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近日,酒钢技术中心腐蚀实验室有关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采用新蓝点法首次对不锈钢钝化工质量进行检测,获得成功。该成果将为生产现场工艺调试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工艺质量 不锈钢 钝化 检测 蓝点 酒钢
  • 简介:以草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氧化镁稳定氧化锆粉末Zr1xMgxO2x(0.04≤x≤0.10),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分析技术对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氧化镁后,低温350~450℃煅烧产物晶型为四方相(t-ZrO2),随煅烧温度升高,t-ZrO2逐渐向m-ZrO2转变。在550℃下煅烧时,少部分四方相转变为单斜相(m-ZrO2),转变比例随掺杂量增加而降低。Mg2+取代Zr4+产生氧缺陷是ZrO2晶体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随煅烧温度从350℃升高到650℃,Zr0.92Mg0.08O1.92粉末中t-ZrO2晶粒尺寸从42nm长大到100nm;随Mg掺杂量从0.04增加到0.10,t-ZrO2晶粒尺寸从110nm减小到97.8nm,而纳米尺寸晶粒有利于t-ZrO2稳定。

  • 标签: 镁稳定氧化锆 溶胶凝胶法 晶粒尺寸 四方相
  • 简介:采用电子束和真空白耗电弧熔炼法制备Nb-Ti-Al(质量分数,%)合金,利用料浆熔烧法在合金表面制备Si—Cr-Ti涂层,研究在1400℃下合金与涂层的氧化行为。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研究基体与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形貌变化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Nb.40Ti-7A1合金在1400℃氧化1~11h后,氧化产物均主要为TiNb2O7、TiO2、Al2O3;氧化前,涂层丰要由(Nb,Ti,Cr,A1)Si2主体层与(Ti,Nb,Al)5Si3过渡层组成,高温氧化后涂层表面形成含有A1203、Ti02的Si02阻挡层;合金与涂层的氧化行为均遵循抛物线规律,合金在1400℃氧化11h的单何面积质量增量为161.98mg/cm2,而涂覆涂层后单位面积质量增量降至9.56mg/cm2,表明Si-Cr-Ti涂层具备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 标签: Nb-Ti-Al合金 硅化物涂层 Si-Cr-Ti 高温氧化
  • 简介:以大通量、大孔径的FeAl金属问化合物多孔材料作支撑体,在其上制备1层小孔径的同质FeAI多孔膜,得到均质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膜材料。采用SEM和孔结构测试,研究膜层厚度对FeAl多孔膜材料最终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并对FeAl膜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FeAl多孔膜材料表面平整,无裂纹等缺陷;随膜层厚度的增加,FeAl多孔膜材料的最大孔径、透气度均降低,相对十支撑体,膜厚为120pm时的最大孔径从11.7pm减小至9.3pm,透气度减小幅度为45.2%。FeAl多孔膜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经550℃循环氧化40h后,膜厚分别为120、180和260pm的试样的质量变化率仅分别为1.87%、1.25%和0.25%。

  • 标签: FEAL 多孔材料 透气度
  • 简介:采用沉淀法,以Zn(Ac)2·2H2O和InCl3为反应物制备不同形状的纳米掺铟氧化锌(ZI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确定In可进入ZnO晶格,且ZIO晶化度随In掺杂量的升高而降低。铟掺杂量为0.5%、1%(原子分数)的ZIO粉体显微粒度分别为20nm、50nm,由激光衍射粒度分析可知,后者的均一性更好、中位径更小。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下观察薄片状、类球状、六棱柱状的ZIO,并对不同形貌的ZIO形核机理进行探讨。

  • 标签: ZIO 沉淀法 In掺杂 粒度
  • 简介:本文就公司外购含银铜精矿火法处理进行工艺可行性研究,结合金川公司现有的电炉熔炼工艺,考察了含银铜精矿中铜、银、金等有价、贵金属元素在火法富集工艺过程中的行为和分布。为该物料与金川公司现有火法流程的顺利衔接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 标签: 含银铜精矿 电炉熔炼工艺 贵金属 火法富集
  • 简介:从LF造渣的目的及造渣的难点出发,以CSP区域2#、3#LF炉所生产Q235B钢种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计算,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操作实际,分析了脱氧、渣碱度(R)、渣成分等对精炼效果的影响。实践证明,合理的碱度,渣量,钢渣氧化度是脱硫技术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脱硫 LF
  • 简介:通过TMCP+回火工艺,试制了高强度工程机械钢板Q550,并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拉伸、冲击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性能和组织变化,得出在550℃回火60min可获得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 标签: 工程机械钢 回火 贝氏体 析出M/A岛
  • 简介:通过对某复杂褐铁矿进行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条件的研究,在最佳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50min,还原剂用量7%的磁化焙烧条件下,采用探索实验流程获得了铁精矿品位56.59%,铁回收率为74.60%的良好指标,对开发同类型矿石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褐铁矿 磁化焙烧 磁选
  • 简介:采用阴极弧蒸发技术在A120,、低合金钢和硬质合金刀片上沉积Ti与Al原子比相近的Al-Ti-N和Al-Ti-Ni.N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划痕实验和氧化实验,研究Si掺杂对Al-Ti-N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Ti-N涂层为以立方为主的立方和六方的两相结构,Si掺杂可降低TiN中Al的固溶度,使涂层转化为以六方为主的六方和立方的两相结构;Si的加入导致涂层硬度由34.5GPa降到28.7GPa;Si掺杂引起涂层的应力增加,从而导致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降低;Al-Ti-N涂层的抗氧化性能随si的加入而显著改善,抗氧化温度提高到1000℃以上。

