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在多重分形分析框架下以MV表征市场风险,将MV与MF-X-DFA算法相结合并加以拓展,实证检验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市场间风险交叉相关性特征和结构性成因,并对当月和次月连续期货合约对现货风险控制效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市场间风险的交叉相关性具有正向持续的多重分形特征;在高风险波动期,股指期货对现货风险的整体控制能力不足;次月连续合约无论在风险交叉相关关系的正向持续性还是期货对现货的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均较当月连续合约更具优势;现货市场风险的长记忆性和期货市场风险的厚尾分布特征是期现市场风险交叉相关多重分形特征的数据结构性成因。

  • 标签: 沪深300股票指数 风险交叉相关性 多重分形波动度 多重分形降趋波动交叉相关分析法
  • 简介:本文以趋势理论为着眼点,通过一系列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了可直接用于实战交易的程序化模型构建,以供程序化交易爱好者参考、借鉴.在研究过程中,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了目前判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趋势的较优指标;进而梳理了趋势交易模型的设计思路;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提出了行情高低点的量化思路;在仿真检验过程中,找出了程序化交易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摩擦成本、滑点控制和指令激发点控制,并提供了解决对策.

  • 标签: 股指期货 趋势 程序化交易 模型设计
  • 简介:金融创新的衍生工具股指期货从开发以来市场交易就十分活跃。许多地区和国家为了适应国际金融自由化以及增加其在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从金融市场发展战略出发争相推出股指期货合约,促进市场间激烈竞争和市场快速发展共生的局面形成。为了保持合约的竞争力并控制合约交易对市场的消极影响,合理的设计股指期货合约是非常重要的。有关现金结算价的确定在海外文献中涉及到的研究,包括基于套期保值有效性的数据质量问题、最优现金结算价确定和样本价格的抽样程序,以及其引发的现金结算方式的优缺点和到期日效应及讨论等。国内学者则从控制价格操纵视角,提出设计思路来帮助中国未来股指期货现金结算价的确定。因此,本文将股指期货现金结算定为研究对象是符合现实需要和理论背景的,不仅提供理论依据给中国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还丰富了设计股指期货合约的有关研究。

  • 标签: 股指期货交易 现金结算 价格确定 研究
  • 简介:黄金具有很好的抵御通货膨胀及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近些年由于受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及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加剧。我国的黄金市场已逐步放开,在提高我国在国际黄金市场地位的进程中,投资者同样面临着黄金价格波动的风险,因此对我国黄金价格波动的研究就十分必要。本文以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的日收盘价作为样本数据,利用MRS-GARCH模型对我国黄金现货收益波动进行分析,采用混合Gibbs抽样与EM算法的MCEM-MCML法估计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我国黄金现货价格波动除了受到国际金价波动的影响外,其自身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高、低波动两种状态,处于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时间更长,且收益波动更容易由高波动状态向低波动状态转换。依据BIC准则,MRS-GARCH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Gray的模型和GARCH模型,最后给出了黄金投资的相关建议。

  • 标签: 黄金现货价格 波动性 MRS-GARCH模型
  • 简介:自我国2010年4月16日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至2014年4月18日整整4年间,先后完成了48次主力合约转换。分别以持仓量最大标准、成交量最大标准、持仓量成交量之一最大标准、持仓量成交量共同最大标准确定每一次主力合约转换,并分别按照判别标准、转换年份、转换类型对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了基于不同判别标准、不同转换年份、不同转换类型的主力合约转换的差异性、变化规律及内在机理,给出了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的系统性的统计分析结论。

  • 标签: 股指期货 主力合约 判别标准 转换类型 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