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傅二石1936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79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国画创作。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傅抱石纪念馆名誉馆长,江苏省美术馆及南京博物院艺术鉴定顾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江苏文德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标签: 傅二石 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省美术馆 一级美术师 傅抱石 中国美术家协会
  • 简介: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写了大量描写江南山水美景和郊原农村风光的山水田园诗。这些作品大都以秀雅的诗笔。写出了大自然如画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诗中既有诗人闲适情趣的抒写,又有其内心苦闷与不平的透露,作者以禅入诗,其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空灵明净,艳丽精绝。五七言绝句尤重视法度技巧,成就极高。

  • 标签: 山水田园诗 艺术风格 诗歌 评价 王安石
  • 简介:<正>著名画家齐白石(1864~1957)先生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金。其传世画作很多,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藏有他的作品。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祖籍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的画作充满了“民间味”,这也许与他在15岁学雕花木工和27岁时拜两位乡间文人学画的两段经历有关。由于他十分勤奋好学,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王湘琦又主动收他为弟子,使其在学识、修养上不断长进。后来,他远游广交又为他进入艺术殿堂铺垫了道路。他常与陈师曾切磋画艺,推崇徐渭、朱耷、原济、李(?)及吴昌硕等诸家,并在1920至1929年,以极大的毅力闭室谢客,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艺,作画一万多幅,刻印三千余枚,形成他拙稚、老辣、浑重

  • 标签: 齐白石 国际和平奖金 世界和平 绘画理论 中国传统 博物馆
  • 简介:88岁高龄的齐白石,鉴赏自己年轻时的一幅作品。发现自己画功已大不如前,便每天深夜一笔一笔地练习描红。儿子不解地问:“您早就享有盛名,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他回答:“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 标签: 中等教育 语文 作文 素材
  • 简介:有一客人到齐白石府上,求画一幅“发财图”,齐白石问:“这发财门路太多,到底您要画哪一种财路呢?”客人答道:“麻烦先生琢磨一下画什么好,如果能让我中意,定有重谢。”白石想:按常理,画张财神爷赵公元帅图,最妥帖不过,但这样的画是不是太俗?要不就画一些官印官袍之类,一想也不对,看客人一身正气的派头,估计贪赃枉法的不义之财他决不能接受。

  • 标签: 齐白石 趣事 客人
  • 简介:黄石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工业重镇,历史上曾经是鄂东南地区重要的贸易和交通据点。其所在地区矿产丰富,土质肥沃,水资源优越,具备了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但直到解放前夕,这里还只是长江岸边的两个小镇——黄石港,石灰窑。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远未得到充分利用。只是在解放后,黄石才成为一个重

  • 标签: 黄石港 地区历史 长江岸边 解放前夕 大城市 大冶湖
  • 简介:假期里的一天,我们一家四口到昌黎县的碣石山游玩。上午9点钟,我们准时乘车出发了,一路上说说笑笑,转眼间就到了姜各庄大桥。姜各庄大桥全长1000多米,是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的分界线。过了姜各庄大桥,就来到了秦皇岛市昌黎县境内,远远望去,四面群山环抱,树木郁郁葱葱,山上还有几户农家,这青山绿水的美景让人感到畅快!大约又走

  • 标签: 碣石山 群山环抱 口到 凉风习习 告诉我 我爱你
  • 简介:“名山福地世应稀,楼观巍峨倚翠微”。年代最为久远的中国最早书院——光石山书院,就建在麒麟山中,故址在今湖南攸县莲塘坳镇凉江的阳升观村。

  • 标签: 光石山书院 教育事业 教育学 教学管理
  • 简介:曾见齐白石册页四开,都很有趣,内一开画淡蓝色的藤花数穗,很多很多野蜜蜂在花间上下乱飞,他用金冬心体作了颇长的题跋:

  • 标签: 齐白石 童心 题跋
  • 简介:齐白石桌上的水碗里,长期养着几只活虾。虾腾跃嬉戏,不但为老人增添了生活乐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而这时期,他笔下的虾还太重写真,形似而神不足。过了几年,齐白石笔下的虾产生了一次飞跃。虾身有了质感,头、胸前端坚实,腹部节与节若断若连,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三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

  • 标签: 齐白石 老人 飞跃 腹部 创作灵感 不断探索
  • 简介: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著名的中国画大师。湖南湘潭人,原名齐纯芝,号渭清,祖父为他取号兰亭,老师为他取名齐潢,号濒生.别号寄萍老人。齐白石是木匠出身。27岁时,教他画画的老师胡沁园有一天问他:“你怎么没有别号呢?画画题款,总得有个别号,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老规矩。”他对老师说:“学生无别号,就请老师给取一个吧。”

  • 标签: 齐白石 鸽子 国画大师 二十世纪 十九世纪 别号
  • 简介:古时候有个樵夫叫丁令威。一天他上北山砍柴,看见山顶的大松树下,有两位老人在下棋,便好奇地站在一边看,一位老人给他一枚红枣,他吃了。等看完一盘棋,他手中的斧把儿已经腐烂了,斧头掉在地上。一位老人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己千年。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拾起斧头背着柴下山去了。

  • 标签: 故事 老人 下棋
  • 简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曹操笔下的碣石山,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也提到了这壮观的碣石山,这些美文佳句影响了几代人的思绪,为了追寻伟人的足迹,一睹这壮观的景象,爸妈在十一长假带我目睹了它的一切。

  • 标签: 美景 北戴河 浪淘沙 毛泽东
  • 简介:我向齐白石老师学画,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每隔两三天,如果我不拿着画去请他指教,或者不去他家看画画,他就叫佣人来家找我。原来我喜欢画画,是把它当作一种爱好;而齐老对徒弟要求这样严格,使我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感到负担很重。

  • 标签: 齐白石 老师 画画
  • 简介:齐白石朱文篆刻在结构体势上与白文相同,但在刀法上有所区别。其白文篆刻用一刀即可刻出一面光洁,一面斑驳的线条,而朱文篆刻就必须用两刀才能做到。白石先生刻朱文的方法是一刀背向线条下刀,使线条一边光洁,另一边则对著线条下刀,使其参差不齐。在布局上,白石先生不做均匀整齐的安排,而是通过疏密的对比与错落来突出印面的动感及力度。如「齐大」两字一高一低。「劭平」重心上移,留出下面大片空白,这些都体现出白石先生的别具匠心之处。

  • 标签: 朱文篆刻 篆刻赏析 齐白石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