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省名山地区钙芒硝矿成矿类型属晚白垩世内陆湖相—咸湖相硫酸盐沉积型,南庙沟钙芒硝矿位于西台陷雅安穹褶束之名山向斜缓展起伏的东翼,矿体严格受白垩系上统灌口组上段地层控制。本文对南庙沟钙芒硝矿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对本区芒硝矿的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芒硝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名山
  • 简介: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成立于1989年,2009年2月经省地矿局组织机构调整,与局属101地质队合并重组。重组后的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地灾防治、工程施工、市政和水利建设等工作。公司总部位于西部经济文化中心-成都。

  • 标签: 集团公司 地质工程 四川省 合并重组 机构调整 地质找矿
  • 简介:炉霍县-道孚一带发育一套基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对其地质构造性质有裂谷、裂陷槽、蛇绿混杂岩、火山喷发混杂岩等不同认识。通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对比研究,现将其划分为裂陷槽建造和滨浅海建造两类,构造上归属于裂陷槽环境岩崩滑混和后期推覆构造混杂。鲜水河断裂则为炉霍-道孚构造带新构造期的复活和分化。

  • 标签: 炉霍-道孚构造带 裂陷槽建造 滨浅海建造 构造混杂
  • 简介:南江水马门铁矿大地构造归属于扬子地块,位于秦岭造山带和盆地稳定克拉通之间的前陆褶皱冲断带。通过对前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研究,而后又对矿区进行实地考察,初步分析了水马门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矿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元古界火地垭群,在构造上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压性特征,片理和近南北向的小规模横断层非常发育,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主要控矿因素为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经过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域铁矿为沉积变质经后期热液迭加改造而形成的铁矿床。

  • 标签: 铁矿 矽卡岩化 控矿因素 南江水马门
  • 简介:通过在研究区内开展1:5000激电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区内主要岩(矿石)物性特征,Cu、Co、Ni元素富集与分散特征,并对主要物化探异常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区内物化探异常整体受地层和岩性控制,以Cu元素异常为主,辅以Co、Ni元素异常,表现为中低阻中极化特征。

  • 标签: 铜镍矿 物化探 特征 会理
  • 简介:本文收集了733个地区的实测钻孔数据,从中筛选出深度大于30m的268个钻孔剖面资料.分别获得了10m、15m、20m、25m和28m不同深度处的平均剪切波速(Vs)(d)与(Vs)(30)的对数线性相关关系.同时还与Boore(2004)的结果做了对比分析,比较了采用常数外推法和对数线性外推法得到的不同深度处剪切波速的残差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处剪切波速(Vs)(d)与(Vs)(30)的对数相关关系可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本文得到的对数关系更适合地区.对数线性外推法与常数外推法相比,前者的系统偏差更小;随着深度的增加,两种方法的外推误差均逐渐减小,但常数外推法普遍低估了(Vs)(30)值;当深度较浅时,低估的情况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利用大量的不足30m的钻孔资料估计(Vs)(30)值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平均剪切波速 Vs(30) 外推估计
  • 简介:在小层细分、沉积、储层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气水分析化验和试采资料,系统分析了须二气藏气水特征。认为蓬莱地区须二气藏气水分布主要受控于储集体和构造位置,单个储集体内气水总体具有"上气下水"特征、优质储层发育的地区含气性好;气层主要分布在距须二段顶界90m以内的T3x24、T3x25砂层组,下部T3x21、T3x22和T3x23砂层组主要为气水同层。

  • 标签: 四川盆地 蓬莱 须家河组 须二段 地层水 气水关系
  • 简介: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二地质队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综合性地勘单位,是、滇、黔结合部唯一从事地质找矿与矿产勘查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地质队,座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五粮液之乡”的宜宾市繁华的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质队 四川省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程地质勘察 地质找矿
  • 简介:油砂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较为常用的沥青回收方式是热碱水分离法。本文运用热碱水分离法处理了厚坝与内蒙古图牧吉两地的油砂样品,并对上述两地的油砂样品进行了镜下薄片观察、XRD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测定,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岩性特征和油砂热碱水分离实验的数据,结果表明,油砂中黏土矿物的含量、油砂岩的胶结程度及胶结方式、油砂的砂颗粒粒径、油砂层遭受风化作用的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油砂沥青热碱水分离的效率,在设计油砂开采工艺流程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标签: 油砂 岩性因素 热碱水分离 沥青回收
  • 简介:盆地须家河组三段和五段为例,分析凝缩段识别及如何指导致密砂岩气勘探。分析认为:1凝缩段是最大湖泛面时沉积产物,岩性主要为质纯的暗色泥岩或黑色页岩,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对应于△logR高值段,地震上为强连续反射,为高位体系域的下超面;2须三与须五段属于致密砂岩气藏,具有近源成藏的特点,而非源内成藏,可形成经济型致密气资源,而凝缩段发育优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生烃能力强,与之紧密接触的规模储集砂体最具勘探潜力。综合研究指出,寻找致密砂岩气勘探"甜点区"首先寻找凝缩段,其上直接接触的规模储集砂体就是最有利勘探区。

  • 标签: 四川盆地 须三段和须五段 凝缩段 致密砂岩气 △logR 近源成藏
  • 简介: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广义S变换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为一种介于连续小波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延伸方法,其突出特点为不同频率处具有不同分辨率.为了对南丹凤场中联井剖面资料进行储层描述,本文运用了广义S变换分频处理技术,得到地震信号的瞬时参数.通过不同频率剖面的对比与研究,完成储层描述.

