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时移地震(四维地震)是利用不同时间采集的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由于油气田的开发而导致的地下流体场、压力场和储层物性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指导油气田的管理和开发调整,以达到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一项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震台站避雷系统是监测技术系统连续可靠运行的基础,由于福州地震台的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多次遭雷击,2010年9月福州地震台对防雷系统进行了改造,取得较好的防雷效果。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福州地震台防雷系统改造的设计方案及安装实例,为其它地震台站的防雷系统改造工作提供经验参考。关键词:地震监测仪器防雷系统改造专用信号防雷器一、前言地震台由于地震监测环境要求选址在干扰少、偏僻的地方,雷电环境相对恶劣,而且地震台内仪器分布广,各仪器设备之间配电通信线路比较多,通过这些线路引入雷电的几率与强度都非常大,地震监测仪器因雷击而损坏是仪器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地震台站避雷系统是监测技术系统连续可靠运行的基础,为规范地震台站的防雷改造工作,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地震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有效减轻地震台站雷击灾害的损失和对观测工作的影响,福建省地震局对部分雷击危害严重的地震台站防雷系统进行改造,从而提高了仪器防雷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福州台防雷系统改造的设计方案及安装实例,为其它地震台站的防雷系统改造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地震台防雷 福州地震台 系统改造
  • 简介:摘要地震以其破坏性大、突发性强等特点,成为自然灾害之首,自古以来,人类就如何更准确地预报地震不懈地努力着,从张衡发明地动仪,到现在最尖端的数字化仪器的研制,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我国现代地震台网建设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建设至今,逐渐由模拟观测发展到数字化观测,数据精确度、存储、处理等方面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地震监测台网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就成为在数字化发展道路上不能不思考的事情。本文希望通过对数字化台网发展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的探讨,能够提出一点解决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唐山大地震》以简单普通的故事情节,道出了不平凡的人生意味,它透过灾难来剖析人性,为灾难过后人们的心灵旅程留下了真实写照。但就全片而言,除了23秒的IMAX特效着实为《唐山大地震》增色不少意外,整场片中的表现手法都平平无奇,不存在任何闪光亮点。但总的来说,《唐山大地震》还是有它独特的时代意义的。

  • 标签: 故事情节 商业广告 平庸
  • 简介:摘要水库地震是指在原来没有或很少地震的地方,由于水库蓄水引发的地震称水库地震。水库地震大都发生在地质构造相对活动区,且均与断陷盆地及近期活动断层有关。本文以青藏高原黄河源头某大型库区近期频发的水库地震为背景,简要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为水库地震原因分析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水库 地质构造 水库地震
  • 简介:摘要:本文列举了徐州区自2009年以来5起因爆破、矿区塌陷而引起的地面震动现象,并因此而造成地震谣传的而造成发众的恐慌,认为对引起徐州地区地震谣传的几种干扰波形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干扰波形与地震波的区别,说明了识别干扰波形与地震波形的意义。引言地震以其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灾害被列为群灾之首,自1976年唐山7.6级地震到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又发生了9.0级地震,社会公众对于地震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以致于一部分人把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不明原因的"震动"理解为地震,甚至造成地震谣传,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 标签: 地区地震 地震谣传 引起徐州
  • 简介:今年,是汶川“5.12”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为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了解群众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评价、诉求,以及对防灾减灾、避灾自救的认知等,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18年4月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民意调查.

  • 标签: 灾后重建 地震灾区 民意调查 防灾减灾 汶川 评价
  • 简介:清明节过后,离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就越发近了,人们在尽最大努力加快建设灾区美好新家园的同时,也在用各种方式祭祀和悼念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和同胞。这次地震灾害使近7万同胞遇难,1.8万人失踪,还使37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地震令我们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如果不能使我们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改变,不能令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今后变得更好一些,

  • 标签: 地震灾害 救灾 避险 直接经济损失 清明节 遇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柔性控制技术在游梁式抽油机上应用,达到了抽油机变速运行降低油井能耗的目的在单周期运行过程中,通过改变曲柄运动的周向加速度,自适应调整曲柄轴承受的扭矩值和扭矩分布的变速策略,实现降低扭矩峰值和峰谷差值。多数专家学者对变速运行在油田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和运行理论的研究,均得出变速运行有利于改善抽油机系统运行和能耗的结论。为了解决油田低效井的能耗问题,在华北油田推广应用了变速智能控制技术,并根据各单井目前生产状况及地面设备情况对闭环柔性控制装置后期调试重点进行分类一类井,泵效低,重点进行闭环控制,合理动态调整冲速;二类井,有一定供液能力,综合采用闭环+柔性控制;三类井,供液能力较好,重点采用柔性闭环,优化工况。

  • 标签: 油田开采技术 变频技术 闭环控制 智能诊断 降低油井能耗
  • 作者: 陈敬业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青年生活》 2019年第02期
  • 机构: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新课改下新增的小学必修课程,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教学评价体系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难度不断加大,部分高粘度稠油被逐步动用。无法正常开采及输送。目前特稠油作为该区块新的原油生产阵地,由于原油粘度高,温度对原油粘度影响显著,其开发中的难题还无成熟经验可循。为此,针对特稠油原油性质,进行了一系列降粘研究,利用该块稀油与油溶性降粘剂相结合的降粘工艺技术,在60℃条件下,实现特稠油由“半固体”向较好流动性转变。

  • 标签: 稠油开发 油溶性降粘剂 降粘工艺 流动性
  • 简介:摘要:本文对某超高层结构进行倒三角形侧向力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选取了符合要求的五条天然地震波和两条人工波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此超高层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承载力和延性。关键词:超高层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一、工程概况某超高层结构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塔楼地上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塔楼外立面造型呈折线形变化,最大悬挑处从柱边算起约为2.5m。塔楼框架柱为直柱,通过层层出挑来实现建筑立面造型。塔楼地下4层,地上38层,首层层高5.8米,标准层层高4.35米,主屋面标高为169.45米,局部突出屋面的机房顶标高为177.95米,为B级高度高层建筑。塔楼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由于塔楼主体结构高度超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6.1.1条规定的7度区A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房屋最大适用高度(130米),故本工程塔楼部分属于超限高层建筑。本文利用PKPM-PUSH&EPDA程序对此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标签: 作用分析 地震作用 结构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