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山西夏县人,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最突出的贡献,是他主持编写了不朽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他的名字和这部著作一起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

  • 标签: 司马光 宋代 政治家 史学家 《资治通鉴》
  • 简介:司马光成婚之后,和夫人张氏感情极好。张氏年轻貌美且宽仁大度,正是司马光心中的女神。那一天,夫人过生日,司马光隆重举办一场生日庆典,好友庞籍夫妇和诸多友人都到场庆贺。酒席散去,剩下司马光和张夫人两人。张夫人挽着司马光的手漫步月下。一贯严谨而沉闷的司马光才思涌动,连呼"笔墨伺候",一首绝妙好词《西江月》一挥而就。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 标签: 宽仁大度 西江月 宝髻 庞籍 文彦博 无定
  • 简介:我国历史名著中有两座里程碑,一为司马迁开纪传通史先河的《史记》,一为司马光编年体伟构的《资治通鉴》。司马迁出生在陕西省韩城县,在黄河西;司马光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在黄河东。司马迁留有太史祠,司马光留有司马温公祠。千百年来,两祠犹如两位历史老人隔大河相望,他们似乎

  • 标签: 司马温 温公祠 谒司马
  • 简介:“君子和而不同”。《论语》中的这句名言,近来成了流行语。这让我想到了题目中所列的三位宋代先贤。应该说,他们的身上完美地体现了这种风格,真君子也。

  • 标签: 司马光 王安石 苏东坡 君子 宋代 政治思想
  • 简介: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5),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2001年,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堰',是古代对挡水堤坝之类工程的称谓。通济堰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得以建成,首功当属1500年前的詹司马、南司马司马,是中

  • 标签: 前司 司马 通济堰前
  • 简介:司马煤业公司自2007年6月18日投产以来。依托自身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矿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效率管理,经过全公司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矿区环境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与自然实现了和谐发展。该公司通过了由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生态环境验收。并获得了由山西省政府授予的“水土保持先进集体”、长治市水务局授予的“2006年度取水节水先进单位”、

  • 标签: 优质高效 绿色环保 煤业 司马 企业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工作
  • 简介:司马光其家世代贵胄,家族累世聚居,人口众多,常是几十口人,却都能和睦相处,宗族间也从无闲言。这个家族对内勤俭自励,苦心经营,治家有方;对外,慷慨尚义,关心乡里,抚恤孤寡,很受乡里尊重。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司马光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

  • 标签: 《训俭示康》 司马光 人口众多 和睦相处 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
  • 简介:“和谐”作为中国社会珍贵的思想传统和恒久的价值追求,它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民族和谐”的“和谐”思想。

  • 标签: 司马迁 《史记》 和谐思想
  • 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毛泽东很喜欢读它。据他晚年说,《资治通鉴》读了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又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噢!《资冶通鉴》写了自战国至五代1362年史事,共300万字。它的主编是北宋的司马光。

  • 标签: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毛泽东 中国 生平事迹
  • 简介:司马,是春秋时代宋国掌管军事和军赋的官员,相当于国防部长。司马桓魑石室,是时任司马的桓魑为自己建造的一座石椁室。位于徐州北郊10公里处的铜山县茅村镇洞山村之又名圣女山的南桓山中,京杭大运河旁,北洞山汉墓东约800米。

  • 标签: 司马 石室 价值 保护 京杭大运河 春秋时代
  • 简介: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不重视经济的古代社会,其经济思想显得尤为可贵。以《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为依据,分析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就有了十分先进的经济思想。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不仅有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而且有领先于世界的经济思想。

  • 标签: 司马迁 《史记》 经济思想 先进性
  • 简介:北宋元丰五年,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国老”(卿大夫退休)和“庶老”(一般官吏退休),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置酒相乐,定期聚餐。他们按年龄为序,轮流做东,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聚会确定了“老而贤者”12人,并由“耆英会”中的老幺、

  • 标签: 司马光 耆英会 洛阳 退休 卿大夫 白居易
  • 简介:在先秦时代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人民”只是单独使用,而且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诗经》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外也指中原地区。“人民”是个复合词,因为“人”与“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上说:“入,天地之牲最贵者也;民,众萌也。”

  • 标签: 中国人民 司马迁 《说文解字》 “中国” 先秦时代 《诗经》
  • 简介:在河北阜平晋察冀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著名少数民族诗人的名字。他,就是湖北利川籍抗日英雄司马军城烈士。1943年4月7日,在丰(润)滦(河)地区白官屯附近,冀东抗日根据地5位战地记者同数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年仅24岁的司马军城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 标签: 民族诗人 太行山 司马 晋察冀边区 党组织 战地记者
  • 简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家们在经营管理中都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地把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企业领导人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哲学是管理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核心部分,不少的企业家看到了提高自身哲学素养的重要性。他们自觉地学习、应用唯物辩证法,增强了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经营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天津市圣罗衬衫总厂厂长吴树旺就是生动的例证。同时,广大的理论工作者也始终关注着经济建设的这个中心。当前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是哲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愿企业界朋友和哲学专家们携起手来,让哲学在群众中、在实践中,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 标签: 唯物辩证法 企业家 明法 经营管理工作 企业领导人 哲学界
  • 简介:2004年是中国法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有着55年历史的大及大人,在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和法学教育的过程中,任重道远。

  • 标签: 法治建设 法学教育
  • 简介:历史研究中的新探索──读《司马迁评传》与《三国》王书杰1995年。我院张大可教授在传统文化研究中获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多部著作.《司马迁评传。和断代史《三国》则是其力作。张大可教授在传统文化研究中,侧重于历史文献学和秦汉三国史两个方面。在历史文献学研...

  • 标签: 司马迁 历史研究 新探索 《史记》 评传 历史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