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SiO2气凝胶及纤维复合SiO2气凝胶材料因轻质、高效、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在保温隔热领域备受关注,应用前景广阔。其隔热性能、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本文对现阶段常见的微观结构、隔热性能、力学性能的表征方法做了介绍,常见的有密度、疏水角、晶态结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导热系数、化学组成、热稳定性、抗弯抗压等。综述了以上各种表征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及表征参数变化说明的问题。各种表征方法得到的表征参数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需要从多角度理解和分析。

  • 标签: 气凝胶 表征 方法
  • 简介:通过水溶胶-凝胶法合成Eu掺杂钇铝石榴石纳(YAG:Eu)米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和差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发光谱仪等研究粉末的结构、形貌和发光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YAG:Eu纳米粉末平均粒径为50nm,在煅烧过程中其活化能为24.1kJ/mol,YAG:Eu纳米粉末晶体表现出橙-红发射特征,对应的5D0–7F1最为显著。

  • 标签: 纳米结构材料 YAG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
  • 简介:在经过NaOH-HCl预处理的镍钛合金基体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多孔TiO2薄膜;当涂覆一层致密内膜和一层多孔外膜时,可得到无裂纹的薄膜(试样TC1+1)。X射线衍射表明,TiO2薄膜由锐钛矿组成,在热处理的基体中还检测到少量的Ni4Ti3相。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表明,试样TC1+1的TiO2薄膜完全覆盖了镍钛合金基体。试样TC1+1的表面亲水,接触角约为20°,紫外光照处理15min后接触角降低到(9.2±3.2)°。在0.9%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试样TC1+1的耐蚀性高于抛光的镍钛合金试样的。

  • 标签: 镍钛合金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法亲水性耐蚀性
  • 简介:以乙醇为液体干燥剂,研究BeO凝胶注模坯体的液体干燥。采用质量称量和尺寸测量等手段,研究乙醇浓度和坯体固相体积分数与尺寸等因素对坯体含水率与收缩的影响规律,分析液体干燥应力并建立干燥初期的应力模型。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越高,坯体的含水率下降越多,收缩率越小;坯体的固相体积分数越低,高径比越大,干燥效果越好;坯体因局部干燥速度不均匀而产生液体干燥应力;随着干燥的进行,坯体内部的应力由压应力逐渐转变为拉应力,而坯体外部则由拉应力逐渐转变为压应力。

  • 标签: BEO 凝胶注模 坯体 液体干燥剂 乙醇 干燥速率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纯钛基体上制备Zn掺杂纳米TiO2薄膜(Zn-TiO2),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Zn掺杂对纳米TiO2薄膜的物理性能、光阴极保护效果和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未掺杂TiO2薄膜相比,Zn的加入提高了Zn-TiO2薄膜的光电化学响应,在300°C热处理后的薄膜使金属基体的电极电位下降最大,降低了897mV。SEM-EDS分析表明,Zn在掺杂薄膜中的分布不均匀,XRD结果显示Zn掺杂的薄膜比未掺杂的薄膜晶粒更细小。红外光谱结果表明,TiO2晶粒表面有Zn—O键生成。紫外光谱表明,Zn掺杂使Zn-TiO2吸收带边红移,扩大了TiO2的光响应范围。根据Mott-Shottky曲线可知,Zn-TiO2薄膜比纯TiO2薄膜的平带电位更负,载流子量更大。这说明在平带电位、载流子量和空间电荷层宽度的协同作用下,300°C热处理后的Zn-TiO2薄膜表现了最佳的光电化学响应。

  • 标签: TIO2薄膜 锌掺杂 光阴极保护 光电化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
  • 简介:室温下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平均尺寸约50nm的仿立方体结构KxNa1-xNbO3纳米粉体并制备成陶瓷,对陶瓷进行相结构、显微组织以及电性能的表征。XRD结果表明,KxNa1-xNbO3陶瓷为纯的钙钛矿结构,且K0.5Na0.5NbO3陶瓷具有正交相和单斜相的混合相结构。SEM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孪晶分布,且孪晶分布中小晶粒数随K+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室温下,晶粒尺寸均匀且具有最大密度的K0.5Na0.5NbO3陶瓷具有较优异的电性能:εr=467.40,tanδ=0.020,d33=128pC/N,kp=0.32。K0.5Na0.5NbO3陶瓷的优良电性能说明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的K0.50Na0.50NbO3粉体性能较好,且制备的陶瓷满足无铅压电材料应用。

  • 标签: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KxNa1-xNbO3 相结构 显微组织 电性能
  • 简介:美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BioBots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和化学科学。该公司的第一款产品足一台桌面级生物材料3D打印机,不久才在纽约TechCrunchDisrupt大会的舞台上进行了展示——他们打印了梵高耳朵的复制品,足以以假乱真——这款产品结合厂硬件、软件和湿件(译眚注这里指人脑)。联合创始人丹尼·卡布雷拉(DannyCabrera)表示后者才是创新的核心所在。

