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以不同的富硒花生为原料,探究富硒花生的营养品质和粗蛋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花生富硒量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其水分、蛋白、脂肪、多糖、氨基酸含量;在矿物质组成上,富硒花生(2.36mg/kg)较非富硒花生(0.15mg/kg)的铜(5.74~12.02mg/kg)、锌(30.86~36.58mg/kg)含量显著增加,(39.43~32.69mg/kg)、钙(363.49~365.80mg/kg)、镁(2770.30~2465.64mg/kg)含量显著降低;不同的富硒花生的粗蛋白通过SDSPAGE在14.4~116.0ku范围分离出12个条带,且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或肽链的浓度有所差异。在相同的蛋白质浓度下,硒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富硒花生粗蛋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Fe还原力最高增加7倍,羟基清除率最高达89%。

  • 标签: 富硒花生 氨基酸组成 羟自由基 顺磁共振自旋捕集技术 铁还原力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物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物中,52.6%(70/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物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物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物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采用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5种干燥方式制备超微蒜粉,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超微蒜粉的物理特性、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特性方面,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粉粒径最小,真空冷冻干燥的超微蒜粉色泽和吸湿性最高,热风和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粉复水性最高,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和真空冷冻干燥的超微蒜粉溶解性和堆积密度最高。营养品质方面,热风干燥的超微蒜粉硫代亚磺酸酯含量最高,中短波红外、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粉总酚含量最高。从抗氧化性来说,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粉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性。综合评价: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粉综合品质最好,适宜将其用于超微蒜粉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超微蒜粉 干燥 物理特性 营养品质 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