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结晶组织与其缺陷的关系,并系统地介绍了试样酸蚀后低倍缺陷的宏观特征,提出了改善质量的控制措施。

  • 标签: 组织 夹杂 裂纹
  • 简介:简要分析了起步失败的原因,结合炼钢厂方连铸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起步事故的发生,提高开浇成功率。

  • 标签: 方坯 连铸 起步 事故 控制措施
  • 简介:针对故障频发的拉矫机缺陷,提出了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提高了拉矫机作业率,减少了故障,降低了维护费用,延长了设备寿命。

  • 标签: 拉矫机 连铸机 小方坯 水冷电动机
  • 简介:结合电炉炼钢厂表面缺陷的类型,分析了各种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提高的表面质量。

  • 标签: 连铸坯 表面缺陷 产生原因 控制措施
  • 简介:薄板坯质量除了与生产工艺有关以外,表面和皮下的各种缺陷几乎都与保护渣密切相关。当机设备及工艺操作正常的情况下,若选择性能合适的保护渣,可以获得几乎零缺陷;若选择不当,则使表面产生大量缺陷,修整量大,甚至产生次品。对薄板热时保护渣对低碳钢纵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保护渣行为引起热流不均造成纵裂。

  • 标签: 铸坯质量 连铸过程 保护渣 零缺陷 生产工艺 板坯质量
  • 简介:1前言高效是九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各冶金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新建成的小方连铸机及一些原有小方连铸机的改造均大量采用高效技术。高拉速、高作业率、高质量是高效发展的关键。现在,在国内,150×150的拉速已经达到了2.6m/min,120×120的的拉速则

  • 标签: 高效连铸 质量问题 中间包 铸坯表面 小方坯连铸机 结晶器铜管
  • 简介:对304不锈钢进行了解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25%的深振痕或渣坑缺陷试样中观察到了微裂纹或气孔。

  • 标签: 304不锈钢 连铸板坯 表面缺陷
  • 简介:近年来,对钢板的内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美国lukens钢公司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改善钢的清洁度。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a.采用普通取样器在中间包取样,用测得试样的总氧含量来测定钢的内部清洁度;b.改进操作工艺:(a)开浇:使用逐步提高速的自动开浇技术,可防止前沿浇不足的缺陷,再通过减少开浇渣的数量和调整开浇渣的成分,保证了表面质量;(b)浸入式水口的材质:铝碳质水口取代熔融石英水口,同时喷补内衬和修改中间包造渣工艺使总氧含量小于20×10-6的炉数稳定增加;(C)挡渣墙和堰:通过水模试验,决定在挡渣墙上加一些孔,使浇毕时钢水能完全流尽,再确定开孔的尺寸和位置,使之对钢液的流动模式影响不大;

  • 标签: 内部质量 钢板 美国 连铸坯 铝碳质水口 自动开浇
  • 简介:表面缺陷可分为纵裂纹、横裂纹、网状裂纹、皮下针孔和宏观夹杂,但主要缺陷是表面裂纹。表面裂纹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结晶器弯月面区域钢水一结晶器壁一保护渣一壳之间不均衡凝固.它取决于钢水在结晶器中的凝固过程。在二冷区,表面裂纹会继续扩展,它会导致轧材表面的微细裂纹,影响产品质量。裂纹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传热、传质和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表面缺陷 裂纹形成 连铸坯 原因 结晶器壁 表面裂纹
  • 简介:机内运行过程中,壳受到的应力作用是产生裂纹的外部因素。浇入结晶器的钢水因冷却而生成壳,逐渐收缩,其收缩过程分为过热度消失的液态收缩、凝固时的体积收缩和凝固后的线收缩及相变收缩等。结晶器凝固壳的收缩使壳与钢板形成较大的气隙,热阻相应也较大。由于传热不均匀,凝固速度不同,凝固壳厚度也不均匀。

  • 标签: 微合金钢 应力作用 连铸坯 连铸过程 角横裂 凝固坯壳
  • 简介:我公司中型轧钢厂是以开坯为主的中型厂,轧机布置形式为φ650×2/φ650×2两列四架。目前随着下道工序用量的增加,我厂开坯产量不足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和薄板坯的品种更换频率高,使得每一个品种生产周期缩短,即生产刚开始转入正常,便又面临着大换辊,形成一个不良循环,这限制了我厂开坯产量的提高,造成备辊量增加,辊耗加大,生产组织比较被动。为此,我们决定

  • 标签: 工艺改造 新工艺 方坯 生产组织 轧制线 布置形式
  • 简介:转炉生产的DR510硅钢是我公司优钢产品中仅有的几个盈利产品之一。但近年来,由三炼钢厂2#机生产出来的130mm×240mm硅钢在送五轧钢厂轧制9.4mm×245mm薄板坯前却屡屡发生横向断裂现象。1995年累计断达1622支约1134t(2、3、5月份未生产硅钢),自断率平均高达4.26%,比1994年同期升高了3.43%。

  • 标签: 硅钢 连铸坯 断裂原因分析 加热炉 转炉生产 钢坯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