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湖南选碳酸锰矿石的锰品位低,矿石组成复杂,经过多种选矿方法和试验方案的对比,最终采用中磁预选抛尾(干抛)-再磨后强磁选工艺,对Mn品位9.94%的原矿,获得锰精矿含锰15.59%,锰回收率68.41%的选矿指标。

  • 标签: 碳酸锰矿 强磁选 选矿工艺
  • 简介: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且与菱铁矿、鲕绿泥石和含磷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因此该种矿石的分选很困难,鲕状赤铁矿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难选铁矿石类型之一。文章分析了鲕状赤铁矿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鲕状赤铁矿的选矿工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类矿石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鲕状赤铁矿 选矿工艺 反浮选
  • 简介:公司有两个废钢料场,均为露天料场。一是北大桥料场,面积21800m~2,地面未硬化,废钢储存量2.5万吨,二是新区料场,面积为8000m~2,地面已硬化,废钢储存量0.7万吨。废钢(洁净废钢)加工方法均采用氧割枪及吹氧管加工,加工能力低,烧损较大,不能适应公司生产发展需要。随着VAMA汽车板投入生产,洁净废钢需求增加,洁净废钢需求量达到26万吨/年;随着VAMA基板产量增加,洁净废钢加工保供难度越来越大。为满足洁净废钢需求,必须对废钢料场

  • 标签: 吹氧管 废钢加工 储存量 加工方法 汽车板 基板
  • 简介:据悉,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2016年会”举办期间成功进行了换届选举。截至2016年8月25日,第一届催化分会共有会员29家,实际到会23家,与会代表超过会员总数的2/3,会议选举合法有效。本次换届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了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单位。

  • 标签: 催化材料 行业协会 稀土 中国 换届选举 理事会
  • 简介:纳米材料是指微观结构至少在其一维方向上的达到纳米级别(1~100nm)的各种固体超细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在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纳米科学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组成、特性、制造方法以及由纳米结构集成的功能系统的科学,主要包括纳米表征技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源、环境、催化领域的应用,纳米器件与制造,纳米生物医学以及纳米标准与安全等五个领域的研究。

  • 标签: 纳米材料 可控合成 应用 氧化铈 纳米科学 制造方法
  • 简介: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采用等温压缩实验研究30%SiCp/Al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变形行为,获得该材料在温度为623~773K,应变速率为0.01-10s^(-1)的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并在考虑摩擦和变形热效应的基础上对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峰值应力进行线性回归,建立该材料的本构方程。根据材料动态模型,计算并建立30%SiCp/Al复合材料的热加工图,据此确定热变形流变失稳区。在应变速率为0.01s^(-1)时,随热变形温度升高,该复合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增加。

  • 标签: 30%SiCp/Al复合材料 热变形 本构方程 加工图
  • 简介:本文通过以废弃镁碳砖与用后废弃滑板为原料,按照尖晶石理论组成(M:A=1:1)对两种物料进行配料,添加适量的CMC结合剂和水,研究合成出镁铝尖晶石。结果表明:以用后铝锆碳滑板与用后钢包渣线镁碳砖或普通钢包镁碳砖合成出镁铝尖晶石是可行的。

  • 标签: 镁碳砖 滑板 合成镁铝尖晶石
  • 简介: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30%SiCp/Al复合材料在温度为623~773K、应变速率为0.01~10s-1下的热变形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高温流变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降低或应变速率升高而增大,材料热激活能为272.831kJ/mol。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q-s和?q/?s-s曲线,从而进一步获得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和稳态应变,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模型和稳态应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所需要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图。