  • 标签: 打印机 3D 活细胞 计算机科学 化学科学 生物科技
  • 简介:采用化学抛光处理钛、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钛作为生物材料模型,研究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机理。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促进MG-63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形成细胞外基质从而使其快速附着和伸展。另外,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Outside-in信号传导通路,上调纤维连接蛋白及与其相关的整合素α5的转录水平,促进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增殖。

  • 标签: 表面改性 Outside-in信号传导 纤维连接蛋白 整合素
  • 简介:用机械合金化和热压法制备可降解的Mg-6Al-4Zn金属植入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压缩试验、浸泡试验、电化学测试和MTT比色法研究添加1%Si(质量分数)对Mg-6Al-1Zn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生物腐蚀行为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1%Si后,Mg-6Al-1Zn中形成了细小的多边形Mg2Si相,材料的抗压强度、伸长率和耐腐蚀性能提高,且骨肉瘤(Saos-2)细胞细胞活性提高。根据MTT测试结果,释放出的镁离子没有细胞毒性。因此,添加1%Si提高了Mg-6Al-4Zn作为可降解植入体的综合性能。

  • 标签: 镁基合金 机械合金化 力学性能 腐蚀速率 细胞活性
  • 简介:采用纯Mg、Zn、Ca粉末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粉末,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Mg-5Zn-0.3Ca/nHA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不同nHA增强相含量(1%、2.5%和5%,质量分数)对Mg-5Zn-0.3Ca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体液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技术测试其耐腐蚀性。结果显示,添加1%和2.5%的nHA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这是因为生物活性nHA促进稳定的磷酸盐和碳酸盐表面沉积层的形成,从而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耐蚀性。然而,在镁合金中添加更高含量的nHA作为增强相时,表面沉积层的密度增加,导致局部腐蚀产生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而聚集在沉积层下,减小层与基体的粘着力,导致耐腐蚀性能下降。对镁合金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间接细胞毒性评价表明其浸提液无细胞毒性,添加1%nHA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测试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几乎相似。

  • 标签: 粉末冶金 金属生物复合材料 腐蚀
  • 简介:Preparationofthehoneycombpatternedporousfilmofbiodegradablepolymerfortissueengineeringscaffolds;Productionofoutlooksforprecisioncostingdevelopment;ProductionofTantalumPowderbyMagnesiothermicReductionofFeedPreform;REACTIONSYNFIIESISOFREFRACTORYMETAL-CERAMICCOMPOSITES;Researchonthehighperformancesiliconcarbideceramicsandsiliconcarbidebasedcomposites。

  • 标签: 蜂窝模式 铸造工艺 多孔渗水薄膜 生物降解聚合物
  • 简介:Anewpolymerelectrolytepoly(acrylonitrile)-dimethylsulphoxide-saltforelectrochemicalcapacitors,Astudyofyttriastabilizedzirconiasheetsfabricated,Aninvestigationonfine-grainformationandstructuralcharacterincastIN718superalloy,Automobilecomponentsmadeofmagncsium-aluminiumcomposites.

  • 标签: 铸造工艺 电解法 聚合体 电化学容器
  • 简介:通过对松下电工发表的相关文章的解读,简要分析了松下电工FRCC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方式并介绍了使用同类技术的尼关工业和日立化成公司相关产品。

  • 标签: FRCC 相关技术 产品
  • 简介:技术创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中国着迷!这是因为,技术落后让中国受尽屈辱!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我们每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思维创新。

  • 标签: 技术创新 教育创新 人才创新 制度创新 思维创新 中国
  • 简介:废砂和冒口是传统铸造的两大顽疾,彻底根除废砂和冒口是铸造行业的梦想,是实现绿色铸造的最有效途径。液态模锻是一种无砂无冒口绿色铸造技术,它不仅在铝合金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而且已经在钢铁铸件中取得了生产应用。最新的进展主要变现在:均匀充型的工艺理论已经形成,在轧辊、汽车铸钢件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突破,发明了自调温模具和系列涂料。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标准和设计规范,今后应加大应用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为铸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 标签: 绿色铸造 无冒口铸造 液态模锻 挤压铸造
  • 简介:随着3D打印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工业和医疗等领域的悄然兴起,较多业内人士对其发展有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对比3D打印模具与传统模具制造技术的优缺点,客观地分析了3D打印技术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影响,并提出了3D打印技术与模具制造技术融合互补的思路.

  • 标签: 3D打印 模具 制造技术 影响
  • 简介:“搅拌摩擦焊技术”被誉为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焊接技术,历经二十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化推广,已经在国内外各丁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技术,针对薄壁结构、中空结构及其他复杂结构.有着更为显著的技术优势,为搅拌摩擦焊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陔技术的基础上,

  • 标签: 搅拌摩擦焊 焊接技术 轴肩 世界 薄壁结构 复杂结构
  • 简介:目前镁废料的回收有两种方法,即无熔剂回收和有熔剂回收。具体采用哪种回收工艺,要根据镁废料的质量来决定。

  • 标签: 回收技术 废料 回收工艺 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