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

  • 标签: 艺术家 小狗 日本 广州 上海 巴金
  • 简介:湖北出土的山楚简有一部分属于司法案件的记录,对于当时的司法制度非常重要。其中的“(讠菐)”字究竟是个什么字目前还难以断定,但它的功能相当于“察”已经基本上得到公认,可是“察”有许多义基,山楚简相当于“察”的这个字应该取什么意义呢?本文不同意“调查”“审问”“判决”等说法,而认为山楚简中“(讠菐)”的基本含义是对已知事件或证据的“检查、勘验、确认”。只有个别用例可能当“观察、察看”讲。

  • 标签: 《包山楚简》 "(讠菐)"字 字义 训诂
  • 简介:在本刊90年第一期发表了马洪伟同志的《〈北国之春〉歌词的一处误译》之后,本刊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许多热心专家及读者的来信,对马洪伟同志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因本刊篇幅有限,不能把争鸣文章一一刊出,本期仅发表大连理工大学专家神谷纯子女氏一文,以飨读者。

  • 标签: 北国之春 神谷 洪伟 大学专家 春衣 冬服
  • 简介:西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中,首次出现了"谈何容易"的词语结构。其后,士人们多次套用,以表达言谈不容许轻易和事情难做的意思,尤其是唐李善作注之后,其意更是毋庸置疑。但在《非有先生论》中,通过对"谈"的词性辨析和"容易""谈何容易"的含义辨析,以及东方朔发出"谈何容易"的原因探析,我们还可揭橥出一层隐含意,即"谈论什么内容,君王的脸色会发生变化",其言外之意即进谏者所谈论的内容,君王能否在心理上接受,并深入思考,付诸行动。文中,非有先生共发了四次"谈何容易"的感叹,以表达进谏之难,吴王的脸色发生两次变化,进而行动上有所改变,最终使得吴国崛起。

  • 标签: 非有先生论 谈何容易 脸色变化 语义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