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郑颖人院士来水地调中心进行交流访问。郑颖人院士在交流访问期间,参加了中心的2012年度委托业务成果验收会,做了“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并参观了中心的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研发实验室。验收会上,郑颖人院士就《库水波动下滑坡稳定性预测预报研究》项目做了报告,提出了库岸滑坡浸润面的解析解,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的数值解,以滑坡安全系数为标准的临滑指标、库水波动下位移一时间对数曲线的切线角临滑指标,建立了一套动态、多手段、全过程滑坡预警预报方法。

  • 标签: 院士 库水 交流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滑坡稳定性 库岸滑坡
  • 简介:应用空测试资料的流压段计算的油井各项参数,与压力恢复解释结果对比相对误差较小。对未出现径向流井试井解释,首次提出了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联合解释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的试井解释的难题,打开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的新局面。

  • 标签: 油井 稳定试井 潜产能 不稳定试井 吉林油田
  • 简介:2012年4月18日,应李文鹏主任的邀请,国际知名的水文地质学者、瑞士联邦苏打黎世理工大学WolfgangKinzelbach教授到访水地调中心,并作了题为“地下水的污染与保护”的学术报告。

  • 标签: 水文地质 瑞士联邦 大学 苏黎世 讲学 学术报告
  • 简介:2012年1月5-9日,水地调中心组织召开了2011年度项目汇报暨学术交流会。郭建强副主任主持了开幕式;甘行平书记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孙晓明副主任全程主持了项目汇报和学术交流,并在闭幕式上对大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对2012年中心的业务推进提出了要求。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副主任 心组织 开幕式 闭幕式
  • 简介:地调中心副主任郭建强带队的检查组对“辽宁省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野外工作质量和安全综合检查。检查组首先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进展汇报,并认真查阅了野外记录本、监测点布置记录等原始资料,详细了解了仪器的安装及运行隋况等。

  • 标签: 安全检查工作 项目质量 辽宁地区 综合检查 工作质量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地区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认为复合地基试验中堆载反力梁装置及正确布设基准梁对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裹体碎石桩 复合地基 压重平台 基准梁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龙门隐伏碱性杂岩呈岩墙、岩床或岩脉产出,侵入于延长组及以下地层,主要由霞石正长斑岩、角闪二长正长岩、霓辉二长斑岩、白榴正长斑岩、角闪二长闪长岩和碱性长石正长斑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为:Si02含量51.25%-63.87%,K20+Na20含量7.23%-12.55%,A1203含量17.74%-20.12%,YREE含量96.19×10^6~620.57×10^-6,(La/Yb)。比为8.68~251.42,6Eu为0.62—0.98。大离子亲石元素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含量普遍较高,Ni,Co,Cr等地幔富集亲铁元素(相容元素)相对亏损。龙门隐伏碱性杂岩主要为A1型及少量I型,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物质来源可能为发生上涌底侵后熔融的亏损软流圈地幔,锆石U-Pb年龄为(241.6±1.9)Ma和(108±1)Ma。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南缘早中三叠世存在局部拉张环境,早白垩世由于区域性拉张作用使地壳减薄,地幔岩浆上涌,早期形成的花岗岩部分熔融,I型花岗岩开始向A1型花岗岩转变,使得I型花岗岩具碱性岩地球化学特征。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碱性杂岩体 岩石类型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最近几年,非常规油气藏,特别是页岩气、凝析气和页岩油的开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能源公司纷纷看好非常规油气资源并将之纳入自己经营业务的范围。非常规油气资源通常指不经过近井筒地带增产处理就无法实现经济开采的那些超低渗透率油气藏。先进的水平井钻井技术与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相结合,使非常规油气藏的经济开发成为现实。,然而,经常遇到的情形是,初始产量很高,但产量递减速度很快,使这些油气井的经济效益边际化,有时甚至使之不再具有经济效益。为了使这类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对明显影响长期开采动态的流动机理及起着控制作用的岩石和流体参数的了解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对油藏做了详细的模拟研究,以便调查岩石和流体性质的影响以及标准开发井网中水力压裂井的泄油面积。选取一个储集岩石性质多样、流体类型各异(干气、凝析油、石油)页岩油气藏,对开展过14段水力压裂处理的水平井进行模拟。利用径向网格和扇形模型设计,做了大量的油藏组分模拟。还利用多口水平井的短期生产数据和一口直井的长期开采数据,开展了历史拟合及模型标定。我们模拟了许多情形,涵盖不同裂缝、基质和流体性质,涉及凝析油带的形成、裂缝样式、孔隙体积可压缩性以及相对渗透率等,结果显示:·累积产油量对流体性质,尤其是对气油比(GOR)较敏感·基岩致密、裂缝闭合以及凝析油带的形成等因素会导致产能严重下降·尽管有大量的水力压裂裂缝,但是泄油面积以及裂缝与油藏的接触面积仍往往有限·油藏动态还对裂缝的渗透率以及基岩的相对渗透率比较敏感·裂缝的干扰作用有限,可能在油藏开采晚期才会显现。

  • 标签: 水力裂缝 油藏开采 页岩油 凝析气 水平井钻井技术 非常规油气藏
  • 简介:福建省自然人文地域分异产生了两大双核结构,即福州—南平、厦门—龙岩,分别以福建省的两大流域,即闽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为产生、发展的区域背景.本研究根据双核空间结构,以"一两翼"空间格局作为基本框架,通过分析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四大战略.

  • 标签: 一体两翼 双核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战略 福建省
  • 简介: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城市GIS数据库建设中,大比例尺地理空间基础数据的生产,既要满足城市管理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应用,又要满足城市规划建设部门的用图需要。为实现基础数据的生产同时满足GIS建库和传统地图的制图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提出城市大比例尺数字地图与GIS建库数据一化生产模式,探讨一化生产方式的实现方案。

  • 标签: 可行性分析 一体化生产 GIS核心数据库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盆地内中生界最重要的含油层段之一。长6油层组以储集砂发育、成因类型多样为特征。其中,位于湖盆中部的华池—庆阳地区在长6油层组沉积演化过程中广泛发育了一套与古地震事件有关的液化变形构造砂。该地区长6油层组砂中所发育的液化变形构造类型主要包括:负荷及砂球构造、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沙侵蘑菇、液化岩脉、液化摆动构造等。地震事件与重力滑塌所形成的变形构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变形构造的优势方位、是否存在滑动面和是否存在均一化层。与古地震事件有关的液化变形构造砂和其他成因类型砂的叠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为地震事件成因砂与正常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砂(三角洲前缘砂)的叠置;二为地震事件成因砂与由地震作用导致的三角洲前缘滑塌再搬运而形成的浊积砂的叠置。最后,建立了不同沉积作用所形成砂的成因模式。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长6油层组 液化变形构造 变形构造成因 砂体叠置关系 成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