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铁路建设属于一种民生工程,国家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铁路建设。铁路信号设备关系到铁路的安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铁路建设当中也开始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进一步发展了铁路信号设备,提升了铁路信号的安全性。当前我国现代铁路信号设备当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铁路安全体制,注重维护现代铁路信号设备,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发展我国铁路建设。

  • 标签: 铁路行业 信号设备 设备维护 安全保障
  • 简介: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新疆主要内矿产的成矿基本特征及主要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质发展历史、成矿作用特征及地球化学场特征等基本因素,将新疆划分出15个综合性成矿(区)带,其中包括44个蕴矿带、14个矿田带,最后对新疆内矿产的主要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新疆内矿产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发展演化历史的密切并系,指出了它们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分带性和主要控矿因素.

  • 标签: 新疆 内生矿产 成因类型 成矿特征 成矿分析 成矿规律
  • 简介:【摘 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西北某碳素厂关于阳极沥青配比的现状情况,对该分公司阳极沥青配比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管理角度分析如何降低阳极沥青配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改进建议。

  • 标签: 阳极 沥青配比 数据 物料 工艺 设备 精准操作。
  • 简介:按照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研究部派出一名博士研究赴日本参加JST(日本科技厅)项目研究,该项目研究旨在确立新一代地球系统数值模式。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在新的球坐标下发展动力框架和实施最新地球流体模式的算法等。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工作,在以下几方面成绩显著: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球系统 合作协议
  • 简介:摘要:土壤是链接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关键环节,是元素迁移和再分配的重要场所,同时土壤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的基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界面。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上古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烃潜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潜力 甘泉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山西省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李树森在全省首批测绘资格证书颁证大会上的讲话(一九九六年六月十八日)同志们:首先,我代表省人常委会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对这次资格证书颁证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这次会上我省首批获得乙、丙、丁级测绘资格的155家测...

  • 标签: 测绘资格证书 测绘管理 测绘市场 测绘成果管理 测绘单位 法律法规
  • 简介:在综合研究岩石地层资料和测井曲线特征的基础上,对阜阳地区古生代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并对地层层序作了进一步的的划分.整个古界的沉积演化可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巨型海进海退旋回,由下古界和上古界两个超层序组成.下古界超层序以频繁的海侵和高水位沉积体系发育为特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6套三级层序,整体为碳酸盐岩台地.上古界超层序在缓慢抬升的区域构造背景下,表现为一个逐渐海退的沉积序列,缺失下石炭系,可划分为4套三级层序,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沉积.在上述三级层序中,早古生代第一、第五层序和晚古生代第一层序为Ⅰ型层序,其余皆为Ⅱ型.

  • 标签: 古生界 层序 体系域 测井曲线 阜阳地区 沉积相
  • 简介:本文客观定量地计算了庆阳地区8县(市)的春旱指数,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用均函数模型建立了春旱分片预测方法,历史回代及业务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春旱指数 分布特征 均生函数 预测模型
  • 简介:生态地质学理论的核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的生态动态平衡。整个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岩石圈的平衡在这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质灾害即是地质污染。介绍在大巴山区开展1:5万态地质调查工作的情况。

  • 标签: 生态地质学 生态地质调查 生态动态平衡 地质污染
  • 简介:摘要: 杉木是普遍用于造林的优良树种,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力强,适合大面积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杉木被传统种植观念所限制,大部分以牛 喳嘴的方式栽种,种植效率低,死亡率高,缺乏科学的指导,为了加速发展杉树产业林,本文对良种杉木速丰产栽种技术做出了一定的讨论。

  • 标签: 杉树种植 种植环境 幼林培育
  • 简介:一前言近年来,在地球上很多地质流体中已经检测出了显然是无机成因的甲烷和其他轻烃。这些化合物在很多种地质环境中都有发现,包括海底热液系统、从陆壳到洋壳的结晶岩裂缝网络以及蛇纹石化岩石中的气渗区(例如,Abrajano等1990;Kelley1996;SherwoodLollar2002,2008;Fiebig等2007,2009;Proskurowski等2008;Taran等2010b)。认识这些化合物的起源对于很多研究课题都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全球碳循环、地下深处生物的分布(Gold,1992)和生命的起源(Martin等,2008)等。甚至有专家称,无机来源是全球油气戚的主要贡献者(Gold1993;Glasby2006;Kutcherov和Krayushkin2010;Sephton和Hazen2013)。虽然大多数专家都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似乎至少有部分油气藏可能含有无机成因的烃类。

  • 标签: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 实验室模拟 生烃 海底热液系统 全球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