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某燧道暗挖段工作井基坑位于临海软弱地层,具有地质条件差、水位高、周边环境要求苛刻等不利条件.为确保超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减小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围护结构墙体竖向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混凝土支撑轴力、测斜以及坑外水位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基坑的安全状态,动态控制施工参数,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 标签: 深基坑 支撑轴力 沉降 水平位移 坑外水位
  • 简介:旧桥拆除工作是一项具有更多未知因素和更加危险的工作,然而目前桥梁拆除方法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将要下穿的市政茶园黑沟桥的拆除施工为背景,针对该桥拆除的安全要求以及不阻断人行通道、减少管线迁改等实际情况,提出桥面、箱梁采用特殊切割工具切割吊运,盖梁、桥墩柱采用静态爆破,并利用监测手段进行现场预警监控的拆除施工技术,并在该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 标签: 桥梁拆除 监测预警 施工 技术应用
  • 简介:崖门大桥主梁采用牵索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介绍施工期间线形监控测量监测的项目、施测方法及其精度。理论分析和精度估算结果表明,所拟订的变形监测方案能满足该桥施工监控的要求,可作为测量监测的作业依据。

  • 标签: 双塔单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 崖门大桥 施工监控 监测精度
  • 简介:基坑变形可分为有支撑暴露变形和无支撑暴露变形.结合上海地铁M2线曲阜路车站的工程实践,分析了基坑围护墙体的变形特征.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有支撑暴露变形是深基坑开挖阶段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时空效应规律,适量地减小每步开挖空间和时间,按要求及时加撑,可以明显地减少基坑位移.科学地运用这种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的规律性,充分调动软土自身控制变形的潜力,可以达到科学施工控制基坑变形的目的.

  • 标签: 地铁车站 基坑工程 变形监测
  • 简介:针对滨海地区某工程基础大开挖基坑降水施工实例,阐述了滨海地区某工程基坑概况、局部抗浮验算、降水井设计、集水坑处理技术,为基础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对其他类似工程基坑降水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降水井设计 集水坑处理 降水井封堵
  • 简介:中国地铁建设的热潮方兴未艾,但由于地铁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工期及造价的限制,使得地铁施工的工法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围护结构选择,现结合西安地铁车站设计和施工实际,对地铁施工中围护结构通常采用的几种工法:地下连续墙、灌注桩、土钉墙、SMW工法连续墙等的特点及其实用条件作了比较分析,进行了工法方案的选择,并得出了关于地铁围护施工工法比较的一些普遍结论,

  • 标签: 地铁施工 灌注桩 地下连续 墙土钉墙
  • 简介:结合工程实际,某深基坑支护采用组合支护体系。地下连续墙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也为今后类似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组合支护体系 地下连续墙 施工工艺
  • 简介:目前,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5个盾构区间除行政中心站至凤城五路站区间已贯通外,其余4个盾构区间正在顺利进行。为防止地铁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沉降,在2号线沿线布下上万个监测点,对重要的建(构)筑物、地铁中心线道路、地下管线等进行了重点布点,随时掌握道路降不降、基坑斜不斜、管线动没动、地面建筑有无下沉等情况。这些监测点就像是一个个“电子侦探”,全天候盯着地质和管线的细微变化,就连地面一根头发丝般的位移都可以及时被发现。

  • 标签: 地铁2号线 施工过程 监测点 西安 建(构)筑物 地下管线
  • 简介: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南锚碇基础采用外径50m、壁厚1.2m、深度56m地下连续墙止水帷幕结构,基坑开挖深度36.3m。在基坑开挖至27m深时,出现1处基底突涌事故,导致基坑无法正常开挖施工。分析基坑突涌的形成原因及地下连续墙的封水效果,提出采取坑外降水方式将基坑外部承压水水头控制在开挖面以下的处治方案。通过抽水试验获取场地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深基坑降水设计,并介绍减压井施工工艺及分阶段实施基坑降水情况。马普托大桥南锚碇深基坑降水处治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相关施工方法和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锚锭 深基坑 基底涌水 降水设计 降水施工
  • 简介:相邻基坑开挖卸载会影响基坑围护墙体所受土的压力,进而影响其变形及内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工程事故.结合一工程实例,对不同间距情况下,基坑开挖卸载对相邻基坑变形的影响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基坑 开挖卸载 基坑间距 有限元分析 基坑施工 相邻基坑
  • 简介:1工程概况南京地铁三号线秣周路站为地下两层侧式车站,车站设计总长198.10m(含配线区风道总长302.98m),标准宽度为20.9m,车站北端宽30m,南端宽22.75m;明挖站前配线长度121.027m,明挖站后配线长度206.477m,站前、站后配线为明挖地下一层矩形结构。秣周路站围护结构为Φ1000@800套管咬合桩,插入比为1:0.7,桩径1m,桩之间咬合200mm,桩间距为800mm,桩长分为27.1m、28.1m、28.83m三种,共计钢筋砼桩869根(以下简称B桩),素砼桩865根(以下简称A桩)。B桩成孔后吊入钢筋笼,然后采用C30水下混凝土灌注成桩,A桩采用C20超缓凝混凝土灌注成桩。

