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蛋白质的化学修饰作为改善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开发。本文简述了蛋白质PEG修饰的研究概况,涉及PEG化学修饰反应的类型和影响因素,PEG修饰蛋白的性质、应用及局限性。

  • 标签: 蛋白质 化学修饰 PEG
  • 简介:为研制新型三、四天线半乳糖肝受体功能显像剂,须将三、四天线半乳糖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偶联,故必须制备较纯净人血清白蛋白(HSA).在FPLC上用HiTrapQ柱快速纯化人血清白蛋白(HSA).经PAGE和SDS-PAGE鉴定只有一条带.在FPLC上用HiTrapQ柱纯化HSA有速度快、纯化量大且方法较为简便等特点.

  • 标签: HiTrap Q柱 FPLC HSA 无唾液酸糖蛋白类似物 人血清白蛋白
  • 简介:苦瓜籽含有许多具有抗HIV活性的核糖体失活蛋白,例如α-苦瓜素,β-苦瓜素和MAP30,它们还分别具有堕胎、抗肿瘤活性、抗乙肝病毒活性等。本文从结构、功能、抗HIV分子机制、与其它病毒作用、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了MAP30蛋白的研究,并根据现有的聚乙二醇修饰方法对MAP30修饰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核糖体失活蛋白苦瓜素 MAP30 人免疫缺陷病毒 聚乙二醇
  • 简介:本文建立了测定人血清白蛋白中铝的有效方法.样品用0.5硝酸直接稀释后使用标准加入法测定铝含量.应用两步灰化法有效的降低了有机物引起的干扰而且容许高达1500℃的灰化温度亦不会造成铝的丢失.同一样品使用标准曲线法和牛血清参考物(wbs)的分析确认了该法的可靠.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制剂 牛血清 参考物 人血清白蛋白 有效方法
  • 简介: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了离子液相中食用色素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光谱行为。实验了离子液体用量、盐的浓度、溶液酸度、反应时间及共存物质对体系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的条件下,苋菜红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40nm处,比单纯AT红移15nm,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1x10^4L·mol^-1·cm^-1,用摩尔比法求得最大结合数为150。应用加入无机离子及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初步探讨了食用色素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机理。

  • 标签: 离子液体 苋菜红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 简介:人血清白蛋白与三氯聚氰活化的氨丙基硅胶反应,制得人血清白蛋白键合手性固定相。反相模式下,色氨酸在该手性固定相上获得理想的拆分,分离因子可达3.51,分离度达5.49。探讨了流动相pH值、有机修饰剂、柱温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通过前沿分析法对色谱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手性固定相 手性拆分 人血清白蛋白 色氨酸 前沿分析法
  • 简介:按文献方法合成得到两种水溶性富勒烯乙二胺(EDA)衍生物C-(60)-(EDA)-3和Gd@C-(82)-(EDA)_8,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它们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机理.发现血清白蛋白最大吸收峰280nm处在和富勒烯乙二胺衍生物作用后发生1-2nm蓝移,可能是由于富勒烯乙二胺衍生物改变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所引起,表明药物与BSA和HSA发生了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60-(EDA)3和Gd@C-(82)-(EDA)_8均对BSA和HSA有明显荧光淬灭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淬灭作用越强.研究结果表明,其荧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静态淬灭常数均大于10-4L/mol,进一步计算出结合常数均大于10-5L/mol,结合位点数约为1.三维荧光光谱研究结果发现,C-(60)-(EDA)_3和Gd@C_(82)-(EDA)-8与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可能导致BSA和HSA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具有光学活性的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改变.

  • 标签: C60-(EDA)3衍生物 Gd@C82-(EDA)8衍生物 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
  • 简介: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在临床使用中会引起许多毒副作用,开发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新型紫杉烷类药物制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探索多西紫杉醇与人血清白蛋白化学交联药物的合成,试验将多西紫杉醇的2’羟基位与人血清白蛋白的34位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处通过10-十一烯酸进行精确的共价交联。合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使用了质谱进行了鉴定和表征。测定结果证实了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可通过10-十一烯酸与人血清白蛋白进行化学交联并能生成1:1的交联产物。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发新型的紫杉烷类白蛋白化学共价交联药物制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人血清白蛋白 10-十一烯酸 化学交联药物
  • 简介:本研究制备了纳米金-聚番红花红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并利用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尿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纳米金-聚番红花红复合膜对于尿酸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尿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7mol/L。该方法快速,准确,将聚纳米金-番红花红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体液中尿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5.0%-100%之间。

