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库卫体主要由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及斜长角闪组成。体稀土元素含量低,∑REE值为9.97×10-6~26.43×10-6,角闪辉长岩(La/Yb)N值为1.77~1.83,铕的正异常弱;橄榄辉长岩(La/Yb)N值为3.07~4.42,具明显的正铕异常。体不相容元素含量低,具明显的Sr,Rb,K正异常和Nb,Ta负异常,没有明显的P,Ti异常。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81.2±2.8)Ma,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岩浆主要来自于亏损地幔,可能受俯冲板片流体的交代。

  • 标签: 库卫 基性侵入岩 形成时代
  • 简介:镁铁-超镁铁侵人体中常常含有少量及微量硫化物,它们是硅酸盐岩浆与硫化物熔体不混溶作用的产物。由于岩石圈环境下铂族元素亲硫的制约,当硅酸盐岩浆与硫化物熔体呈液态熔离时,铂族元素便被硫化物熔体所捕集和运载,尔后在重力分异过程中下沉到盆底部富集成矿。能否依据盆上部岩浆熔离硫化物的铂族元素丰度值来判断盆深部铂族元素潜在成矿能力呢?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 标签: 超镁铁岩 铂族元素 岩浆 侵入体 成矿 硅酸盐岩
  • 简介:1∶5万区域矿产调查中,利用数量繁多的化探数据,以各元素总体变异系数和本底变异系数的差除以本底变异系数,构成致矿因子.按致矿因子大小,筛选出有价值的成矿元素信息,对区域地层和侵入进行致矿评估,是有效利用化探数据开展不同地质体成矿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东昆仑库木艾比热孜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对地层、侵入的致矿研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 标签: 新疆 东昆仑 库木艾比热孜 化探 致矿性
  • 简介:云南三江地区富碱侵入与煌斑岩的同源金志升黄智龙朱成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三江地区富碱侵入煌斑岩同源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带(亦称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带)是世界上著名的富碱侵入带之一,前人对该区富碱侵入进行过...

  • 标签: 三江地区 富碱侵入岩 煌斑岩 同源性
  • 简介:是核电厂Ⅰ、Ⅱ类物项的承载基础,其动力参数取值对核电厂抗震设计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核电站以块状火成岩为主,其动力参数取值和试验成果较少,而有关层状体结构的核电站沉积动力参数取值和试验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以我国首个以沉积的核电厂为例,基于振动基本理论,设计了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激振实验,并对比了垂直层理水平方向和沿层理水平方向的激振试验结果,旨在获得首个沉积核岛阻尼比、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等动力参数,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依据。试验表明:由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获得的某核电站呈层状体结构的沉积核岛动力参数相近,抗压刚度系数为21.40—28.83MN/m3;抗剪刚度系数为15.44—22.68MN/m3;抗弯刚度系数为44.24—60.72MN/m3;竖直向阻尼比为7.34%—7.68%;水平回转向第一振型阻尼比为7.43%—7.44%;垂直层理水平方向和沿层理水平方向试验成果的各向异性指数为0.9%—7.5%;动力参数呈弱各向异性。试验结果首次给出了该核电站沉积的动力参数取值范围,对具有相似的核电厂抗震设计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 标签: 核电厂 沉积岩 核岛岩基 激振试验 阻尼比
  • 简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着大量中生代火山—侵入。有关这些杂形成的构造背景,争议颇大。其中代表的观点有:(1)属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大量中生代火山—侵入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相关联,火山-侵入的特征可与安第斯型火山-侵入组合

  • 标签: 杂岩 活动大陆边缘 东南沿海 侵入岩 构造背景 英安岩
  • 简介:据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460.2±7.3)460.2±7.3Ma,首次将阿尔金山卓阿布拉克东南侵入体形成时代定为中晚奥陶世。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岛弧型,说明南华—奥陶纪大洋壳在中晚奥陶世曾向南俯冲,体属I型花岗岩,具壳幔混合源成因特点。

  • 标签: 阿尔金山 卓阿布拉克 中酸性岩体 锆石SHRIMPU-PB定年 中晚奥陶世
  • 简介:中国东南大陆火山活动分为早、晚两期,火山产物分为下、上两个火山岩系,侵入作胃表现为与其对应的两期火山侵入。笔者将火山岩和侵入两者结合起来作为岩浆作用的整体进行综合大范围的研究认为,为搞清侵入与火山岩的时序和成因联系,有必要将侵入进一步划分为潜火山岩、火山侵入、区域侵入。潜火山岩是指与火山岩同源,在火山活动旋回的中期或晚期阶段形成的浅成、超浅成环状侵入体或脉岩和墙,空间上受同期火山机构制约。火山浸入是指与火山岩大致同源,与火山活动同时或稍晚定位的侵入体,空间上通常超越同期火山机

  • 标签: 火山岩系 侵入岩 潜火山岩 成因关系 火山活动 杂岩体
  • 简介:塔尔结拜一带镁铁质杂体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东段,由十余个小的镁铁质体组成,岩相分带明显,主要由橄榄辉石、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等组成。岩石具贫钠(Na2O=0.44%~2.14%)、贫钾(K2O=0.05%~0.56%)的特征,属低钾(拉斑玄武)系列。岩石Mg#值为0.70~0.85;弱的正铕异常(δEu=0.97~1.18),稀土元素总体呈右倾特征;岩石具Ba,Ta富集,Rb,Th,K,Ti亏损特征,具非常发育的分离结晶作用,橄榄辉石、橄榄辉长岩主要由早期结晶相聚集而成。体Ce/Pb在2.61~10.00,说明岩石受一定程度同化混染作用。结合临近库卫体的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塔尔结拜侵入形成于早—中泥盆世,岩浆来源于亏损型地幔。

