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彝族自命为虎族,强悍、武勇、善斗是该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彝族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集力量、智慧和技巧于一身的彝族摔跤活动,更是集中地体现了彝族崇尚武勇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品质,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而在彝族社会得到广泛、持续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彝族 摔跤 社会文化价值 特点
  • 简介:<正>楚雄彝族自治州电力工业公司始建于1958年,现辖12个生产经营单位,固定资产总值7889.6万元。有大海波、花桥、石九龙甸,大响水5个水力发电站,总产量为20036千瓦,年发电量7000多万瓦。楚雄和武定两个供电所,有2座110变电站和13座35千伏变电站,15台主总容量为110960千伏安;有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876公里辐射州内9个担负着南华、姚安、双柏,武定县及楚雄市部份地区的供电,年供电量2.3小时。

  • 标签: 楚雄彝族自治州 电力工业 年发电量 变压器油 楚雄市 调节水库
  • 简介:摘要:自先秦时期以来,彝族法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地焕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与令人瞩目的时代价值。选择彝族法文化进行探索,原因之一是其具有悠久渊深的历史文化背景;除此之外,便是对国家远边少数民族之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理价值。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彝族 习惯法 现代价值
  • 简介:摘要作为中国六大少数民族之一的彝族,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彝族的节日文化,最具代表性。彝族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火把节和彝族年,火把节是彝族的一个重大节日,彝族年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本文对彝族节日文化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民族节日 文化保护 传承
  • 简介: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法,结合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Ⅲ),从研究机构、核心作者、载文期刊、研究主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彝族文化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研究认为,彝族文化研究以西昌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和楚雄师范学院等单位为核心研究力量,研究地域集中在云贵川彝族聚居地,当前的研究前沿课题为“旅游开发”、“左脚舞”和“保护”等。

  • 标签: 彝族文化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Ⅲ)
  • 简介:川河大沟管理所是一个中型引水工程管理单位,成立于1962年2月18日,历经40余年的发展,现拥有生产基地1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420万元。管理所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水养水,开展水利综合经营。现有750千瓦水电站1座、渔业生产基地62亩、芒果园林基也80亩。

  • 标签: 景东彝族自治县 水利综合经营 生产基地 企业化管理 固定资产 水电站
  • 简介:<正>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腹地,距省会昆明市166公里,公路、铁路交通十分利,108、320国道、成昆铁路、已建成的楚汽车二级和即将建成的楚大汽车一级专公路、广大铁路纵横贯穿境内。金沙江水160公里已向下通航8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在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千里彝山政治稳(?)、民族团结和睦,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发展。全州的交通运输事业按照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勤工作、合理引导、大胆改革管理,基本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市场经济体制基础。1991年初至1995年,全州的机动车辆从11978辆增长到29623,其中:营业性车辆从7084辆增长到17327,营业性客运车辆达899辆,形成了国有、体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州客运线路249条,其中:跨省的7条,跨

  • 标签: 楚雄彝族自治州 运政管理 新时代 非公有制经济 交通运输事业 目标规划
  • 简介:<正>神奇、秀丽,古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腹地,东邻昆明市,西接大理州,南抵思茅、玉溪地区,北临金沙江与四川省攀枝花市相望,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古往今来,千里彝山屹立于滇中要冲,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丝绸之路”之称。

  • 标签: 楚雄彝族自治州 交通局 公路网络 四川省攀枝花市 玉溪地区 彝州
  • 简介:曲木拉曲,彝家山寨的领头雁,用他不太流利的汉语与我们交谈着。他,没有现代企业家驰诧商场的豪情;他,没有高级知识分子谈古说今的豪迈;他,在技能水平上远不如普通的科技人员。但他却将彝家人的淳朴、无私、执着演绎得淋漓尽致。他致力于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他致力于彝家旧风陋习的整顿,他致力于彝家青少年的思想转变。言传身救的他,像一粒火种,既燃烧自己又照亮别人;他又似一根导火索,带动、引领着彝家人走向健康、文明的幸福大道。曲木拉曲,彝家人文环境的变革者,让我们走近你。

  • 标签: 拉曲 曲木 彝家 变革者 现代企业家 谈古说今
  • 简介:《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研究》由朱崇先、杨怀珍两位先生编著,由民族出版社于2013年公开出版发行。书中辑录了三种重要的彝文田赋账簿材料,分别为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和禄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古籍办公室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以国图收藏田赋账簿为重点研究对象,本书对三种材料进行了严谨、详细的整理和翻译工作,为清代乾隆年间至清末云南省武定县、云南省禄劝彝区的赋税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 标签: 图书馆藏 制度研究 账簿 田赋 清代 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