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月5日,河南测绘局局长贾志伟,副局长禄丰年、王进福带领有关人员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风,并赠送了系列《河南领导工作用图》。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院长张卫强、训练部部长张晓森陪同看望。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测绘局 河南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息工程 领导工作
  • 简介:《河北近岸海域海洋化学调查》专题(908-SJ-HB-01-01-01)是河北908专项水体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包括海水化学、沉积物化学、生物质量和大气化学四大部分调查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河北近海和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的基本状况,全面更新基础资料和图件,为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基本依据;全面汇总本次调查以及以往调查的资料和成果,为“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项目提供基础数据。项目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承担。

  • 标签: 海洋生物 质量调查 河北省 资源开发利用 环境监测中心 海洋化学
  • 简介:通过简要回顾中国学者有关东北冬季气温变化的研究成果,概括分析了近百年或近几十年时间尺度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综述了与冬季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相关的各类海-气环流因子。近百年来,东北冬季气温上升,1987年前后发生增暖突变。北极涛动、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等是影响东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北极涛动、东亚冬季风、东亚中高纬环流型等的持续性是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对多种变化特征集中出现的20世纪70年代末的气候变化值得深入探讨,也有必要在整个东北的范围内,深入开展冬季气温预测方法的系统研究。另外,测站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中国东北三省 冬季气温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
  • 简介:利用1961-2014年东北83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曲线、9a滑动平均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稳定通过0℃和10℃的起止日期及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a东北热量资源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29℃/10a,稳定通过0℃和10℃积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0.10(℃·d)/10a、60.00(℃·d)/10a,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3d/10a、1.9d/10a,稳定通过0℃和10℃起始日期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3d/10a、-0.8d/10a,稳定通过0℃和10℃终止日期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0d/10a、1.1d/10a,东北全区热量资源呈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增加趋势显著的特点;2005年前后出现转折性变化,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稳定通过0℃和10℃的持续日数均转为逐渐减少的趋势,稳定通过0℃和10℃的起始日期相对延后,终止日期相对提前,东北整体热量资源增加的趋势减缓,变化方向为由南向北发展.

  • 标签: 热量资源 积温 持续日数 气候倾向率
  • 简介:杭州——瑞金——韶关深大断裂带和政和一大埔断裂带控制了中国东部火山活动大格局;把海南、广东惠州莲花山一带原高基坪群下亚群定为J3,上亚群及南园组定为K1、石帽山群为K2。白垩纪分、原K1升为K2,K2升为K3;与中新生代时期区域应力由挤压向拉张裂解逐步演化相匹配,相应地发生初火山旋回、主火山旋回和破火山旋回大火山活动旋回、形成对应的相系相型和岩石组合;把产於火山岩中与破火山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铀矿床概括为“破火山系列新不整合型铀矿”,并划分为体型、层型、脉型种形态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控制因素,评价准则和勘查模式。

  • 标签: 火山岩型铀矿 火山地质 火山旋回 火山活动旋回 深大断裂带 中国东部
  • 简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以2000年、2005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河北滨海湿地面积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在FRAGSTATS软件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对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滨海湿地为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与2000年相比,2010年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4083.63hm^2,说明部分湿地已经转化为非湿地,湿地功能退化。湿地格局改变主要表现在各类型人工湿地之间的相互转变。2010年研究区景观斑块数比2000年明显增加,说明湿地破碎化加剧。

  • 标签: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驱动力 河北省
  • 简介:利用CMIP5全球气候模式、RegCM4区域气候模式数据集和中国东北162个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CMIP5和RegCM4模式对中国东北降水的模拟能力,并对RCP4.5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东北未来降水的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CMIP5和RegCM4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东北年及四季降水量的变化,可再现东北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形势,但模拟的降水中心偏北,模拟的降水强度偏强;两个模式对夏季降水的模拟优于冬季,对冬季降水的模拟存在较大偏差。总体而言,全球气候模式CMIP5对东北降水的模拟结果较好。对东北降水量的预估表明,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全球气候模式CMIP5预估东北年和四季降水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对冬季降水量预估的偏差百分率增幅最大。在RCP8.5情景下,东北降水量增幅显著,预估未来东北降水增加量基本呈由南向北逐步递减的分布,降水偏差百分率基本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在RCP4.5情景下,东北降水量增幅较小,预估未来东北降水量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降水偏差百分率基本呈由西向东递减的分布。

