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俄罗斯当代世界俞邃苏联解体已近5年,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继承者,艰难地进行政治经济变革,以一个独立大国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在社会转折时期举行的第二届总统选举,经过各派政治势力反复较量和选民两轮投票,叶利钦终于战胜竞争对手久加诺夫,当选连任。叶利钦在他今...

  • 标签: 总统选举 世界舞台 俄罗斯外交 独联体国家 政治生活 经济变革
  • 简介:苏联解体与苏共覆亡成为俄罗斯国内列宁与列宁主义研究的分水岭。在失去意识形态部门的监管之后,俄罗斯学界对列宁及其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些反思与研究实质上反映了当下俄罗斯各种政治势力集团对俄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看法与立场,对于我们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标签: 列宁 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俄罗斯住房改革之初,沿袭苏联时期的住房管理模式.随着住房私有化改革的深入和私有住房的普及,旧的住房管理体系无法保证住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住房服务质量严重下降,迫使政府对住房管理体系进行改革.新的住房管理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住房公共服务质量得到提高,但亦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俄罗斯 住房 管理
  • 简介:国家自由主义者和社会自由主义者依然主张要阻止现行"资产阶级"起经济或者政治自由主义社会基础的作用,社会自由主义者倾向于回避是什么促进俄罗斯民众支持政治的以及经济自由主义的问题,自由主义和后共产主义政治国家自由主义者特别强调把政治和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引入到自共产主义统治(到民主政治)的漫长转轨背景中去

  • 标签: 俄罗斯政治 政治自由主义
  • 简介:我们认为应按照这些方向同犯罪现象进行斗争,如果对比全世界犯罪的发展趋势来评价俄罗斯的犯罪状况,这种结合是与犯罪现象做斗争的唯一合理的途径

  • 标签: 俄罗斯政策 政策趋势 趋势前景
  • 简介:独立之初,白俄罗斯政府强力推行使用白俄罗斯语,收效甚微,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矛盾,引起民众不满。1995年经全民公投把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共同定为国语。近年,白政府对两国语之间关系进行调整,扩大白俄罗斯语使用范围,但并未动摇双国语制。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白俄两国之间的历史情谊,为两国良好外交关系和各方面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国家发展。

  • 标签: 白俄罗斯 国语 俄语
  • 简介:俄报载文称,苏联解体时居住在俄罗斯境外的俄罗斯人有2560万,其中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1270万,在哈萨克斯坦有620万,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70万,在波罗的海3国有172.6万,在原苏联其它共和国有300多万。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这些俄罗斯人对非俄罗斯共和国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苏联解体,这些俄罗斯人在“近邻外国”的生存基础受到动摇,由此而产生的“俄罗斯人问题”正日益尖锐。

  • 标签: 俄罗斯人 俄罗斯民族主义 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共和国 苏联解体
  • 简介:去年我曾赴俄罗斯访问,所见所闻颇多。俄罗斯人的生活状况在赤塔乘火车时,同车厢的一个俄罗斯青年人是警察,名叫伊万。经了解,他的月收入是4000卢布,约合人民币1030元。饭店服务员的工资由老板说了算,每月收入2000卢布,约合人民币500余元。在圣彼得堡做翻译的列娜说,她已购买的三室房子只有30平米,月付水电气费400卢布,电话费100卢布,两项支出约合人民币128元。她介绍说,在圣彼得堡,如果一个4口之家的月收入为12000卢布(约合人民币3200元),生活基本上过得去,在中国也大体如此。这说明,目前俄罗斯人与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相接近。但俄罗斯的少数大款过的却是另一种生活。而人均生活水平低于1000卢布/月(约合人民币250元)的,也大有人在。俄罗斯的食品和日用品价格有的与中国相近,而

  • 标签: 俄罗斯人 人民币 莫斯科大学 日用品价格 中国 青年人
  • 简介:旅游车行驶在莫斯科市内,映人眼帘的不是像在今日中国城市都看到的高楼大厦,而几乎是清一色的方方正正的只有三四层高的楼房,这些楼房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显得陈旧。看到这种斯大林时代建筑风格的房屋,我忽然感到很亲切,因为在我小时候,中国城市的许多房屋都是按照这种被称为“火柴盒”式结构建造的。