  • 标签: 钻孔咬合桩 全套管钻机 混凝土灌注 车站设计 周路 矩形结构
  • 简介: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F标段东坪古滑破(K67+920)原为一古错落体.施工中进行了动态监测,简要介绍了三种监测项目的内容、方法和监测成果.

  • 标签: 高速公路 古滑坡 信息化施工 动态监测
  • 简介:依托地锚式城市景观悬索桥实例工程,对地锚式悬索桥按照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的施工方法进行监控,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理论计算,结合实际监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监测结果显示:1)一期状态索塔顶偏移量与设计位移偏差均不大于1.0cm;索塔最大沉降值为-6.38mm。2)在张拉调索体系转换过程中,索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逐渐减小;全桥吊索内力分布较为均匀,主缆实测索力与理论值偏差均在10%以内。

  • 标签: 地锚式悬索桥 体系转换 施工监测 索塔沉降 吊索索力
  • 简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迅速加快,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获得了极速发展。特别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呈现出了类型多样化的态势,如何把控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影响公路工程建设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整体阐述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并且进一步解析了公路工程深基坑施工支护技术的应用,以期为公路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标签: 公路工程;深基坑支护方式
  • 简介:地铁基坑邻近年代较为久远的建筑物时。设计、施工风险较难把握,如果设计方案及施工工序考虑不合理,将导致大量不可预见的风险及投资上的浪费。对深圳地铁2号线燕南站的设计、施工案例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 标签: 地铁车站 基坑 施工 沉降 降水
  • 简介:结合某商住楼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基坑工程采用的土钉墙与锚杆相结合的新支护模式的设计方案,基坑降水及锚杆、土钉墙施工和保护架的设置。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坍塌问题,采取了有效的加固措施,取得理想效果。

  • 标签: 深基坑 土钉 锚杆 联合支护
  • 简介:论述传统地铁施工远程监测系统的缺点,如受到实际环境的制约,存在反应速度慢、布线困难等问题。结合地铁施工远程监测的需求,深入分析无线Mesh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出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地铁施工远程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对地铁施工现场中的数据、参数、视频等重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地铁施工现场进行指导、管理,实现对地铁施工现场过程一体化的远程在线监测。类似的工程实践表明,这对于促进地铁施工现场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线MESH网络 地铁 施工 远程监测
  • 简介:以上海轨交三号线漕溪路系杆拱桥W8吊杆更换施工监测为例,研究了运营中的系杆拱桥吊杆更换施工监测技术。通过对拱肋和主梁线形、吊杆索力、结构应力的监测,及时掌握桥梁的实际状态,保证吊杆更换过程的安全,确保吊杆更换后桥梁的线形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漕溪路桥吊杆更换完成后,新吊杆工作状态良好,拱肋和主梁线形恢复至施工前状态,各吊杆索力相对于施工前变化率在-2.5%~2.4%之间。施工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施工技术和监测方法可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系杆拱桥 吊杆更换 施工监测
  • 简介:以石家庄旧城区汇明路城市综合管廊实际施工监测为背景,对复杂周边环境下城市综合管廊的监测技术进行介绍与总结,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提出在旧城区城市综合管廊施工监测时的重要控制点,为华北地区旧城区复杂周边环境下综合管廊安全施工作指导。

  • 标签: 地下管廊 明挖法施工 监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