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碾压混凝土路面(RollerCompactedConcretePavement,简称RCCP)作为一种近年来较新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优点。在公路工程中,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也在不断改进;公路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也得到了良好耐久性保障。

  • 标签: 碾压混凝土路面 施工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对于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及对具体施工技术措施。

  • 标签: 水利工程 大坝 施工技术 碾压混凝土
  • 简介:摘要沥青混凝土桥梁路面的碾压环节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质量关键工序。通过碾压,使得一定体积热沥青混凝土压缩到更小体积,使得裹覆沥青集料颗粒相互挤压到一起,从而大大减少了混合料中巨大部分空隙,由此提高了混合料密实度。本文对沥青混凝土桥梁路面压实影响因素以及沥青混凝土桥梁路面的碾压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阐述了沥青混凝土桥梁路面压实病害处理,以供借鉴参考。

  • 标签: 沥青混凝土桥梁路面因素碾压工艺病害处理
  • 简介:通过与土壤湿度观测资料比较验证发现,GLDAS同化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地区暖季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特别是在华北地区,两者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为研究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利用1948~2010年GLDAS数据分析了中国华北地区暖季土壤湿度周期信号和长期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土壤湿度影响。结果表明:1948~2010年华北地区暖季4个不同深度层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存在3a、5~7a和15a周期信号,其中以5~7a周期最为显著;长期变化均呈现减小趋势,且中间2层土壤湿度减小比表层和最深层更为迅速。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和降水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且中间2层相关性大于表层和最深层。

  • 标签: 土壤湿度 华北 暖季 GLDAS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模式历史情景和土地利用情景结果,定量评估了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对20世纪中国地区气候干湿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加剧了20世纪中国地区干旱化进程,其贡献约为1/3。其中,湿润区具有显著变干趋势,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约为35.4%;半干旱区显著变干,土地利用对半干旱地区变干贡献不显著;两种情景下干旱区干湿变化都不显著。在土地利用情景下,中国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一级土地减少和牧草用地增加,二者分别从国土面积72.7%和12.9%(1901年)变为36.0%和41.9%(2004年),且1950年代之后变化速率显著增大。其中大面积显著变化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内蒙古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减少、温度降低,而降水减少带来干旱化作用大于温度降低带来变湿作用。

  • 标签: CMIP5耦合模式 干旱 土地利用 地表湿润指数
  • 简介:利用中国东部地区315个台站1963-2012年月平均地面观测资料,揭示了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地面比湿(SH)和相对湿度(RH)多年平均值及其变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和比较了地理因素(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其空间分布影响。结果表明:1)在冬季,SH(0.4-7gkg^-1)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呈现出“北低南高”分布特征;RH(41%-82%)则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分布特征;一般冬季地面湿度相对较低地区其变化幅度相对较大。2)在夏季,SH(7-20gkg^-1)整体上明显大于冬季,RH(44%-89%)则与冬季差异不大,均呈现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分布特征;同样夏季地面湿度较低地区通常其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3)东部地区冬季地面湿度空间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其中纬度是最主要影响因素,经度次之,海拔高度对其整体分布影响不明显,且地理因素对冬季SH回归效果明显好于对冬季RH回归效果。4)东部地区夏季地面湿度空间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冬季显著,纬度同样是影响夏季地面湿度最主要因素,但海拔高度对夏季SH、经度对夏季RH影响程度较冬季增大,且地理因素对夏季SH回归效果同样好于对RH回归效果。

  • 标签: 比湿 相对湿度 空间分布
  • 简介:温度和水分对土壤MBN含量影响存在不同结论。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不同温度(15℃、25℃、35℃)和湿度(25%、50%、75%)条件下,培养35天后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和增量分别为红壤27.51mg·kg^-1、0.63~2.51mg·kg^-1,红黄壤55.53mg·kg^-1、2.09~5.11mg·kg^-1,黄壤76.01mg·kg^-1、3.04-7.64mg·kg^-1和山地草甸土165.17mg·kg^-1、6.23-13.51mg·kg^-1,均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P〈0.01),且与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含量显著相关(P〈0.05);温度对土壤MBN含量影响因海拔而异,增量最大温度区间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湿度对不同海拔土壤MBN增量影响规律一致,均为50%〉25%〉75%(P〈0.01)。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含量是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差异主要原因,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对温度变化响应规律不同,但对湿度响应规律保持一致,两者均影响土壤MBN含量变化。