  • 标签: 30%SiCp/Al复合材料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临界应变 稳态应变
  • 简介:分析不锈钢/碳钢层状金属材料焊接的难点及遇到的问题,详细介绍近年来针对不锈钢/碳钢层状金属材料焊接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的焊接方法、焊后工艺研究、焊缝力学性能及组织的研究、过渡层焊接的研究、焊缝耐蚀性的研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不锈钢/碳钢层状金属材料 焊接 工艺 组织 过渡层
  • 简介:采用高压扭转(highpressuretorsion)法将粒径比分别为1:1,1:7,1:21的SiC颗粒和纯铝粉末的混合物固结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不同SiC粒径比对SiCp/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C粒径比1:1的试样相比,粒径比为1:7和1:21的试样中SiC颗粒分布更加均匀,颗粒间无明显团聚现象;大颗粒加入后对材料硬度的影响较为复杂,1:21试样硬度值最低;材料伸长率分别提高130%和113%,致密度也高于1:1的试样,材料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SiC粒径比为1:7试样的致密度、伸长率高于粒径比为1:21试样,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SIC颗粒 SICP/AL复合材料 高压扭转 显微组织 粒径比 力学性能
  • 简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2016年会"于8月24~26日在昆明成功召开。该会议是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主办,天津大学、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贵金属催化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协办。近60名来自催化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代表、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共有6个专题报告,从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催化材料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催化材料 行业协会 稀土 中国 年会 催化技术
  • 简介:以Cu-Zr混合粉末为熔渗剂,密度为1.4g/cm3的多孔C/C复合材料为坯体,采用反应熔渗法制备C/C-ZrC-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物相组成,并对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渗剂中Zr含量不同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均主要由C,ZrC和Cu相组成。随熔渗剂中Zr含量由50%增加到70%(质量分数),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u含量逐渐降低,熔渗剂中Zr含量为60%时复合材料中ZrC含量最高(43.2%)。C/C复合坯体内的孔隙被反应生成的ZrC相及残余Cu相充分填充,炭纤维周围存在一层较致密的ZrC层,在远离炭纤维处,ZrC颗粒与Cu相呈混合分布状态。ZrC与C和Cu均有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在ZrC颗粒长大和粗化过程中,形成了部分含内嵌Cu晶粒的较大ZrC颗粒。

  • 标签: C/C-ZrC-Cu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 组织 Cu-Zn混合粉末
  • 简介:以水热共还原法制备纳米W-30%Cu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烧结和包套热挤压制备超细晶W-Cu复合材料,并进行后续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和分析W-30%Cu复合粉体和合金的成分及组织形貌,研究热挤压及后续退火处理对材料致密度、电导率和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产物为纳米级(10~15nm)规则的类球形结构,经煅烧及共还原后得到的W-30%Cu复合粉末粒度细小,呈特殊的W包覆Cu结构,颗粒分布均匀;复合粉末在1050℃真空烧结后相对密度只有91.5%,经热挤压后致密度提高到97.07%,布氏硬度达到223,组织细密,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钨颗粒细小(1~3μm),形成典型的钨骨架和铜网络结构。经过后续的退火处理,钨铜分布更均匀,钨粒径进一步减小,材料的致密度和电导率都更高,分别为98.82%和43.31%IACS,形成良好的综合性能指标匹配。

  • 标签: 水热共还原 真空烧结 超细晶钨铜复合材料 包套热挤压 热处理 致密化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快速热压法制备B4C/Al中子吸收材料,对其进行T6态热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密度、硬度与抗弯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及材料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弯曲断口形貌的观察与分析,研究成形压力、热压压力与温度以及B4C颗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4C/Al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为Al和B4C;B4C颗粒均匀地镶嵌在基体中,颗粒与基体结合紧密。材料密度随压制压力增加而增大,随B4C含量增加而降低,在热压压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下,铝合金液充分填充压坯孔隙从而实现高致密。当B4C的质量分数为30%时,在150MPa预成形压力下压制、530℃/10MPa条件下热压后所得B4C/Al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87%,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经T6态热处理后,硬度HB和抗弯强度均提高,分别达到123.49和394.117MPa,断裂方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 标签: 快速热压 B4C/Al T6态热处理 力学性能 断裂方式
  • 简介:采用两步熔盐法于900~1000℃下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MoSi2-SiC复合涂层,即在含仲钼酸铵的熔盐中制备Mo2C涂层,然后通过熔盐渗硅生成MoSi2-SiC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等方式研究涂层的组织结构,并测试涂层在1500℃下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同时对涂层氧化后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MoSi2和SiC两相组成,涂层与C/C基体结合处仅有少量未反应的Mo2C。涂层整体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均匀地包覆整个基体表面,厚度约为100μm。涂层样品在1500℃的静态空气中氧化42h后,涂层表面仍保持完整,质量损失率仅为2.79%。1500℃下经历30次热震实验后,样品的质量损失率为1.96%,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

  • 标签: C/C复合材料 熔盐法 MoSi2-SiC 复合涂层 抗氧化性能 抗热震性能
  • 简介:2016年9月26~27日,由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协会承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宁波)国际磁性材料产业、技术与市场高峰论坛在宁波召开。开幕式由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院长阮勇主持,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轮值会长竺晓东、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协会副会长魏中华分别致欢迎辞并预祝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磁性材料产业 高峰论坛 科学技术 宁波市 国际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