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部功利地以为盲人提灯是为了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褊狭。

  • 标签: 人心 小学一年级 语文课 灯笼 盲人 学生
  • 简介: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同学们前行的道路。本文立足于“校企共育”理念,将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融入到班级文化的创新建设之中,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的新常态。

  • 标签: 校园文化 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 简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掷地有声地指出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在实施教学中,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又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在实际教学调研中发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重视教学过程设计,忽略目标的制定

  • 标签: 语言文字 学习语言 文体知识 课程标准 课文内容 训练点
  • 简介:现代的夜间照明过于发达,你走在上海或北京冬天晚间八点的街上,已经分不清照亮街道的是路灯、是饭馆的招牌、是来往的车灯还是居民楼窗里流泻的灯光了。但在古代,人们会正经讨论“剪烛”,讨论“秉烛夜游”,讨论“点灯说话吹灯作伴”。《儒林外史》里,严监生临死前还得伸手指,要求摘掉一根灯草。

  • 标签: 照明 古代 《儒林外史》 居民楼 严监生
  • 简介:《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高尔基所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沙俄统治走向衰败的时代。当时的俄国,政治极端腐败,下层人民生活困苦,整个社会正在酝酿大的变革。

  • 标签: 《童年》 下层人民 我的大学 在人间 成长故事 导学
  • 简介:2014年,三位科学家因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LED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LED其实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屏、电脑显示器、红绿灯、广告灯、车灯、手电筒,甚至闪光的胶底运动鞋中。那么,在LED之后还会有什么更新的照明技术呢?设想一下,有一种新型的电灯,它的形状千变万化:你可以弯曲、折叠它;

  • 标签: 照明技术 发光器件 发光二极管 广告灯 电脑显示器 诺贝尔物理学奖
  • 简介:针对高校教室照明的特殊性,应用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了照明节能控制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AT89C51为控制核心的设计方案.单片机检测背景光强度,若背景光强度较弱启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开始探测人体信号.对移动或静止人体红外信号进行探测,实现对教学楼照明智能化控制.

  • 标签: 智能控制 单片机 节能照明
  • 简介: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以下统称《讲话》)。贯通《讲话》全篇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论证深刻,言辞中肯,亮点纷呈,极具现实针对性,是指引新时期教师成长和教师教育的指路明灯。作为一个从教50多年的老教师,我读后倍感亲切、深受鼓舞、思绪万千、受益良多。本文谈几点对《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与教师同仁分享。

  • 标签: 教师教育 教师成长 总书记 习近平 感悟 《讲话》精神
  • 简介:绿色照明起源与20世纪70—80年代,我国于1996年正式实施绿色照明工程,进入十二五后国家对绿色照明更加重视,在采用节能光源之后,在灯光的控制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本文阐述使用快思聪灯光控制系统,以小型会议室为例,介绍了灯光控制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的参考。

  • 标签: 绿色 照明 灯光控制 快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