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ITRF2014的定义、测站分布、输入数据、分析策略以及与ITRF2008的转换参数,并分析ITRF2014相对于ITRF2008的改进.ITRF2014是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最近一次更新,它是基于四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SLR、GNSS和D0RIS)重新处理解实现的.相较于ITRF2008,ITRF2014不仅在观测数据和测站数量上有所增加,还改善了对非线性运动的处理,包括对周期性信号的估计以及对震后形变(post-seismicdefomiation,PSD)的改正,并提供了PSD模型和地球质心运动模型两个新产品.ITRF2014为地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统一的空间基准,也为其他坐标框架的维持与精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ITRF2014 ITRF2008 PSD模型 测站非线性运动 转换参数
  • 简介:本文讨论了激光测月算地面台站坐标和月面反射器的月面坐标过程中初值的影响及迭代求解的稳定性问题。并指出影响地面台站坐标中地心经度分量的精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差时采用的UT1值有误差,二是月球的赤经误差,后者将引起地面台站产生一个沿经度方向的系统旋转,而这是所采用的月球星历表的误差所致。通过实例迭代运算表明,测站坐标结果可以收敛到2cm左右,月面反射器在月面柱坐标中的σ和Z分量的结果可以稳定在10cm左右,而其λ分量目前只能达到米级。

  • 标签: 激光测月 参考架 地球 月球 月面反射器 月面坐标
  • 简介:通过对HBCORS坐标联测方法、基线处理策略以及网平差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HBCORS高精度参考框架建立的方法,为高精度区域参考框架的获取以及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提供了思路。

  • 标签: HBCORS 参考框架 基线处理 网平差
  • 简介: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于1988年1月1日开始运转,代替国际极移服务(IPMS)和国际时间局(BIH)的地球自转部分(BIH时间方面的活动由国际计量局(BIPM)继续)。IERS的职责:(1)在若干高精度空间大地测量的基础上定义和保持协议大地参考系;(2)在河外射电源及相关的其它天球参考系的基础上定义和保持协议天球参考系;(3)订定地球定位参数(大地和天球极坐标以及世界时),连接这些系统;(4)组织观测、数据分析、搜集资料和结果归档等,并为急需用户发送计算结果。IERS由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协调中心、激光测卫(SLR)协调中心和激光测月(LLR)协调中心以及中央局(CB)组成。中央局下设快速服务分局和大气角动量分局。IERS服务中采用VLBI、SLR、LLR3种新技术的观测结果。

  • 标签: 天球参考系 IERS 甚长基线干涉仪 国际极移服务 地球自转 激光测卫
  • 简介:2006年1月14月,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基础地理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基础测绘项目“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维护”验收会。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情况汇报,审阅了项目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等材料,就项目的工作报告与相关技术进行了审定。

  • 标签: 坐标参考框架 测绘项目 通过验收 维护 地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简介:1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41亿年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地球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生命至少在41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一发现将地球生命起源的时间提前了3亿年,同时也表明生命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就出现了。地球早期并不是如之前认为的干燥、荒凉,它与现在的地球一样,并不是一个地狱。由于锆石矿物结构稳定,可以获取并保存当时的环境信息,

  • 标签: 矿物结构 环境信息 大陆板块 铜元素 火山链 西澳大利亚
  • 简介:2007年11月30日,第4届地球观测峰会在南非开普割顷利召开,地球观测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会后发布了《开普敦宣言》、地球观测组织(GEO)进展报告及GEO近期成果。科技部长万钢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此次峰会,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再次当选为GEO的联合主席。中国作为GEO的创始国之一,两年来积极推进GEOSS10年执行计划,在GEO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地球观测系统 中国代表团 国际 设计 规划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发展态势2013年国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更趋于解决与地球演化和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如地球起源、板块运动机理、地震成因、自然资源开发等。与此同时,一些重要的传统基础理论认识受到挑战。《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在2013年第1期发表特刊文章,指出当前地球科学矿究的热点领域是:气候变化评估、人类世、大气氧之谜、海冰大幅缩减、大型逆冲区地震、海洋酸化、淡水循环、拥挤的太阳系、气候敏感性。