  • 标签: 番红花红 纳米金 玻碳电极 尿酸
  • 简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三氯生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建立对其含量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7.0PBS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三氯生的浓度在(2.0×10^-8~1.2×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0×10^-9mol/L。已用于实际样品中三氯生含量的直接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三氯生 石墨烯 玻碳电极 电化学
  • 简介:本文建立了延胡索乙素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CNT/GC)电极上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在pH6.20的Michaelis.缓冲液中,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延胡索乙素在CNT/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延胡索乙素在+0.90v(vs.Ag/AgCI)左右产生一个灵敏的阳极氧化峰,峰电流与延胡索乙素的浓度在8.0×10^-7~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达3.0×10^-7mol/L。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可应用于生药材和中成药中延胡索乙素的测定。

  • 标签: 延胡索乙素 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方波伏安法
  • 简介:制作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咖啡酸在该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1mol.L^-1的HAc-NaAc缓冲溶液(PH=3.0)中,咖啡酸在峰电位为0.44V(vs.SCE)左右出现一灵敏的氧化峰,通过选择和优化各项参数,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咖啡酸的电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5×10^-5~4.16×10^-7mol.L^-1,检出限为2.0×10^-8mol.L^-1(富集min)。该修饰电极制作简单,稳定性、重现良好,可用于药物中咖啡酸含量的则定。

  • 标签: 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咖啡酸 化学修饰电极 伏安测定
  • 简介: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对1例可凝患者患者血红蛋白进行分离。结果该患者HB比正常人Hb多出1条区带,表明该患者为异常血红蛋白携带者。

  • 标签: 异常血红蛋白 电泳 HBA HBA2
  • 简介:该研究由厦门大学韩家淮小组完成提起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从医学的笼统意义上说,它们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疾病。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是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的分子“开关”,通过调控这个开关,就可以调控细胞死亡方式。这一发现,被认为为临床治疗与细胞坏死的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细胞坏死 死亡方式 蛋白激酶 调控 《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以固定化人工膜(immobilizedartificialmembrane,IAM)为基质动态固定胰蛋白酶,研究缓冲液种类、浓度、pH值对胰蛋白酶在IAM上的固载率和酶活性的影响。本课题选择硼酸盐、磷酸盐、Tris?HCl三种缓冲液体系,考察了缓冲液浓度及pH值对IAM固载胰蛋白酶的影响,并建立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定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性的方法,优化了动态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在线固定化酶解反应器奠定基础。

  • 标签: 固定化 胰蛋白酶 固定化人工膜
  • 简介:本文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蛋白质纯化仪AKTAPurifier100为例,对蛋白质层析系统以及该系统的使用与日常维护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以期使初学者可以更加快速的掌握使用该系统进行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技术。

  • 标签: 层析系统 使用 维护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用废啤酒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法提取酵母中的蛋白。发现添加质壁分离剂的量及自溶时间与提取率有显著关系。试验表明:质壁分离剂占体积比的7%,温度为55±1℃,时间为3小时自溶效果最佳,可使酵母菌体中蛋白质的提取率达到12.2%,且氨基酸组成符合人体需要,特别是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较高。

  • 标签: 自溶法 蛋白质 质壁分离剂 氨基酸测定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以硅胶为基质,修饰多功能氨基官能团的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固定相。由于同时具有疏水和亲水配基,这种固定相在水相中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这种修饰还能改善蛋白/多肽分离的分辨率和柱效,同时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 标签: 疏水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 高稳定性 色谱柱 分离 色谱固定相
  • 简介:目的评估血清标本在运行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中放置时间对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按放置时间2、4、6、8h,分4组,每组20份标本;对照管只测TP和ALB。结果血清标本在运行仪器中放置2、4h,TP和ALB与对照管比较无显著变化;放置6、8h后,TP和ALB与对照管比较显著升高。结论标本在运行的分析仪器中的放置时间,属于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必须引起观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放置时间 血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