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CMIP522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RCP8.5情景下中国未来近期(2016-2035年)、中期(2046-2065年)、远期(2080-2099年)3个时段高温灾害风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估.结果表明:中国未来不同时期高温致灾危险度可能逐步增加;未来不同时期高温风险也趋于升高.Ⅲ级及以上的高温灾害风险等级范围将增大,特别是东北三省、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福建等省(区)处于高风险等级的面积明显增大,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在近期将出现V级高温灾害风险,中期和远期V级高温灾害风险将扩展到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西和广东等省(区).

  • 标签: RCP8.5情景 高温灾害风险 未来预估
  • 简介: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北冰洋地区(包括北冰洋海水和海冰区以及周边陆地和岛屿积雪冻土区)受到极大的重视,因为在全球变暖,北冰洋的变暖和海冰融化是最引起注意的问题之一。因此,气候模式对北冰洋地区气候变化的模拟评估以及对未来预估,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将综述近些年这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气候模式 气候变化 CMIP 海冰 全球变暖 集合平均
  • 简介:本文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23个全球气候模式所提供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在RCP4.5情景下的逐日格点资料,根据模式对5个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使用秩加权方法研究了中国未来极端气温变化的概率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1世纪中期(2046—2065年)中国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幅度相对于历史时期(1986—2005年)可能超过2.0℃(概率〉66%),增加的大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暖夜指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增加超过15%,西南和东南部沿海是增加的大值区,增幅超过20%。霜冻日数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减少的大值区位于青藏高原周围,减少日数超过了20d。热浪指数在整个中国区域可能增加10d以上,大值区位于西藏西南部,可达30d。不确定性的结果表明,除热浪指数的可信度较低外,其余指数都有较高的可信度。到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中国区域极端气温增加幅度超过前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很可能增加超过2.0℃(概率〉90%),大值区除中国西部地区外,还扩展到了东北和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暖夜指数增加超过15%,西南和南部沿海可能超过25%。大部分地区的霜冻日数减少20d,青藏高原周围减少超过40d。热浪指数在中国范围内增加20d,青藏高原西南部增加40d以上。除霜冻指数的信噪比略比21世纪中期大外,其余指数的信噪比与中期基本一致。

  • 标签: CMIP5 极端气温 概率预估 不确定性
  • 简介: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历史模拟试验(historicalrun)的模式输出结果以及遥感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均方根误差、标准差等统计方法,评估了13个气候(或地球)系统模式对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率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模式集合平均的方法对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2.6、rcp4.5和rcp8.5)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率的变化进行预估.结果显示:尽管各模式模拟的积雪覆盖率在高原地区与观测差异较大,但总体看来模式能够对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率的空间形态、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做出较好地模拟.未来预估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的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率从2006年到2040年左右减少趋势非常明显,且不同排放情景下模式模拟的积雪减少速率非常接近;然而,大约从2040年之后,不同排放情景下的积雪覆盖率减小趋势的差异越来越大,rcp2.6和rcp4.5下积雪覆盖率的变化趋于平缓,而rcp8.5情景下,积雪覆盖率一直减少,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明显减少,减少最显著的区域位于西欧和青藏高原地区.由此可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未来欧亚大陆积雪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积雪覆盖率 欧亚大陆 CMIP5试验 评估
  • 简介:利用22个CMIP5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结合社会经济以及地形高度数据,分析了RCP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近期(2016-2035年)、中期(2046-2065年)和后期(2080-2099年)中国洪涝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洪涝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中国的东南部,洪涝承灾体易损度高值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在RCP8.5情景下,未来我国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出现在四川东部、华东的大部分地区、华北的京津冀地区、陕西和山西的部分地区以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东北地区的各大省会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的风险也很高.与基准期(1986-2005年)相比,21世纪后期,虽然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变化不大,但高风险区域有所增加.鉴于模式较粗的分辨率以及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学等问题,洪涝灾害风险的预估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 标签: RCP8 5排放情景 洪涝灾害风险 未来预估
  • 简介: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凡更新地形,都必须以新的幅编号方法表示。而第一代地形图一律以旧式幅编号方法表示为了方便新旧的互相检索,本文介绍了有关互换的数学模型,列举了互换例子,并据此编制了互换程序软件,可供各有关生产单位和组织生产部门参考使用