  • 标签: Al-Ti-N Al-Ti-Si-N 硬度 抗氧化性 涂层
  • 简介:介绍了湿法处理铅阳极泥的工艺,确定了铅阳极泥氧化焙烧条件。对氧化焙烧后的铅阳极泥加与不加氧化剂氯盐浸出工艺,硫化碱浸出、氧化分离锑砷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氯盐浸出工艺sb、Bi、cu直收率分别达60%、89%、86%以上;硫化碱浸出、氧化分离锑砷工艺锑砷产品不好处理。

  • 标签: 湿法处理铅阳极泥 氧化焙烧 氯盐浸出 硫化碱浸出 氧化分离锑砷
  • 简介:根据某铜冶炼转炉渣的性质特点,从炉渣试验研究和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宜的炉渣渣选工艺,经过大冶渣选厂生产实践证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炉渣的综合利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冶炼转炉渣 工艺矿物学 选矿工艺 单体解离度 渣选矿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气体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检测方法,分别对涟钢KR—BOF—RH—CSP(CSP生产线)和KR—BOF—RH—CC(常规板坯生产线)流程生产电工钢精炼及连铸过程中T[O]、[N]及显微夹杂物数量粒径分布情况进行了取样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由于常规板坯在转炉上采用了先进的副枪技术和转炉自动控制技术,钢的T[O]、T[N]含量控制方面要优于CSP生产线;在显微夹杂物的数量与粒径分布方面,常规板坯生产线铸坯中显微夹杂物数量比CSP生产线少约1.8个/mm2,在10μm以下夹杂物占的比例比CSP生产线高约6%,并且铸坯中球状夹杂物比例明显比CSP生产线高,这说明常规板坯生产线的钙处理控制、中包覆盖剂及中包流场设计方面要优于CSP生产线。

  • 标签: 流程生产 电工钢 CSP生产线 纯净度 自动控制技术 工艺
  • 简介:通过对75Crl锯片钢轧制工艺的研究,进行轧制工艺调整,提高了75Crl钢热轧组织的均匀性,解决了75Crl钢扁卷问题,解决了因强度高用户难以开平的问题,改善了钢卷表面质量和板形,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轧制工艺 涟钢 锯片 工艺调整 表面质量 工艺流程
  • 简介:本文对钢液吸氮进行概述,查找分析了氮的来源问题。结合宏兴股份炼轧厂72A三次生产的实际状况。对比分析并介绍了转炉、LF精炼、连铸生产过程中控氮问题。通过控氮措施的落实,在第二、三次生产72A时,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波动范围逐渐缩小,72A氮含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 标签: 来源 控制
  • 简介:简要介绍了首钢长钢轧钢厂一车间实施切分轧制技术改造的方案设计及改造效果,提出了平立交替轧机进行切分轧制的一种新途径,以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平立交替轧机 切分轧制 技术改造
  • 简介:云南楚雄直苴选厂所处理的矿物属高氧化高结合率复杂难选铜矿石,采用传统的单一选矿方法难以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对该矿物的试验探索,确定了“选冶联动”流程,即“原矿先浸出、浸液直接萃取一电积、浸渣浮选”,取得综合回收率75.80%,100t矿可获利4.165万元的试验指标。

  • 标签: 复杂难选矿 选矿方法 选冶联动 浸渣浮选
  • 简介:以六水合氯化钴(CoCl2·6H2O)和水合三氯化钌(RuCl3·3H2O)为前驱体,采用胶体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RuO2/Co3O4)·nH2O复合薄膜电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以及CHl660C电化学工作站对该复合薄膜的物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COCl2'6H20和RuCl3·3H2O的物质的量比n(Co):n(Ru)为2:1时,于350℃下热处理2.5h制备的复合薄膜电极具有优良的性能,在浓度为0.5mol/L的H2S04电解液中其比电容达到512F/g,5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量保持在充放电循环前的96.1%;充放电电流为0.01A时,内阻为1.2Ω。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胶体法 薄膜电极 比电容
  • 简介:针对带锥面阶梯轴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制订其加工工序,并以单步走刀的方式进行零件的加工。从毛坯到零件,每个工步都附加图示,能够提高初学者对数控加工的工艺、工步、工序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 标签: 阶梯轴 锥面 成形面 工艺 图示
  • 简介:介绍ER70S-6X焊丝钢的生产情况。通过化学成分及残余元素控制、精炼脱氧制度优化、连铸保护浇注和铸温铸速的稳定控制等工艺措施的实施,使EK70S-6X焊丝钢的产品质量和综合性能得到了稳定提升。

  • 标签: ER70S-6X焊丝钢 化学成分 脱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