  • 标签: 塔尔结拜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岩浆演化
  • 简介:摘要灌浆能够有效的增强强度,使抗渗性能得到冥想的提高,因此应该对这种技术予以推广和普及。本文按照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形,根据注浆理论和岩石力学的理论,从而为项目的实施编制科学合理的计划,运用经济合理而又安全的施工措施,促使水利工程顺利开展。本文分析了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所谓的灌浆就是将一定比例的流动胶凝料浆,采用钻孔注浆设备从而将之注入到岩石的缝隙之中,从而促使水泥硬化形成结石,提高岩的抗渗漏的能力。

  • 标签:
  • 简介:讨论运用岩石点载荷深度来确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和点荷载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用岩石点荷载确定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公式.

  • 标签: 抗压强度 点荷载强度 平均值 标准差
  • 简介:为探讨保山地块新生代岩浆侵位时代,揭示其成因和形成动力学机制,重建保山地块新生代演化历史,对保山地块东南缘沧源新生代岩浆中部分中酸性体和墙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沧源地区新生代中酸性体和墙均侵位于40-41Ma,与澜沧新生代花岗质侵入年龄相当,为保山地块新生代早期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沧源和澜沧新生代岩浆总体具有较强的轻-重稀土、特别是中-重稀土分馏,无明显Sr、Eu负异常,具高的Sr/Y、La/Yb、Gd/Yb值,与C型埃达克类似。样品的^86Sri/^87Sr8为0.7065—0.7103,εNd(t)为-3.6--5.6。沧源新生代岩浆很可能来自石榴斜长角闪源区在30—40km深度的部分熔融。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首次在沧源新生代岩浆中识别出-41Ma的A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一岩浆研究成果,认为沧源-澜沧新生代岩浆带与青藏高原碰撞导致的东部岩石圈块体南东向挤出作用存在密切联系。

  • 标签: 保山地块 新生代 C型埃达克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 简介:砂岩侵入体系是一种普遍的地质现象,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地学界的重视,但对其形成机理探讨较少。作者及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一套室内模拟实验装置,来简化模拟3层地层结构中砂岩侵入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在之前模拟实验(实验变量为顶层沉积物的厚度、进水管的结构)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地形坡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对砂岩侵入体系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过程中,共观察到7种不同形态不同样式的管道,并对实验过程中压力变化进行了测试。对实验结果分析认为:盖层厚度越大,压力下降的速度越慢,越不利于压力的释放;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砂岩侵入体最终会转化为砂岩喷出体并喷出地表;不稳定的地形有利于触发疏松沉积物发生变形。实验表明,超压是砂岩侵入体发生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沉积盆地中的压实不均衡和生烃作用是可独立产生大规模超压的2种主要机制。

  • 标签: 流化 超压 物理模拟 砂岩侵入体系 形成机理
  • 简介:摘要:桩基础是承受上层建筑物荷载的主体,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因此,对桩基础进行质量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桩质量检测的内容包括成桩质量检测、承载力检测两个方面,检测的方法较多,本文介绍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原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

  • 标签: 基桩检测 方法 适用性
  • 简介:加拿大伯弗特-麦肯盆地是加拿大北部的一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盆地内下第三系驯鹿组砂岩是主要含油层位之一。驯鹿组为一套由泥岩、粉砂岩、硅和少量砾岩及煤层组成的向上变粗的三角洲沉积。根据该组岩石的沉积特征及组合特征,可以划分出前三角洲沉积、

  • 标签: 成岩作用 砂岩体 三角洲沉积 含油气盆地 主要含油层位 下第三系
  • 简介:西天山阿吾拉勒阔尔库被解体为早石炭世赛肯都鲁序列和早二叠世阔尔库序列.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赛肯都鲁序列低Ba,高Sr,低稀土总量,贫LREE,类似埃达克.LREE/HREE=2.5,δEu=0.89,为幔源岛弧花岗岩,与研究区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钙碱性火山岩共同构成了岛弧火成岩组合.阔尔库序列高Ba,低Sr,高稀土总量,富集3,δEu=0.67,为壳源后造山花岗岩,与晚石炭—早二叠世大陆裂谷环境双峰式火山岩共同构成碰撞后火成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为该解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阔尔库岩基 解体 地球化学
  • 简介:基于测井资料进行分类是油气勘探和采集过程中的基础问题之一。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已开发了多种分类方法,提出了基于堆栈自编码模型的分类方法,通过对测井资料进行逐层抽象提取特征凸显不同的微弱测井响应,使用Softmax作为分类器进行分类。应用该方法对丁山地区泥质灰和灰质泥岩进行识别,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丁山HF1井中,正确率均达到94.39%以上。

  • 标签: 堆叠自编码 岩性分类 测井响应 丁山地区
  • 简介:在勘探初期测井数据较少,不足以支持有监督学习.采用深度学习中的稀疏自编码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通过逻辑回归,利用少量的解释资料做有监督微调,以达到对工区中的地震数据进行体识别.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波阻抗识别方法,能有效识别储层中的有利.

  • 标签: 稀疏自编码 逻辑回归 岩性识别 监督学习
  • 简介:详述了合理利用综合测井中的自然电位、视电阻率曲线定量解释确定含矿含水层渗透和非渗透矿石。为快速评价铀矿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砂岩型铀矿的预测和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含矿含水层 电参数边界值 自然电位 视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