  • 标签: 新旧图号互换 程序
  • 简介:摘要: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的各大流域中,西南部水系水质最好;内陆河流总体来说水质保持良好;长江珠江等东南部流域水质良好;中部地区黄河流域与东北部淮、辽流域水系污染程度为轻度;海河水质被评为中度污染。将我国河流水源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各项水源占比如下:Ⅰ类约占5.1%,Ⅱ类约占44.5%;Ⅲ类约占24.9%;Ⅳ类约占16.3%;Ⅴ类约占4.8%;而劣Ⅴ类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4.3%。对这组数据进行大致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二类与第三类水源的占比超过了一半,在我国水质污染占比份额较大。Ⅱ、Ⅲ类水源也叫做微污染水,其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有利物和氨氮污染物。虽然这两类水源的污染物含有量小,但污染物本身的危害性却非常大。当有机物质融入河流,很难被水中的生物群所降解,会持久性地存在与海洋与湖泊当中隔绝水体与空气造成水体缺氧,让海洋和湖泊的水生生物缺氧致死,减少生物群数量。而水中生物数量的减少会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而氨氮污染物毒性强烈,即使水中所含有量很少也对生物造成生命威胁。而常规人工干预的水体净化不能使得被有机物和氨氮污染物污染的水源完全恢复,不仅如此,传统的消毒剂甚至有可能产生新的污染问题,人体吸收这类饮用水后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

  • 标签: 水处理混凝剂 分类 未来发展
  • 简介:基于卫星观测数据,评估了23个CMIP5耦合模式对北半球3—4月积雪面积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预估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北半球3—4月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体上看,CMIP5耦合模式对北半球3—4月积雪面积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模式基本能再现北半球3—4月积雪面积的分布特征,但对高原等复杂地形地区积雪的模拟偏差较大并且低估了北半球积雪的减少趋势,这些可能是由卫星资料本身的缺陷以及模式参数化方案的不同造成的。多模式集合预估结果表明,未来几十年北半球3—4月积雪将继续减少并且集中发生在欧亚大陆西部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对未来北半球积雪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在RCP8.5情景下,未来北半球积雪减少最显著;在RCP4.5和RCP6.0情景下,在21世纪前半叶北半球积雪减少趋势与RCP8.5情景相当,但是在21世纪后半叶积雪的减少趋势明显小于RCP8.5情景;在RCP2.6情景下,北半球积雪减少趋势最小。所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未来北半球积雪的生存至关重要。

  • 标签: 积雪 CMIP5 预估
  • 简介:针对传统分类方法精度不高、感兴趣目标分类不理想等缺陷,采用多特征组合的支持向量机影像分类方法,利用颜色矩、颜色集和灰度共生矩阵进行特征提取,总体精度、Kappa系数和混淆矩阵作为评价指标对单一特征、组合特征的不同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单数据源分类不完整、精度低等问题,对高维输入向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力。

  • 标签: 支持向量机 多特征 资源三号 分类
  • 简介:简要介绍了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的基本方法,概述了东亚和中国地区关于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研究的进展。针对极端事件变化预估研究的重要问题,如高分辨率、长时间尺度的区域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化观测资料,除温室效应外的土地利用和气溶胶的作用,使用合理方法进行多模式结果的集合,以及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模式 极端事件 预估 中国地区
  • 简介: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受到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被称为PM2.5,由于其来源多样,生成理化过程复杂,有的PM2.5可能会因为带有毒性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全球对PM2.5的长期观测记录较少,近些年美国宇航局转发了加拿大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他们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资料反演得到2001—2006年平均全球PM2.5浓度分布(1),从图中可以看到,从中国东部到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是PM2.5的大值区,即包括中国东部和西北地区、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是PM2.5浓度大值区。这一反演结果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参考,

  • 标签: PM2 5 美国宇航局 撒哈拉沙漠 汽车尾气排放 大气环境
  • 简介:在利用气候模式做未来几十年的气候预估,一般只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难以考虑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的影响,这是由于其变化难以预测和预估.但是,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来源,并且观测表明太阳是一个可变的星球,因此太阳活动在未来气候预估是很重要的外强迫[1-3].近年有些研究[4-9]进一步考虑太阳活动的太阳黑子11年周期对气候的影响并试图在未来预估中加入.本文对太阳黑子11年周期在多年代气候预估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作用 气候预估
  • 简介:利用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15个耦合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的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模式之间的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强的局地特征。其中,我国东部和高原地区的降水在21世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变暖的加剧而增强,同时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也更好,表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新疆南部地区表现为持续的降水减少趋势,而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则呈现出先减少(21世纪初)后增加的特征,不同模式对降水这些局地特征的模拟也都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其他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的变化不大,同时模式模拟的一致性也较差。多模式模拟的我国未来百年夏季降水的这些变化特征在温室气体高、、低不同排放情景下基本一致,A2情景预估结果变化最大,AIB次之,B1相对最小。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场的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部分模式的模拟结果都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有所增强,从而使得由低纬度大洋和南海地区向我国大陆的水汽输送增加,造成该地区大气含水量的增多,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增加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其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明显增大。这些环流场及其不确定性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夏季降水未来变化预估结果的可信度。

