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国家统计局12月18日发布2007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报告称2000年以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程度从59.3%稳步提升到2007年的72.9%,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7年的实现程度比上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进展最快的一年。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标签: 小康实现程度 国家统计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进程 监测报告 发展趋势
  • 简介:浙江人口经济生活质量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得到很大的增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这里我们主要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变化两个指标来动态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口经济生活质量的变化。

  • 标签: 生活质量 2000年 实现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人均收入 城乡居民
  • 简介:高生活质量,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改善生活环境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贫富差距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了十分有害的负面影响。党和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是“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宣布,

  • 标签: 全面小康 贫富差距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国社会 “共同富裕” 生活质量
  • 简介:实现小康生活,是千百年我国人民梦梦寐以求的追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城镇居民生活走过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不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九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向好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至2000年,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标签: 江西省 城镇居民 小康生活 经济水平 物质生活 人口素质
  • 简介: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是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的,也是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贵阳市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由温饱到小康成为历史的转折,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人们生活整体水平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基础上,全市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 标签: 贵阳市 人民生活水平 小康水平
  • 简介: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该目标的提出,不仅反映了我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还反映了我们党对小康内涵认识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惯用的“小康生活”以及世纪之交的“总体小康水平”已改变为今天的“全面小康社会”,其内涵也增加了“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

  • 标签: 全面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水平 小康生活 中国
  • 简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多项关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并再次强调要在十三五末期实现两个翻一番的全面小康目标。众所周知,两个翻一番,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5年已经只剩下最后两个月。回顾过去5年,展望未来5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须认清并把握好几个重要的关键点。

  • 标签: 全面小康目标 时间 经济社会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2010年 五中全会
  • 简介:近几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但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江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处于落后状况,只有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才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江西小康社会进程与全国差距大经济发展差距大在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中,江西实现程度最低的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只达到62.1%,比全国低17.3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生产总值实现程度仅51.6%,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1%,在中部六省当中居第5位。

  • 标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江西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差距 平均发展水平 社会进程
  • 简介:根据“十八大”提出到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河北省统计局制定了一套对县区小康社会监测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形成制度。按制度要求,宽城县统计局对2010年-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宽城县近年来无论在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还有一定难度,须引起各级党政领导高度关注。一、总体评价从2010年-2012年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结果看,宽城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逐年提高。2012年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2.01%,比2010年提高13.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6.77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方面: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程度提高(见下表)。

  • 标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2010年 县级
  • 简介:实现全面小康.是党的十七大绘制的本世纪头20年的宏伟蓝图。建设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全面小康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四个文明和谐发展.农村全面小康统计监测体系涵盖六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括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

  • 标签: 和谐发展 小康进程 农村全面小康 社会全面进步 统计监测体系 经济发展
  • 简介:老屯乡望虎屯村位于台江县北部苗岭山麓的巴拉河游河谷地带,田土平坦,森林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全村4个村民组,123户,573人,耕地面积381亩。1996年以前,这个村由于村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基层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加上村民传统农业生产意识根深蒂固,经济发展严重落后,农民人均不足600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49=2%,人均占有粮食不到300公斤,是远近闻名的“老大难村”。

  • 标签: 台江县 望虎屯村 小康建设 经济发展
  • 简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为我们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和宏伟蓝图,并对继续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吉林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总体进程怎样?“十二五”末期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将会达到何种程度?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和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都是当前至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监测,在综合评价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十二五”末期全省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进程 吉林省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
  • 简介:通过调研鹿泉市两镇两村小康社会发展现状。梳理分析问题特点,认为农村在环境卫生、新民居及农业规模化生产等方面需要加强,提出设置农业规模化生产比重、每十万人垃圾处理站数、农村新民居人数占农村A~r.7比重等小康指标,为完善县级小康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小康农村 环境卫生 农业规模化生产 农村新民居
  • 简介:货币替代是一种外币部分代替本币的现象,是开放经济中所持有的一种货币性挠动,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对货币替代的程度的准确分析以及防范货币替代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货币替代 汇率 通货膨胀 中国 国民收入 币值稳定
  • 简介:<正>文化程度是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反映,它是研究与分析人口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十年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达到这个目标,不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还要有一支素质好的职工队伍。因此,通过分析该市人口的文化程度,了解该市人口的文化素质能否适应今后十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口文化程度 深圳市 人口文化素质 半文盲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