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卫星遥感在雪灾监测中的作用,积雪遥感原理以及云雪在AVHRR各观测波段的光谱特征。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区分云雪的多光谱云雪判识法,并以去年冬季青海地区雪灾为例,计算处理了1995年冬季青南地区10个县的积雪覆盖面积,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对雪灾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改进的多光谱云雪判识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评述,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积雪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

  • 标签: 卫星遥感 AVHRR资料 雪灾监测 光谱特征
  • 简介:地处西南的渝北地区地表覆盖类型复杂、土地利用多元化,仅依赖于光谱特征的传统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利用决策树分类技术对渝北地区的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除光谱信息外还结合地质、NDVI、PCI等多源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8.42%和0.8547,较传统的监督分类和仅依赖于光谱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有较大提高,这也表明基于多源数据的决策树分类技术对地表覆盖复杂地区的遥感影像分类比较适用,是遥感信息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决策树 遥感 渝北 地表覆盖
  • 简介:以两期Landsat7ET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对天津滨海新区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得到区域地表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发现地表温度变化与浅层地温能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浅层地温能。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热红外遥感 单窗算法 地表温度
  • 简介:【 摘要】 在中国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基本国策之一,其 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也会因为自然地理因素、人类社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 保护与利用土地资源,则应在土地动态监测中合理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信息技术,从而达到监测的预期效果,对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掌握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基于此,论文 主要对土地动态监测中遥感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土地动态监测 土地资源 遥感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陕西省农业气象与农业遥感信息服务系统”ARSE1.0的设计与开发赵杰明,姚小强,杜继稳(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西安·710015)1设计思路“陕西省农业气象与农业遥感信息服务系统”ARSE1.0主要完成对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提供的农业气象观测数据...

  • 标签: 信息服务系统 农业遥感 农业气象服务 资料管理 信息中心 遥感图像
  • 简介:利用2007年和2008年16d合成的250m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地面调查资料,分析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继而估算了2007年和2008年甘南州及各县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的主要时间里,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植被指数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尤其与地面调查同期(8月中下旬)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782。利用EVI建立的三次多项式模型模拟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植被指数,能较好地模拟草地地上部生物量。2007年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5610kg/hm2,2008年为5605kg/hm2。与2007年相比,临潭、卓尼和迭部县地上部生物量略有增加,而合作、玛曲、碌曲、夏河和舟曲县则有所下降,以舟曲县下降最为明显。

  • 标签: 甘南草地 地上部生物量 遥感 模型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迅速,遥感影像是重要的地理信息资源,基于现有遥感影像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需求,设计遥感影像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构成,并提出平台开发实现方法。该平台可有效提升遥感影像管理共享服务能力,为遥感影像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提供借鉴。

  • 标签: 遥感影像 信息度量 分析方法研究
  • 简介:基于Snake模型的优势及缺陷,文章提出一种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道路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多光谱图像信息的四元数表达式,解决Snake模型应用于多光谱图像的局限;通过多光谱图像四元数空间标记分水岭分割,获取道路初始轮廓,解决道路初始边界设置问题;通过梯度矢量流模型迭代求解,解决道路凹陷位置逼近问题,最终实现道路提取。用QuickBird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直接采用Snake模型进行道路提取结果相比,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对高分辨率影像上的高等级道路提取具有较好的精度。

  • 标签: 遥感影像解译 道路信息自动提取 遥感图像 GVFSnake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数据分析马来西弧Cameron地区的滑坡灾害。基于航窄照片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确定滑坡位置。利用GIS和图像处理技术,存窄问数据库中对地形和地质数据,以及卫星图像进行收集、处理与汇编。选择的影响滑坡发生概牢的要素为地形坡度、方位、地形曲率,以及距河流的距离,所有这些要素均来自于地形数据库。岩性和断层之间距离提取自地质数据库:七地覆盖数据来自于TM卫星图像;植被指数值来自于陆地卫星图像;降雨量分布数据来自于气象资料。通过利用频率比模型和二元罗吉斯回归模型获得的滑坡诱发要素,对滑坡灾害区进行分析和填图。利用滑坡位置数据验证这些分析结果并与概率模型相比较。验证结果表明,与二元罗吉斯回归模型(准确度为85.73%)相比,频率比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为89.25%)结果更佳。

  • 标签: 滑坡 灾害 频率比模型 罗吉斯回归模型 GIS遥感 金马仑高原
  • 简介:摘 要:遥感测绘,作为通过电磁波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其通过对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断。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感测绘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地理信息遥感测绘装置。

  • 标签: 遥感 地理信息 测绘装置
  • 简介:在区域尺度下,探索提取不同林分结构和滩涂裸露状况下红树林空间分布遥感信息的适用方法。选择ALOSPRISM/AVNIR-2为数据源,以广西北部湾两个红树林典型分布区作为实验区,第一个实验区是红树林茂密、滩涂裸露的区域,第二个实验区是红树林稀疏、低矮和滩涂不完全裸露的区域,分别采用了植被指数、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实验区,用RVI、NDVI、SAVI、DVI、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遥感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5.3%、94.3%、92.3%、93.3%、96.0%、97.0%和94.0%,说明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较精确地提取红树林信息,其中非监督分类的结果相对较好;在第二个实验区,植被指数不能精确提取红树林信息,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2.7%、85.7%和89.3%,以监督分类的结果最好。因此,监测区域尺度的红树林,必须根据具体海湾或地段红树林的林分结构特点、成像时刻的潮位高度、红树林在遥感图像上的表征,选用适合的方法,才能确保红树林信息提取精度。在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红树林动态监测中,综合运用植被指数、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和图像解译方法,可以准确提取红树林信息。此外,对于斑块破碎、林木低矮且相当部分稀疏的广西北部湾乃至南中国海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适用的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应小于5m,以小于3m更适宜。

  • 标签: 红树林 空间分布 遥感 信息提取
  • 简介:遥感图像不仅从宏观上展现了活动断裂与其它活动构造的影像全貌,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洗断裂的影像信息,为分析断裂的活动状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为识别地震构造与强震的孕育地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而遥感技术方法本身的优势,又使得遥感构造研究具有了视域开阔、信息丰富直观、处理方法多样、易于综合分析、获取成果迅速等特点。从直观上讲,活动断裂遥感影像标志主要有色调、构造形态、断层三角面、地貌及水系等几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是垂直错动标志。从多方面总结了活动断裂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特征和识别标志,并为今后活动断裂以及地震研究中遥感影像信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有效方法和途径。

  • 标签: 地震 相关性 遥感影像信息 发震构造 活动断裂
  • 简介:摘要:本文在IFC4.3的基础上对公路行业桥梁信息模型存储标准进行扩展,提出了IFC Bridge的扩展方法,对IFC Bridge的实体(Entity)对象进行梳理,与公路桥梁构件进行对应,以预定义实体类型的方式进行扩展。最后给出了实体之间的空间分解关系,实现IFC Bridge在桥梁信息模型存储中的应用。

  • 标签: 桥梁信息模型 存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