  • 标签: 降水 大气环流 预估 不确定性
  • 简介: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3)提供的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20C3M)及A1B情景预估试验,讨论了全球增暖情景下21世纪中期中国气候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A1B情景下,中国夏季降水变化在-0.1~1.1mm/d,冬季降水变化在-0.2~0.2mm/d。模式对降水变化的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无论冬夏,预估的全国表面气温都将升高,升温幅度在1.2~2.8℃;随纬度升高,增暖幅度相应增大。模式对表面气温变化的预估能力强于对降水变化的预估能力。在A1B情景下,东亚夏季风增强,而冬季风则略为减弱,东亚夏季风雨带到达最北后南撤的时间较之20C3M滞后约一个月。

  • 标签: 气候变化预估 多模式集合 不确定性
  • 简介:全球变暖背景下极湍降水事件的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观测、理论及模拟预估等方面对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研究作一综述,并给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我国21世纪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的预估结果。

  • 标签: 极端降水事件 模式模拟 极值分布 预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船舶制造工程的不断发展,对结构的品质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主要针对结构重量估计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结构重量估计各种专业船舶设计软件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船舶工程的详细设计阶段进行的,希望能够对结构的详细设计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

  • 标签: 重量预估 详细设计 船体结构
  • 简介:根据淮河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4—2007年观测降水量与温度数据和ECHAM5/MPI-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下对该流域2001—2100年的气候预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估淮河蚌埠站2010-2100年逐月径流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3种排放情景下2010—2100年淮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差异较大,SRES—A2情景总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51—2085年上升趋势显著;SRES-A1B情景2024—2037年年平均流量显著降低;SRES—B1情景年平均流量的变率甚小。季节分析表明:春季径流量在2010—2100年变幅最小,距平百分率在15.1%~18.6%:之间小幅波动。夏季平均流量在2040年代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小幅波动上升。秋、冬季平均流量SRES—A2和SRES—A1B情景变幅显著,其中,秋季SRES—A2情景2060年代距平百分率下降达50.6%,为3种情景下各季节径流量降幅之最;冬季SRES—A1B情景2050年代其增幅达到54.7%,亦为上升幅度之最。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径流量 预估 人工神经网络 21世纪 淮河流域
  • 简介:摘要:随着船舶市场的新发展和订单的持续增加,许多船厂和各种船舶设计公司都在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以使船舶设计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随着造船业矛盾的加剧,船舶产品的生产受到影响,尤其是以船体结构重量以及船舶性能为中心的控制。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局面,船东在选择船舶建造企业时越来越注重于企业的实力以及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与数量,因此对船厂而言如何提高船舶研发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 标签: 船体 详细设计 结构重量 预估
  • 简介:设计了基于资源三卫星融合影像修测1∶5万地形的方案。根据方案首先对试验区资源三卫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影像融合等影像处理,然后将软件Mapstore用于资源三卫星融合影像进行地形修测,经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人机交互操作、后期编辑等处理,完成了1∶5万矢量地形修测。试验结果表明,修测设计方案合理,资源三卫星融合影像修测地图精度能达到国家成规范要求,可用于1∶5万地形修测。

  • 标签: 正射融合影像 地形图修测 资源三号卫星
  • 简介: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日最大降水增加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和金沙江流域,ECHAM5/MPI-OM模型也大致模拟出了这种趋势。在IPCC给出的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下,2000—2050年长江上游日最大降水均有上升趋势,2020年前A2情景下日最大降水最大,A1B最小;长江中下游日最大降水在2025年之前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之后略有下降,波动较大。长江流域未来日最大降水增多的区域可能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而极端降水减少的区域可能出现在长江以北地区。

  • 标签: 长江流域 极端降水 日最大降水 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