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变化对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影响显著,因此,青藏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地区的筑路工程设计必须考虑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了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解决高温高含冰量路基稳定性问题,修建青藏铁路时提出了冷却路基、降低多年冻土温度的设计新思想。该筑路工程技术通过采用调控热的传导、辐射和对流以及综合调控措施达到降低多年冻土温度、适应气候变化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确保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

  • 标签: 青藏铁路 气候变化 筑路技术
  • 简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目蓟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但建设在高原冻土之上的青藏铁路在设计和施工时都留有余地,可以保证在至少40年内不会受气候变暖影响。

  • 标签: 气候变暖 青藏铁路 政协委员 记者采访 青藏高原 全球气候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全国铁路建设投资持续保持在8000亿元左右,其中新线和高铁站绝大部分,既有线改造及扩能占比很少。随着路网结构趋于完善,既有铁路干线改造提速可能会走入铁路建设者的视线。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实现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动车组列车运行,西格提质改造工程对西宁至格尔木段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以确保动车组列车运行安全,尤其在西宁枢纽内通过增加联络线及改建既有线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动车组列车直接从西宁高速场始发。本文针对上述改造分别提出不同的信号系统适应性方案,从节省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方向进行研究,提出不同方案优缺点,并提出枢纽内各站信号系统的改造内容,为其他营业线改造积累经验。

  • 标签:
  • 简介:青藏高原地处高海拔、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多为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较低,绝大部分为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空白区。青藏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动脉的建成和运营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沿线冻土的冻融灾害及其退缩问题、制约铁路沿线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缺水问题、小城镇发展的布局和选址及供水、城镇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问题、地质遗迹与矿山开发与保护,以及基础水工环地质工作滞后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对该区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青藏铁路沿线 环境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工作 社会经济发展 小城镇发展
  • 简介:青藏高原,神州大地上这个地球之巅,炎黄子孙之骄傲,世界人民之神往。藏语为“女神第三”的译音——珠穆朗玛峰(中尼边境处),更受到探险家的青睐。至于她的“故乡”,多年来,吸引着不少科学工作者为此而献出心血。

  • 标签: 高原隆起 大陆漂移学说 劳亚古陆 魏格纳 冈瓦纳古陆 欧亚大陆
  • 简介:本文从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幕的划分入手,分析各期地震活动的图象特征,寻求本区地震发生的时空规律,探讨本区的地震活动与印度板块运动的内在联系,从而对今后本区地震活动的大形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印度板块 主体活动区 地震迁移 启动 地震幕
  • 简介:介绍了青藏高原北缘跨断层垂直形变监测情况及提高监测质量的工作经验,该地区的监测成果较好地反映了测区内几次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断层形变的中短期异常变化信息.

  • 标签: 跨断层监测 垂直形变 地震预报 青藏高原北缘
  • 简介:利用2001~2016年MODIS月平均液相云水路径(CloudLiquidWaterPath,LWP)、冰相云水路径(CloudIceWaterPath,IWP)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空中云水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与大气环流变化和水汽输送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LWP和IWP的年平均分布形态与降水、可降水量对应较好,林芝地区聚集了丰富的LWP、IWP、降水量和可降水量。受印度洋季风影响,LWP和IWP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LWP和IWP最丰富,冬季最少。水汽传输和高原的动力、热力作用是影响夏季LWP和IWP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季高原南部相对湿度大,水汽抬升强烈,促进了LWP和IWP的形成和积累。LWP和IWP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3000~5500m海拔高度区间内二者的总体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降水的梯度变化特征一致,为随高度先较快升高后保持稳定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年平均和季节平均LWP和IWP在2001~2016年间均以减少趋势为主,这一变化趋势与云量和降水变化趋势一致,LWP和IWP的减少趋势与水汽输送通量散度的增加密切相关。

  • 标签: 液相云水路径 冰相云水路径 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 MODIS数据
  • 简介:青藏高原(简称高原,下文同)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气候因子、动力及热力作用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近代高原地表气温不同年代际的变化、空间分布及其与我国其它区域同期气温变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经过研究分析表明,高原的气温变化呈明显的年代际特征。近百年来高原的气温可分2个冷期2个暖期,其间有3次突变,即1920年代以前偏冷,1920~1950年代气温回升,1950~1980年代气温下降,1980年代至今气温持续偏高。各次气温突变时间中高原均提前于我国其它地区,且全国有北方提前于南方,高纬提前于低纬的现象;高原上大多数区域日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是日最高温度的增温幅度的1~3倍,日较差变小,4季中冬季增温最为明显;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就高原本身主体而言,各区域的温度变化也存在差异。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高原主体的气温变化最先出现在高原东南部和海拔较高的区域。

  • 标签: 青藏高原 气温突变 特征 区域差异
  • 简介:我国西部降雹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表明,青藏高原上的降雹高频带及其高频中心季节性移动最有规律。由春至夏自东南向西北移动,4月开始进入高原东南缘,7、8月达到全年最北。化于高原中部32—35°N附近,以后顺原路向东南撒退,10月后撒出高原。高原年降雹日数的主要多雹带沿32—33°N大致

  • 标签: 局地环境 条件分析 环境条件
  • 简介: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和改进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玛曲县的一例冰雹云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玛曲冰雹云中冰雹胚胎以霰胚为主;在地面降水中,固态降水占降水总量的46%,而霰占固态降水的65%,霰主要靠撞冻雨水和云水增长;雹云中存在较弱的过冷雨水累积带,累积带的维持时间也很短,累积带中的过冷雨水有利于雹块的增长,但不起主要作用;雹块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雹撞冻云水,其次是撞冻雨水增长。

  • 标签: 冰雹云模拟 过冷雨水累积带 冰雹形成机制
  • 简介:通过对臭氧卫星观测资料及大气环流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准两年振荡(QBO),并与同纬度无山区及赤道地区臭氧QBO进行比较,指出:青藏高原臭氧QBO的平均周期为29个月,平均振幅为8DU.青藏高原臭氧QBO变化位相与热带平流层纬向风场QBO相反,即热带平流层纬向西风时,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偏小,东风时臭氧总量偏大.还讨论了与青藏高原臭氧QBO相关的大气环流物质输送理论.

  • 标签: 臭氧 准两年振荡 年际变化 物质输送 大气 青藏高原
  • 简介:本文利用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3年7月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青海境内的大到暴雨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部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西风带低槽分裂东移的冷空气在青海东北部交绥是造成这次大到暴雨的主要原因,西宁单站高空特性层层数持续增多、大多数等压面层湿度显著增加是这次大到暴雨天气产生的前兆。

  • 标签: 青藏高原 暴雨 天气过程分析 数值预报 天气形势 冷空气
  • 简介:对1995-2004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温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近10年来多年冻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活动层厚度有明显的增大趋势,且高温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增大趋势大于低温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上限温度和6m深度多年冻土温度均有明显的升温趋势,低温多年冻土区升温速率要大于高温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对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响应关系.

  • 标签: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活动层厚度 监测及变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96年1月青藏高原牧区大雪期间的水汽和热量收支的计算,分析了大雪期间对流活动的作用和贡献,并与其他地区夏季暴雨期间的能量平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都只有一个无辐散层和整层维持上升运动,不同的是降雪期间:1)视水汽汇气柱平均潜热加热率要小得多;2)视水汽汇和视热源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3)次网格尺度涡动垂直输送主要发生在对流层顶附近

  • 标签: 大雪 水汽平衡 热量平衡
  • 简介: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具有其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 标签: 气象要素日变化 廓线 青藏高原 近地面层 风速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