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纤维与人体健康崔建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越来越挑剔、总认为食物越精细营养价值就越高。而对合纤维较多的粗杂粮往往弃之不食。认为没有多大营养价值。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纤维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随着对食物...

  • 标签: 人体健康 营养价值 粗杂粮 血清胆固醇 饮食习惯 生活水平
  • 简介:高中化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85页(实验7-5)“纤维水解”的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也是一个疑难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对于引导同学们学好纤维的重要性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材中采用90%浓硫酸滴到棉花或滤纸上,再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直到溶液变成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Cu(OH)2加热煮沸。

  • 标签: 演示实验 纤维素 水解 高中化学 试验修订本 新教材
  • 简介:从温泉、堆肥等环境采集样品,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微晶纤维粉和羧甲基纤维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筛选出几株高温纤维分解菌.进行测定这些菌株的Cx、滤纸酶活性试验,两种酶的作用温度相对较宽,Cx酶的最适酶活性温度约70℃,而滤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因菌株差异有所差异.

  • 标签: 嗜热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 筛选
  • 简介:通常来说,纤维的溶解难度较大,虽然其方式有很多,但是最终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将阐述配制溶解纤维铜氨溶液的理论依据,通过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以浓氨水为沉淀剂的实验,深入探究配制溶解纤维的铜氨溶液的方式,对比最终效果,旨在能够有效地解决纤维的溶解问题,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纤维素 铜氨溶液 化学实验
  • 简介:为解决化石燃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生产高效、酶性质优良、耐热的纤维酶菌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讨论改良纤维酶菌株遗传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的筛选方法及生物技术选育方法,理化诱变育种技术、基因工程、细胞融合技术、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艺,并对纤维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纤维素酶 生产方法 筛选 生物技术
  • 简介:高中化学学到浓硫酸的时候,同学们都动手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稀硫酸在白纸上写个字,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接着把白纸放在酒精灯火焰的侧面,利用余热烘干字迹,发现涂有硫酸溶液的位置逐渐变黑。老师告诉大家,硫酸是难挥发性酸,

  • 标签: 浓硫酸 纤维素 反应 高中化学 稀硫酸 玻璃棒
  • 简介: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应用潜力巨大,膜基础测量对其应用非常重要。采用TEMPO氧化针叶浆制备纳米纤丝纤维,随后铸膜,研究不同定量条件下,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的物性。SEM图表明,所有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呈层状结构,结构致密。纳米纤丝纤维透明膜空气阻隔性优秀,膜密度约1.4g/cm^3。同时检测了膜抗张强度和水蒸汽透过率。

  • 标签: 纳米纤丝纤维素透明膜 透明膜 物性
  • 简介:高光谱遥感的快速发展使得定量估算植被纤维含量成为可能。本研究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野外光谱辐射仪测量樟树幼林的冠层光谱,对观测叶片进行了同步纤维含量的测定。利用统计相关分析法,分析樟树冠层光谱与纤维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325nm至1075nm波段范围内,樟树幼林纤维含量的敏感波段位于895nm、590nm、591nm;通过建立各敏感波段与纤维含量之间的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得出了纤维含量估算的高光谱模型为:y=38.611+3894.056×α895-14713.7×a590+11100.905×α591。说明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估测樟树幼林的纤雏含量。

  • 标签: 高光谱遥感 估算模型 纤维素 樟树幼林
  • 简介:本文就酶的减量原理的影响酶活度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目的在于使用者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纤维酶和合理的工艺条件,使减量后的纤维强力下降不致过大,而柔软效果达到最佳。

  • 标签: 减量 纤维素纤维织物 手感 强力 生物整理工艺技术
  • 简介:应用刚果红鉴定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两种分解纤维能力较强的真菌,分别命名为NY01和NY02.滤纸条降解度分析显示,NY01的降解能力高于NY02.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两株菌rDNA的ITS区域序列分析显示,NY01与木霉的相似性高达99%,NY02与毛霉的相似性高达99%,暗示NY01可能是木霉的一个种,NY02可能是毛霉的一个种.培养基中碳氮比例对两株真菌纤维降解酶活性的研究显示,在N/C比值较低和较高时,CMC酶和FPA酶活性都低,N/C比值在1∶8时酶活性最高,说明两株真菌降解纤维的最佳N/C比值是1∶8.

  • 标签: 真菌 分子鉴定 纤维素酶
  • 简介:乙基纤维是广泛的水不溶性纤维衍生物,可制成缓释药丸及具有缓、控释要求的新剂型的辅料.本文研究了基于超临界反溶剂(SAS)过程的乙基纤维微粒制备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以乙醇为有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制备出了平均直径在20-40nm范围内的乙基纤维超细微粒.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乙基纤维超细微粒的结构,从特征基判断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 标签: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 乙基纤维素 微粒 SAS过程 制备原理
  • 简介: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h对滤纸完全崩解;15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U/mL、5.445U/mL和6.876U/mL.

  • 标签: 纤维素酶活力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筛选 发酵培养
  • 简介:摘要在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当中,创新改良是一种商业手段,更是使消费者体验更好的措施,在中性含乳饮料的生产发展中引进了一种添加剂,为胶态微晶纤维。它由于本身的性质,更好的改良了乳制品,扩大了市场。由下文介绍分析了管制中性含乳饮料稳固性的办法,并依据胶态微晶纤维的性质,探讨胶态微晶纤维在中性含乳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 标签: 胶态微晶纤维素 中性含乳饮料 性质 应用
  • 简介: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一纤维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 标签: 筛选 鉴定 纤维素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新型塑料泡沫纤维技术在非金属材料试验仪表领域应用的方向主要是改善传统非金属材料试验仪表性能,通常所说的新型塑料泡沫纤维非金属材料试验仪表均为金属新型塑料泡沫纤维复合非金属材料试验仪表。国内新型塑料泡沫纤维非金属材料试验仪表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金属新型塑料泡沫纤维涂层材料主要是指材料中含有新型塑料泡沫纤维晶相,引用新型塑料泡沫纤维技术可制得施工性能优良的新型塑料泡沫纤维非金属材料试验仪表。

  • 标签: 仪表 材料 试验
  • 简介:从云南腾冲热海温泉采集的泥土和水样中,分离并筛选出一株嗜热纤维酶产生菌TCRH-6,该菌株产酶量最高的发酵条件为:温度50℃、培养基pH=6.5、发酵时间为72h。

  • 标签: 纤维素酶 嗜热性 酶学性质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实验室进行分解纤维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困难较大,本文重点阐述在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的改进之处。问题有①教师本身缺乏可参考的经验;②如何对实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③高中生物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改进①选择培养基的配制;②对培养基的灭菌的替代方法;③实验设计的改进;④用刚果红染色法来鉴别分解纤维的微生物的改进。

  • 标签: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问题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