  • 标签: 土壤微生物量氮 温度 湿度 海拔
  • 简介:-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能理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区域能密度将各项消费项目转换为可以直接相加生物生产性面积,并以此来反映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资源利用程度,衡量和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将能-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能-生态足迹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海洋能-生态足迹模型,并以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总能-生态足迹为1.74×106hm^2,海洋生态系统总能-生态承载力为1.60×107hm^2,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反映出山东海洋经济具有较强可持续性。

  • 标签: 海洋系统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能值 山东省
  • 简介:-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能理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区域能密度将各项消费项目转换为可以直接相加生物生产性面积,并以此来反映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资源利用程度,衡量和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将能-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能-生态足迹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海洋能-生态足迹模型,并以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总能-生态足迹为1.74×106hm~2,海洋生态系统总能-生态承载力为1.60×107hm~2,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反映出山东海洋经济具有较强可持续性。更多还原

  • 标签: 海洋系统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能值 山东省
  • 简介:选取2008年3月21—29日奥地利地区降水天气过程,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集合数值预报模式生成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出发,通过聚类方法选取有代表性16个成员,为中欧有限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提供初边扰动,进行初边条件不确定性数值试验,揭示初边条件不确定性对区域集合预报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聚类后选取16个成员可以较好地代表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大尺度背景不确定性;集合平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奥地利中部地区降水量级偏大和北部降水空报情况;通过聚类后集合系统得到预报结果与控制预报相比表明,某些集合成员对降水预报有更好指示意义;通过连续试验对比,两个经聚类后得到集合系统降水预报评分均比业务预报评分高,且集合离散度也较大;而成对和不成对集合预报系统预报结果基本相似。说明直接从全球大尺度集合预报模式成员中"降尺度"构造区域集合预报模式成员是可行有效

  • 标签: 集合预报 初边界不确定性 聚类法
  • 简介: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7个台站记录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方法测定相继时间间隔内较清楚地球自由振荡频谱峰能量,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确定了相应振型Q。结果表明不同振型Q明显不同,同一振型在不同台站计算得到Q也有略微差异。分析认为,前者可能源于地球自由振荡振型频率和探测深度不同所致,而后者可能与地壳横向不均匀特性有关。

  • 标签: 玉树地震 功率谱 球型自由振荡 Q值
  • 简介:摘要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科学应用,可以综合性提高土建工程强度以及保障工程质量。为避免工程安全事故,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安全,不仅要在混凝土施工时对各个方面严格把关,而且要在施工技术应用上有所创新和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施工前混凝土材料选配,然后详细阐述了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最后分析了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 标签: 土建 混凝土 浇筑 振捣 养护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人造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无法动摇地位,因此其在房屋与高层建筑应用也是非常广泛。因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探讨了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本文分析可以给大家一些借鉴学习之处。

  • 标签: 土建 混凝土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本文阐述了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加固设计原则,对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破坏原因以及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加固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 标签: 桥梁 预应力混凝土 加固设计 原则 原因 设计要点
  • 简介:摘要随着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梁要求不断提高,研究其裂缝控制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混凝土梁裂缝产生原因。在探讨桥梁混凝土梁板施工裂缝治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 标签: 桥梁施工 混凝土梁 裂缝控制
  • 简介:摘要混凝土施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水利工程质量会带来非常大影响。而控制混凝土裂缝又为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水利施工 混凝土 裂缝控制
  • 简介:摘要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外观质量现象,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控制原理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预防;处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设计、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在硬化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和机理,从各个环节提出了预防裂缝综合措施,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减少裂缝发生。/view-3404495.htm

  • 标签: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 后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