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温度变化对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并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对薄膜摩擦系数的实际检测要求.

  • 标签: 擎擦系数 温度 粘滑
  • 简介:探讨模糊控制在扩散吸收式冰箱上的应用。与传统的位式控制相比,模糊控制能够使扩散吸收式冰箱箱内温度更加稳定,效率得到提高。

  • 标签: 模糊控制 扩散吸收 冰箱 温度
  • 简介:试验研究热力膨胀阀和节流阀芯对空调Cd系数的影响,测试数据表明,与采用节流阀芯的空调系统相比,采用热力膨胀阀的空调系统Cd系数降低47.5%~63.4%,整机SEER提高0.5左右。建议SE—ER值高于15的定速空调系统采用热力膨胀阀进行节流。

  • 标签: Cd系数 季节能效比 热力膨胀阀 毛细管 空调
  • 简介:精密零部件进行真空扩散连接时,主要的扩散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质量会有重要影响。以镜面无氧铜(Cu)为对象,改变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保温时间均为60min,则加热温度越高,其表面晶界越清晰,且粗糙度亦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当加热温度达到800℃,其晶粒粗化,部分大晶粒内部出现孪晶和滑移带,表面粗糙度增加了11.2nm。此外,若将加热温度控制为450℃,则保温时间越长,表面粗糙度越大,但当保温时间超过180min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量开始减小,然而最终会趋于稳定,为4.0nm左右。

  • 标签: 扩散连接 镜面Cu 表面粗糙度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简介:华东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自主搭建的多通道光谱仪器观测到单个纳米粒子的光学信号,并通过将单粒子光谱技术与多种调控手段相结合,成功在线监测到单个金、银、铜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同时将其应用于生物分子的实时追踪。相关成果已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以“热门文章”接收,将在2012年首期杂志以内封面形式发表。

  • 标签: 铜纳米粒子 生物分子 光谱仪器 追踪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
  • 简介: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教授郭培宣(PeixuanGuo)研究组公布了他们在“分子马达”领域的新成果。美国化学会《ACS纳米》在线杂志刊登了他们的实验成果。“‘公转’革命解决了一个35年来的难题,我们知道了病毒如何包裹DNA进行运动的机制,”论文称。

  • 标签: 分子马达 科学家 美国化学会 ACS DNA
  • 简介:阳离子高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并介导DNA在体外、体内转染细胞是重要的非病毒基因治疗方法。阳离子高分子基因治疗在体内应用主要是通过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和植入(植入表面负载聚阳离子/DNA复合物的材料)等方法实现的。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安全、易于制备,在过去十多年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报道了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载体进行的系统研究,包括以季戊四醇、肌醇、间苯三甲酸、1,4,7,10-四氮杂十二烷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和聚磷酰胺介导的体外、体内基因传递,研究了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分子结构与基因传递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好的转染效率与聚乙烯亚胺相当,但比聚乙烯亚胺的毒性低得多。半乳糖-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胞吞作用靶向基因传递到HepG2细胞系,提高肝细胞的转染效率。半乳糖-聚磷酰胺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门静脉和胆管注射能大大提高荧光素酶基因在小鼠和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利用主链重复单元含硫硫键的新型聚阳离子与质粒DNA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聚电解质多层膜,利用硫硫键在还原条件下还原裂解的特点,成功实现...

  • 标签: DNA复合物 基因传递 基因载体 聚阳离子/传递效率
  • 简介:综合传热系数是反映车体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城轨车辆车体存在的复杂热桥结构使得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对其综合传热系数进行直接计算。本文建立车体热桥结构物理模型,对车体稳态传热进行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对整车车体传热特征和车体热桥单元导热性能进行分析,最终建立城轨车辆综合传热系数快速算法,并开发相应的计算软件。该快速算法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可靠,对于城轨车辆空调系统设计与车体隔热性能优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城轨车辆 综合传热系数 热桥 车体隔热
  • 简介:据媒体近日报道,瑞典皇家工学院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式的氮氧化合物分子,这种名为“Trinitramid”的氮氧化合物有望成为未来火箭燃料家族的新成员,与目前最好的火箭燃料相比,新燃料的效率将提高20%~30%。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 标签: 火箭燃料 分子 可替代 氮氧化合物 应用化学 研究成果
  • 简介:文章简明阐述了近年来分子磁性材料研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对其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当前分子磁性材料理论研究中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进展。同时对分子磁性材料实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分子磁性材料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分子磁性材料 理论 实验 进展
  • 简介:据悉,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取得了一项名称为“高性能高分子合金系列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重要科研成果。该成果属于国家“八五”和“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它主要是利用高聚物的官能化及合金化等技术,研制出高耐热型系列ABS/PC合金、具有耐HCFC-14Ib腐蚀功能的改性ABS树脂、具有阻燃功能等的系列改性工程塑料专用树脂、具有改性尼龙一11树脂及超韧尼龙合金等新材

  • 标签: 高分子合金 ABS树脂 工程塑料 官能化技术
  • 简介:高能化合物的生成,是由于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效率不及光向植物传递的速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化学家德文斯·古斯特认为,这些化合物的生成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因为植物会通过一个精细的系统来抵御它们带来的危害。为了更好了解这一过程,古斯特和他的同事托马斯·摩尔教授、安娜·摩尔教授一起,设计了一个分子以模拟自然条件下的调节过程。

  • 标签: 植物 模拟 分子 光调控 高能化合物 合成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瑞士和德国的科学家合作,最近制造出了迄今最大的稳定的合成分子PG5。该技术为制造精密分子结构以容纳药物、连接多种物质铺平了道路。

  • 标签: 分子结构 合成 稳定 科学家 制造
  • 简介:通过选用含有乙烯基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对自制的纳米Fe3O4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并重点研究了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磁含量等因素对制备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分散剂浓度和搅拌速度可以获得球径分布良好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微球的磁感应强度可以通过改变Fe3O4磁性粒子的含量进行调节。

  • 标签: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 硅烷偶联剂 悬浮聚合 粒径分布
  • 简介: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修鹏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方海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受限于纳米管内生物分子的操纵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课题组前期工作一”被约束在纳米孔穴中的水之特性的理解”(JACS2005,2007,NatureNanotechnology2007,PRL2008)基础上,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实现了对纳米管内水和生物分子混合体位置的操控。

  • 标签: 生物分子 分子操纵 纳米 管内 物理研究所 分子动力学
  • 简介:近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与清华大学生物系合作.通过活细胞单分子成像,在转化生长因子受体聚集状态和激活模式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09年美国科学院院刊(Proe.Natl.Acad.Sei.USA,106,15679—15683,2009)。

  • 标签: 实时成像 蛋白分子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表征 分子纳米结构 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据国外媒报道,近日,日德法三国共同联合研究小组,成功研发出世界上最细小的高性能磁性有机分子。该有机分子可应用于太阳光电池及显示器生产中,以取代稀土元素。

  • 标签: 有机分子 研发 磁性 性能 稀土元素 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