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详细的1:5万地质填图资料,对侵位于阚集(岩)群、肥东(岩)群的变质变形侵入岩组合──片麻岩套的岩石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作了系统的阐述,确认其为一套属于钙碱性系列的同源演化序列,并对其成因(岩浆起源、构造背景等)、成岩时代(形成于吕梁期、受晋宁期构造变质叠加改造)作了分析与探讨,为正确认识大别-苏鲁造山带皖中段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 标签: 片麻岩套 成因 时代 浮槎山地区
  • 简介:大别造山带和合肥盆地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构造单元,它们在形成和时空演化上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别造山带内发现的可燃天然气和发生燃烧的隧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集中分布于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南的北大别杂岩带和信阳-舒城断裂附近的早石炭世变质石英片岩中,磨子潭-晓天断裂和信阳-舒城断裂是连通深部的气源通道断裂;推覆体之下的寒武系凤台组和北淮阳型石炭系两套海相烃源岩是隧道可燃天然气的主力气源岩,其中下寒武统凤台组烃源岩具有高碳、高“R0”、高Tmax低氯仿“A”的特点,已进入热演化的过成熟阶段;北淮阳型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热演化程度很高,大量的油气已经生成,最重要的是研究其成烃过程与圈闭配套史的关系。大别造山带隧道可燃天然气的发现展示了合肥盆地区深部海相层系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下步勘探重心应从“中新生代盆地系统”转移到“深部海相层系”,以寻找“古生古储”或“古生新储”类型油气藏为主。

  • 标签: 隧道燃烧 天然气 海相层系 烃源岩 推覆体 合肥盆地
  • 简介:赞皇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中南段,斜长角闪片麻岩是构成其前寒武纪基底的主要变质岩之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赞皇斜长角闪片麻岩的原岩为拉斑-钙碱玄武质岩石,其稀土总量变化较大(41.38×10^-6~232.55×10^-6),轻稀土轻微富集,稀土配分模式近平坦,几乎无Eu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高场强元素Nb、Ta存在明显负异常,Ti弱亏损。地球化学特征和多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均表明,形成环境类似于现代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推测其形成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与东部陆块间的俯冲碰撞有关。

  • 标签: 华北克拉通 中部带 赞皇变质杂岩 斜长角闪片麻岩 构造判别
  • 简介: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岩心样品连续取样的优势,对苏鲁造山带超高压榴辉岩-片麻岩过渡带进行了石榴石和绿辉石的氢同位素、全水含量和羟基含量的联合研究,结果为研究深俯冲大陆板块折返过程中变质流体的来源和可获得性提供了重要的制约.……

  • 标签: 榴辉岩 片麻岩 折返过程 氢同位素 羟基
  • 简介:对新疆中天山东段桑树园子一带侵入中元古界星星峡群中的花岗质片麻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形成时代为(475.7±1.6)Ma,属早奥陶世岩浆活动产物,同时锆石25个测点中未发现有任何前寒武纪的残存锆石或时代信息。结合造岩矿物组合特征,认为其原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质片麻岩SiO2含量为62.45%-66.52%,K2O/Na2O变化于1.74-1.99,A/CNK值介于0.94-0.95,具高钾和弱过铝质的特征。稀土分布曲线呈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弱的负铕异常,δEu值为0.69-0.76。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等,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及Ti和P,具I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结合岩石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桑树园子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是以干沟蛇绿岩为代表的中天山北缘古大洋向南俯冲的弧岩浆岩记录。

  • 标签: 中天山 桑树园子 花岗质片麻岩 弧岩浆岩 锆石U-PB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