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第四届济南兰光全球实验室间数据比对活动结果,业界实验室对于塑料薄膜拉伸力学性能检测水平存在一定问题,检测数据具有分散,呈现数据偏大和数据偏小两种情况,甚至存在错误数据。这与测试仪器力学传感器误差、取样规范性和操作规范性有较大关系,应引起各实验室重视。

  • 标签: 塑料薄膜 力学性能 检测能力 实验室
  • 简介:针织复合材料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别的纺织复合材料机织、编织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生产率高、制造费用低、断裂韧性高、冲击抗力好及对复杂形状易于成型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构件(有低形成阻力)。此外,针织工艺速度快、费用低,几乎许多平和网形或近网形织物能用现有的针织机生产。介绍了针织复合材料预形件制造工艺以及面内和面外力学性能,并与机织复合材料进行比较。

  • 标签: 针织复合材料 刚度 强度 断裂韧性
  • 简介: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C/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Cu层厚度对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保持SiC层厚度为0.5μm不变,层状复合材料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随Cu层厚度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Cu层厚度为8μm时出现峰值,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分别为2080.3MJ/m^3和565MPa。分析认为,在拉伸过程中金属Cu层发生塑性变形和Cu层拔出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主要原因。

  • 标签: SIC/CU 层状复合材料 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 简介:对一种需要通过连铸和轧制过程生产新型热轧硅钢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其高温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为该钢种生产及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Gleeble-1500D热模拟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热轧硅钢强度下降,塑性及韧性有所提高。测试钢样在800℃以上,屈服强度降到50MPa以下,铸坯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热膨胀性能测试表明新型热轧硅钢在传统连铸二冷中温区基本不存在低延性区。

  • 标签: 热轧硅钢 强度极限 断面收缩率 热膨胀
  • 简介:C/C复合材料综合了碳材料优良高温性能和复合材料优异力学性能,它既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又可以作为高温结构材料使用,目前唯一可用于2800℃高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材料质量与安全保证可靠手段,作为新型结构材料,C/C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介绍了近年来有关C/C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研究进展情况,并评价了可供C/C复合材料使用无损检测技术

  • 标签: C/C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 微观结构
  • 简介:采用机械共混及模压成型工艺将剑麻纤维(SF)和聚丙烯(PP)共混制备SF/PP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SF处理方法及SF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F处理方法和SF用量对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很大,经碱处理和分散剂处理SF可改善木塑材料界面相容,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其中经自制分散剂处理SF制得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最大,随SF含量增加先增后减,在SF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达到22.09kJ/m^2。

  • 标签: 剑麻纤维 表面处理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 简介:为全面分析高模量沥青及混合料疲劳性能,对两种高模量添加剂不同掺量下(添加剂分别为ZQ-2及ECB,掺量分别为占沥青质量5%、7%、10%)高模量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疲劳因子随掺量变化规律;同时,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疲劳试验分析疲劳寿命规律,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ZQ2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有明显上升趋势,即疲劳性能随掺量变大而下降;而掺加ECB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变化规律不明显,掺量为10%时疲劳性能最佳。此外,两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掺量提高呈现不同变化趋势,但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

  • 标签: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疲劳因子 掺量 疲劳寿命 疲劳性能
  • 简介:本文介绍了粉煤灰特性、表面改性及其机理,综述了粉煤灰填充热塑性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粉煤灰填充聚合物发展前景。

  • 标签: 粉煤灰 填充 热塑性树脂 力学性能
  • 简介: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三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环氧一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著;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 标签: 纳米粒子 EAM树脂 力学性能
  • 简介:纸箱行业黄金时期一去不复返,微利时代已经开始。当今市场上纸箱价格,须按“原纸成本+生产中原纸损耗+加工费用=销售价格”来计算,这其中原纸成本就占据80%左右,原纸损耗和加工费用各占据1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原纸采购重要。如果我们在原纸采购上掌握得当,定会起到立竿见影成效,获取尽可能多利润。因为当前纸箱利润,主要蕴藏在原纸成本和损耗之中。

  • 标签: 原纸 采购 加工费用 纸箱行业 销售价格 损耗
  • 简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fiberreinforcedcomposites,CFRP)具有高强度比、高模量比、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一类应用广泛性能复合材料。介绍了碳纤维几种主要表面氧化处理方法及其不同处理工艺和条件对碳纤维表面性能以及CFRP力学性能影响。

  • 标签: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氧化处理 界面性能
  • 简介:为了得到尼龙66试样在压缩以及复合压剪加载备件下力学响应,采用国产三思万能试验机,并引入了2个带有双斜截面的金属垫块以及1个聚四氟乙烯套筒特殊加载装置,对尼龙66试样进行复合压剪试验。此外,金属垫块斜截面被加工成不同倾斜角度θ(15°、30°、45°、50°和60°),通过调整角度获得了试样在不同压剪应力状态下力学响应,并通过分析复合压剪加载时其受力情况得到其屈服行为。实验表明:尼龙试样力学性能对剪切敏感并且随着剪切组分增加而弱化,尼龙屈服行为与静水压具有相关;同时验证了引入双斜面金属垫块实验方式一种能有效研究材料失效行为测试方法。

  • 标签: 复合压剪加载 应力-应变关系 屈服行为
  • 简介:针对采用R410A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采用稳态分布参数法,对其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使用时回路最佳长度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为采用新型环保制冷剂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R410A 翅片管蒸发器 计算机仿真
  • 简介:在拉伸机上进行包装时,盖膜和底膜配套使用,底膜具有热成型功能,由于模具长度固定,那么底膜在成型后长度也是固定,所以对于盖膜长度要求就非常高。本文详细分析了盖膜长度控制因素,提出从成品重复长度控制、版辊尺寸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入手,更好控制复合盖膜重复长度

  • 标签: 长度控制 复合 膜重 生产过程控制 配套使用 控制因素
  • 简介:通过共混包覆法与母粒法制备出纳米CaCO3/PP复合纤维,研究了2种工艺对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分散性能影响,分析了其力学性能不匀率,并讨论了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在共混包覆法中,高速混合机所提供高剪切力和聚合物强黏附使纳米CaCO3在PP中具有良好分散,由FTIR可知在纳米CaCO3与PP之间形成了C-O-Ca键,使纳米粒子与PP基体形成较强结合力,进而提高了纤维强度,且加工简易,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母粒法效果较差。

  • 标签: 纳米CACO3 聚丙烯 共混包覆法 母粒法 分散性
  • 简介:为了提高Mg-3Al—0.4Mn合金常温力学性能,研究了铸态和挤压态下Si含量对AM30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加Si添加量会生成粗大汉字状Mg2Si相,不利于提高合金力学性能;但经过挤压后,呈汉字状Mg2Si相破碎,变成颗粒细小Mg2Si相,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合金性能

  • 标签: AM30 MG2SI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对圆珠笔头用新型高铬硫系铁素体易切削不锈铜冷拉线材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易切削相为MnS、Pb及其与Te形成复合夹杂物,均呈细小球状或椭球形沿拉拔方向断续、串链状分布。MnS夹杂物大小横向约1μm,纵向约10μm。钢中Cr、Mo碳化物对改善MnS夹杂物形态有显著作用。该钢成品线材基体组织为细小铁素体晶粒,晶粒度约为10级,力学性能与进口同类钢线材相近,作为替代进口材料,其用于制造圆珠笔头,具有良好切削性能,能满足生产加工和使用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 标签: 易切削不锈钢 MnS夹杂物 圆珠笔头材料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