  • 标签: 国际地球科学 科技发展 科学前沿 自然资源开发 科学研究 固体地球
  • 简介:2017年地球科学与遥感技术国际研讨会(IGARSS2017)于2017年7月23-28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市举办。地球科学与遥感技术国际研讨会(IGARSS)是国际上遥感领域最高级别的研讨会,自1980年起每年举办一次。IGARSS2017是由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主办的地球科学与遥感技术领域的年度盛会.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遥感技术 地球科学 得克萨斯州 工程师 美国
  • 简介:中国已于2011年,在"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DOIF)。本文系统介绍了能够集成管理所有观测数据的DOIF。DOIF可以为中国沿海海洋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中国近海综合管理提供有效信息、附加价值产品和服务,服务对象覆盖政府部门和私营团体(例如:海洋管理人员、渔民、航运公司等),最后,还展望了DOIF在西太区域国际海洋数据和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中国数字海洋 海洋观测系统 综合数据管理 决策
  • 简介:本文将1988-1992年期间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地球定向参数快速服务和预报值与IERS终值作了比较,得到快速值与终值偏离的平均值分别为-0.8mas(X)、-0.9mas(Y)和+0.11ms(UT),均方差分别为±1.4mas(X、Y)和±0.32ma(UT)。分别按5、10、…、90天的预报长度得到预报值与终值偏离的均值和均方差。在各种预报长度下均值的变化范围不大,只有约1mas(X)、3mas(Y)和3ms(UT)量级,而当预报为30天时均方差分别为±11.2mas(X)、±8.6mas(Y)和±6.0ms(UT),当预报长度为90天时均方差达到±20.8mas(X)、±19.2mas(Y)和±14.7ms(UT)。

  • 标签: 地球定向参数 地球自转服务 预报值 IERS终值
  • 简介: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O)大会是地学领域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每4年举办一次,是国际上关于地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科学问题讨论的盛会。第26届IU—GG会议于2015年6月22日至7月2日在捷克布拉格召开,参会代表来自全球90个国家,共计4200多人。

  • 标签: 国际学术会议 地球物理 大地测量 地学领域 研究成果 科学问题
  • 简介:目前全世界的油气产量可能有20%以上产于与湖泊有关的岩层中(Kulke,1995;Calhoun,1999),而湖相富含有机质的岩层是这些油气的主要源岩。湖相源岩和储集岩对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中国等地区目前和未来的勘探都很重要,(Hedberg,1968;Powell,1986:Smith,1990;Katz,1995)。

  • 标签: 源岩 层序 地球化学 油气产量 湖盆 储集岩
  • 简介:全球气象合作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种合作,实际上从气象科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就像是大气层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那样,为人类的幸福安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有组织的国家问气象活动,起源于闻名的1853年布鲁塞尔气象会议及随后的国际气象组织(IMO)开展的全球气象协调合作。IMO更是将早期的气象合作引向极致,并最终促成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诞生,并成为世界科学和技术合作和应用的典范。本讲综合介绍WMO成立前的国际主要气象活动。

  • 标签: 气象科学 协调合作 国际组织 WMO 世界气象组织 框架
  • 简介:地球正如太阳及其它行星一样,由粉状颗粒和气体颗粒构成。在地球、月亮、火星以及我们研究所能达到的陨星任何矿物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水和所有气体,甚至于在岩石圈深处,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金刚石晶体中,总是存在着分散的气态组分。根据宇宙学观点,地球作为宇宙体在较短时间内,也即在一亿年左右形成,并且聚集了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形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45亿年前。

  • 标签: 地球 流体 粉状颗粒 金刚石晶体 研究人员 高压条件
  • 简介:每位研究地震地理学及其时间分布的人都注意到了地震活动性迁移的存在,首先发现的是顺岩石圈大断裂分布的震源的“连接”序列。如在其中的北安纳托利亚(其分支穿过亚美尼亚、包括斯皮塔克和基洛瓦坎,甚至有可能穿过伊朗和巴基斯坦),从1939年开始对一连串的破坏性事件进行严密地监视。1968年美国人根据这些事件计算出地震的迁移速度为80公里/年。在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南美洲和中国、太平洋列岛下的俯冲带、高加索和亚平宁半岛

  • 标签: 断裂分布 地震台 岩石圈 俯冲带 基洛瓦坎 迁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