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经济日报2014-10-21报道摘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10月17日至26日,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配套文件将于年内印发,待明年1月1日新法实施后,环保部门将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按日连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我国环境保护过去存在的老大难问题。2005年,我国松花江污染事件给当地经

  • 标签: 暂行办法 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法》 环境违法行为 守法成本 限制生产
  • 简介:<正>法制日报2014-12-18报道:还有半个月新环保就将实施。今天,环保部透露,该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包括按日计罚暂行办法在内的4项配套办法。按日计罚是新环保确立的最具威慑力的处罚措施之一,但是,法律的这一原则规定需要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为此,环保部制定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草案)》(以下简称按日处罚办法),经过公开征求意见,现该办法已获环保部原则通过。

  • 标签: 处罚办法 暂行办法 实施办法 守法成本 限制生产 常务会议
  • 简介: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对银杏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得出银杏黄酮提取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8.6℃,乙醇体积分数72.95%,提取时间2.24h,液料比36.47(mL/g)。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299%,与试验值1.291%基本一致。

  • 标签: 银杏叶 提取 黄酮 响应曲面 乙醇
  • 简介: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诱变,以抑菌效价为检测指标,采用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筛选突变菌株。对筛选的突变菌株进行发酵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苯乳酸含量.然后根据产苯乳酸含量的多少,确定最佳菌株。试验结果表明,亚硝基胍诱变质量浓度为1.0mg/mL、诱变时间为40min时所获得的突变菌株NY-34具有较高的苯乳酸产量,即648mg/L,比诱变前(246mg,L)提高2.63倍。

  • 标签: 亚硝基胍 诱变 突变菌株 苯乳酸
  • 简介:将几种常用定性评价方法: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用于评价溶出性抗菌皮革样品的抗菌性能,并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及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新方法。通过分析每种方法的ICC值,比较这几种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实验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新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要优于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ICC〉0.75,P〈0.05)。该新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能多个不同样品同时评定、可重复性高、可信度高的特点。

  • 标签: 抗菌 皮革 晕圈法
  • 简介: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做好免收2014年出口商品检费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报检的所有出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及其他法定检验检疫物免收出境检验检疫费。这一举措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稳定增长.进一步减轻外贸企业负担

  • 标签: 纺织品贸易 出口商品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费用 国家质检总局 运输工具
  • 简介:2014年6月23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作食品安全修订草案的说明。这表明,颁布实施4年多的食品安全将首次被修改完善。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修订 全国人大常委会 监督管理 国务院
  • 简介:利用纤维素酶的酶解作用对菠萝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菠萝皮渣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纤维素酶提取菠萝皮多糖的最佳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菠萝皮渣多糖的工艺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lOOmin、加酶量0.8%。在该条件下菠萝皮渣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26.3%。该方法与其他类似提取方法相比较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提取率高的优点。

  • 标签: 菠萝皮渣 多糖 纤维素酶 提取 正交试验
  • 简介:针对纸浆厂所用蒸煮管的工艺参数,以材质、壳体厚度、补强圈厚度为正交实验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分别取3个水平,设计了L9(3^4)正交表,进行了正交实验,用有限元研究蒸煮管筒体径向大开孔处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有限元研究蒸煮管开孔处应力分布情况可行,最佳水平组合为壳体计算厚度14mm、材质为Q245R、补强圈厚度12mm。

  • 标签: 正交实验 有限元法 蒸煮管 大开孔 结构优化
  • 简介:研究了蔗渣、芦苇和荻在烧碱-蒽醌蒸煮过程中产生甲醇的历程.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的甲醇产生历程明显不同.蔗渣和芦苇在蒸煮开始时甲醇产生速率较慢;随着蒸煮的进行和温度的升高(蔗渣高于90℃、芦苇高于105℃),甲醇的产生速率迅速增大;蒸煮最高温度下保温时,甲醇产生速率又变慢.荻在烧碱-蒽醌蒸煮中,甲醇产生历程可分为甲醇快速产生段和甲醇慢速产生段,当温度由50℃升至160℃时,甲醇产生量呈线性增大;之后,甲醇产生速率减慢.3种原料在105℃时的甲醇产生量均为总甲醇产生量的40%~50%.

  • 标签: 甲醇 蔗渣 芦苇 烧碱-蒽醌法蒸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