  • 标签: 俄罗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印象 建筑风格 莫斯科 旅游车
  • 简介: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也是中国最大的邻国。清朝与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清朝前期,无论官方与民间,还是中央与地方,对俄罗斯的称呼多种多样,演绎了从“罗刹”、“老羌”(“老枪”)到“俄罗斯”的变化过程。

  • 标签: 清代中国人 罗刹 老羌 俄罗斯
  • 简介:苏联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催生了左翼激进政治组织。它们大力开展包括报刊出版在内的各种活动,反对"苏联共产党机会主义领导人的反人民政策",要求戈尔巴乔夫下台。左翼激进政治组织并没有随着苏共解散、苏联解体而消失,至今依然是俄罗斯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的最鲜明特征,是不承认久加诺夫领导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属于共产主义政党。作为左翼激进政治组织的喉舌,它们的报刊积极宣传其思想主张,刊载号召进行革命的鼓动宣传材料,努力影响和争取群众,扩大社会影响。左翼激进政治组织报刊的存在,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固定现象。

  • 标签: 俄罗斯 左翼激进政治组织 报刊
  • 简介:俄罗斯很多城市古旧建筑物墙面上.都镶着一块带字的小石板。上面标明某著名诗人、作家、画家或卫国战争英雄曾在此生活。这些楼房如今已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级保护文物。挂着这类“金字招牌”的建筑遍布俄罗斯各地,小小的石板,折射出俄罗斯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不遗余力。

  • 标签: 俄罗斯人 灵魂 卫国战争 地方政府 金字招牌 文化遗产
  • 简介:中学是个充满歌声的时代,那时我们爱唱俄罗斯歌曲。几乎人人都备有手抄歌本,每有新歌便相互传抄。我的歌本是一册装帧精美的硬壳笔记本,我抄歌很精心,字尽可能写得端正,小节线和减时线用三角板比着画,一丝不苟。边抄边哼唱,看着笔尖流出的字迹变成美妙的音乐,心里很享受。我们的俄语老师课讲得好,歌尤其唱得棒,她会唱许多俄罗斯名歌,有时还用原文唱。她发的弹音饱满、圆润,这种斯拉夫语系独具的发音,在歌声里特别有韵味。由此,我们学俄语更上心,对俄罗斯歌曲更喜爱。

  • 标签: 俄罗斯 老歌 笔记本 三角板 小节线 歌声
  • 简介:今年初以来,俄罗斯政坛涌现了一批新人,其人数之多和层次之高都是近年来少有的。主要有,议会方面: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第一副主席绍欣,副主席戈里亚切娃、奇林加罗夫、巴布林。政府方面:第一副总理卡丹尼科夫,副总理基涅廖夫,外交部长普里马科夫,对外情报局局长特鲁布尼科夫。总统机构方面:总统办公厅主任叶戈罗

  • 标签: 俄罗斯族 国家杜马 国家利益 对外政策 俄罗斯联邦 普里马科夫
  • 简介:没到过彼得堡就没到过俄罗斯我每次到俄罗斯访问时,俄罗斯文化界的朋友都劝我到彼得堡去看看。他们说:"您最好去彼得堡看看,不然您不算到过俄罗斯!"我说:"我到过你们的首都,难道作为首都的莫斯科还不能代表俄罗斯吗?"他们笑了,不给我正面回答,而是旁征博引作为他们建议的佐证:"当然,巴黎可以代表法国、罗马可以代表意大利,难道就没有别一种情形吗?比如说,波恩能代表德国吗?伯尔尼能代表瑞士吗?彼得堡就是土耳其

  • 标签: 俄罗斯文化 列宁格勒 普希金 建筑物 莫斯科 大教堂
  • 简介:1997年3月7、17、18日,叶利钦总统相继签署了关于任命丘拜斯、关于改组俄联邦政府和关于完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的机构的命令。这是1996年8月以来俄政府机构和人员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改组。根据叶利钦总统的命令,副总理由原来的12人减少为8人:原总统办公厅主任丘拜斯和下诺夫哥罗德州州长涅姆佐夫任第一副总理;原邮电部部长布尔加克、国家国有财产管理委员

  • 标签: 俄联邦 叶利钦 经济改革 执行权力 副总理 激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