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大学英语课堂小组讨论动机削弱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统计归纳出六种主要的动机削弱类型:缺少成就感、教师的教学风格与能力、不支持性的交流环境、课堂管理与控制、消极的态度和受挫的经历。进而对比了各动机削弱因素作用于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强度差异,反思其原因并提出激发学生参与小组互动的策略。

  • 标签: 小组讨论 动机削弱 互动
  • 简介: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580名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习者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与动机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者个体因素对来华前动机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留学生来华前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不高;2)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产生影响的是他们的专业以及是否来华攻读学位。来华攻读学位的学习者、学习汉语专业的学习者,动机强度不如来华进修语言的学习者和非汉语专业的学习者;3)内在兴趣动机与经验动机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学习者对汉字及中国影视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兴趣对其动机强度影响最大。

  • 标签: 汉语学习 动机强度 动机类型
  • 简介:本文对2008—2013年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21篇有关中国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实证研究文章,从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过去五年的动机减退研究(1)以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为主体,较少关注中小学生;研究方法上以定量研究为主,未见相关的定性研究;研究工具以改编后的问卷为主,但普遍没有报告信效度等基本指标;(2)研究内容方面,动机减退因素可归为教师、学习环境、课程、重要他人和学习者五个因素。本研究认为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多关注中小学生;加强研究工具设计的科学性;增加更有深度的定性研究;关注多因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力争有所创新。研究内容上应当根据研究目的合理地选择内外部因素,避免出现研究内容“大杂烩”的窘境。

  • 标签: 中国英语学习者 英语学习动机减退 实证研究 述评
  • 简介: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丽江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文化名城,以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旅游业使得丽江与国际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英译公示语大量出现在丽江的公共场所。该文以丽江市城内几家医院实地采集到的英译公示语作为语料研究对象,对丽江市医疗卫生行业公示语的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策略。

  • 标签: 丽江医疗机构语公示语 英译 现状 策略
  • 简介:许多研究者都认同"语文分流"模式更符合初级阶段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的需求的观点,然而,目前对该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字方面。本文尝试探讨该模式对来华非汉字圈留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实施了两次相同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语言文化中心零起点并进班和分流班中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经过12周的学习后,"语文并进"班学生的融合型动机显著下降,而"语文分流"班学生的学习体验要好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相较"语文并进"模式,非汉字圈的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适应"语文分流"教学模式,从而保持高度的融入型动机

  • 标签: 教学模式 非汉字文化圈 学习动机
  • 简介:讨论在国内高校用英语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堂上,如何运用归因、任务引导等动机理论作为介入模式提高学生的外语课堂学习自主性,创造合作的课堂氛围。文章首先探讨动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然后对特定的研究方法和介入程序进行讨论,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建议:老师在提高英语课堂质量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扮演好自身的角色。该行动研究最终的介入结果显示:采用这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的创新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意识、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等均十分有效。行动研究和动机理论应该在提高中国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外语教育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行动研究 动机理论 自主学习 外语教育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