的平衡与和谐。假设动词后存在一个“结构槽”,一部分“把”字句的成因是由于句子的深层结构既有宾语又有处所补语,而一个动词结构槽无法同时容纳宾语和处所补语,因此将宾语向前移位,从而达到结构和谐的效果。

  • 标签: 语义和谐律 结构和谐律 “把”字
  • 简介:<正>品种是英语词Variety对应的汉译,或称变体,对它的不向理解和处理可导致语体学研究的范围、对象、目的和方法上的根本差异。尤其西方如英语的语体学研究中,对品种的处理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体现在汉语学者的论著中有两个倾向,一个是以侯维瑞为代表的《英语语体》将地域变体、时间变体同我们平常所说的功能性语体并列研究;一个是以程雨民为代表的《英语语体学》将方言和功能性语体一并排除出去,只研究语言的正式程度上的阶列性分布。这两种不同做法的共同之处都是基于对语言品种和功能语体差别的漠视。虽然在汉语语体学界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体已成为共识,但对这一问题的再探讨将有助于汉语语体学研究方法论的确立,进一步把握中西语体学研究的异同及其根源。中西功能语体的类型、结构和语言特征上的极端相似性使我们深信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必将有助于人类的语体能力及其上位概念语言能力的揭示。《英语语体学》中的品种是个异质概念,将许多

  • 标签: 汉语语体 功能语体 研究方法论 语言特征 社会方言 英语语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