  • 标签: 广义S变换 三瞬参数 分频处理技术 川南丹凤场
  • 简介:利用化德国家基本气象站1957—2014年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以地面最低温度≤0℃为指标,建立了该地历年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分析了近58a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化德站58a平均终霜日期为5月28日,初霜日期为9月11日,无霜期为105d10(2)近58a终霜日期呈明显的提前变化趋势,平均每10a提前2.5d;而初霜日期变化趋势不显著;无霜期明显延长,平均每10a延长了3.4d10(3)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的年际波动大,极差为标准差的4~5倍,初霜最早可提前在8月18日出现,终霜最晚可推迟到6月19日结束。该地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年际变率大,保证率低,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霜冻发生的气候规律,提高霜冻的预报预测准确率,对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初霜日 终霜日 无霜期 气候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新疆阿克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是以托吾恰克锰矿为例,对新疆阿克陶的地理位置、矿产资源,阿克陶托吾恰克矿区的矿产,托吾恰克锰矿的矿床特征和托吾恰克锰矿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 标签: 阿克陶县 托吾恰克锰矿 矿床
  • 简介:中南荷包场须二段储层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但其储层物性明显高于上覆须六、须段,综合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分析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参数及测井曲线等分析,研究发现,须二段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石英、岩屑不同成分对储层具有明显的影响,溶蚀作用(包括酸性条件下与碱性条件下的溶蚀)对储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绿泥石环边发育层段与欠发育层段储层具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须二段 储层 控制因素 川中南荷包场
  • 简介: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主要为藻坪相沉积的藻叠层白云岩、滩相沉积的砂屑白云岩、云坪相沉积、重结晶成因的粉-细晶白云岩及风化或岩溶成因的云质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洞)、粒间溶(洞)、顺藻叠层溶孔(洞)、角砾间孔洞和葡萄花边洞,裂缝则起到储集及渗滤流体的作用,区内灯影组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现今储层是经过长达数亿年时间,多种主控因素互共同作用的最终产物。沉积相控制着储集岩石的大致分布,是后期的成岩作用的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孔、洞形成的关键因素;重结晶、构造等建设性成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灯影组储集性。

  • 标签: 灯影组 储层 演化 岩溶
  • 简介:文章利用内蒙古托克托气象站近30a的常规气象资料和同期的太阳辐射资源计算数据,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标准就该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及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到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太阳能资源很丰富、稳定性好、利用价值高、资源品质优良,属于太阳能资源利用性较好的地区.

  • 标签: 托克托县 太阳能 评估
  • 简介:泗水龙湾套地区发育大面积新太古代角闪辉长岩,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在该区多次进行铜矿普查,通过开展1∶1万地质图草测、1∶1万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1∶1万高精度磁测、槽探和机械岩心钻探等工作,对研究区各类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在区内发现了9个铜矿体,矿体直接裸露地表,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角闪辉长岩过渡相内,局部产于内部相中,严格受岩体控制,随岩体向北西侧伏;成因类型为岩浆熔离型含镍铜硫化物矿床。研究结果表明,探讨该区铜矿床成因,分析其找矿前景,对于在该区进一步寻找同类型铜矿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铜矿床 岩浆熔离型 找矿 龙湾套
  • 简介:选取广西喀斯特地区代表之一巴马,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从中提取出研究区的高程、坡度、坡向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对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对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因子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在查明沟口泉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适于处理微细粒磁铁矿石的加工工艺流程原矿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最终磨矿细度为-0.019mm97.88%的条件下,全流程实验取得了铁精矿产率39.34%、铁品位60.32%、回收率67.65%的选矿指标,达到了铁的综合回收。

  • 标签: 选矿工艺 微细粒磁铁矿石 沟口泉
  • 简介:南H地区长兴组已有多口井获气,属台地相沉积。开展的地震工作多为线距较宽的二维地震勘探,地质资料相对匮乏。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有效勘探概念的提出,诸多地质问题逐渐暴露,地震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朝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本次研究从地震资料出发,地震与地质相结合,通过多种属性分析,从根本上分析地质(岩性)与地震资料的相关性,以此划分有利相带。利用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结合多种地震属性综合预测储层的有利分布区域。

  • 标签: 长兴组 沉积相 地震相 台内滩相 相控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