  • 标签: 全球气候模式 区域气候模式 降水 模拟能力 情景预估
  • 简介:利用1960~2013年中国东北76个台站夏季逐日气温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ENSO-Modoki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温度异常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其与ENSO-Modok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频次波动较为明显,在1980年代初与1990年代中后期有明显峰值,而极端低温事件的频次呈下降趋势,但在1990年代初有1次明显上升;(2)从空间分布来看,极端高温事件的频次在东北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呈上升趋势,而极端低温事件的频次在辽东半岛以及漠河附近有上升趋势,在长白山以北及松江平原以南地区则有下降趋势;(3)前一年冬季发生ElNio-Modoki或春季发生LaNia-Modoki,对黑龙江与辽宁的大部地区夏季出现温度异常事件影响较大。其中,前一年冬季发生ElNio-Modoki,当年夏季这些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频次可能会减少;春季发生LaNia-Modoki,上述地区夏季极端低温事件的频次会减少,而极端高温事件的频次可能会增多。

  • 标签: 东北三省 极端温度事件 夏季 ENSO-Modoki
  • 简介:2005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分别与上海市气象局、广东气象局、安徽气象局和湖北气象局就联合建立多轨道、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型的业务签订了合作协议,本着“优势互补、多层推进、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在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生态环境气象、大气成分、城市环境气象、雷电防护、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已明确的具体合作内容包括:

  • 标签: 合作协议 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城市环境气象 人工影响天气 灾害性天气
  • 简介:根据青海江源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分析.介绍了飞机增雨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及增雨作业的条件、作业区域划分、催化剂的选择及飞行高度与增雨指标,并利用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阐述了飞机增雨作业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播撒方案设计。

  • 标签: 三江源 增雨 播撒 方案 设计
  • 简介: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域,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江平原。

  • 标签: 东北黑土区 黑龙江省 耕地保护 典型黑土区 耕地面积 土地保护
  • 简介:浙江测绘学会自1982年12月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已近年。在科协、中国测绘学会,测绘局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体理事和各专业组的共同努力,广大会员的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组织更加健全了,活动面更广了,搞得更活了,学术讨论的效果更好了。

  • 标签: 测绘学会 浙江省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理事会 摘要 学术讨论
  • 简介:2018年12月21日,黑龙江矿业联合会第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通过了2018年度工作报告,明确2019年八项重点工作。会长张文友主持会议。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黑龙江省 矿业 哈尔滨
  • 简介:2005年河南测绘科技学术年会于2005年9月20日至23日在门峡市召开。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篇,参加撰写学术论文的作者达百余人。学会组织编印了《2005年河南测绘科技学术年会论文集》200册,分发与会代表及有关会员单位交流。来自全省科技工作者112人参加了大会。河南测绘局局长、学会理事长曹江水,特邀专家国家大地数据处理中心主任郭春喜博士,门峡市国上资源局局长丁宏俊、副局长阴旭阳,测绘局副局长、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禄丰年,郑州测绘学校校长、学会副理事长李玉潮,黄委测绘信息工程院副院长、学会副理事长刘豪杰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测绘科技 三门峡市 学术年会 河南省 学会组织 科技工作者
  • 简介:通过对查查香卡地区晚叠世火山岩岩石学特征、空间分布、形态、火山机构、火山岩与构造关系的研究,确定该套火山岩时代为晚叠世.岩石地层单位为鄂拉山组,为一套陆相喷发火山岩,呈NW向展布于大海滩-都库隆瓦地区.以中-高钾、高钙、低钛为特征,属钙碱性系列.火山喷发活动由强到弱,岩性由中性向中酸性渐变,岩浆活动由啧发型向侵入型递进.表明岩石构造环境为陆内消减带火山岩中的造山区.是来自地壳下部的火山岩浆经分异结晶并在上涌过程中混入有上地壳物质而喷发形成.喷出时的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造山环境,该火山岩最初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由于A型俯冲构造活动,测区乃至鄂拉山地区产生一系列右旋走滑断裂带,受NW向右旋走滑断裂的影响,岩石孔隙加大,并出现强烈的热流活动,导致岩浆沿这些断裂带喷出地表.

  • 标签: 查查香卡 火山岩 构造环境 晚三叠世
  • 简介:2014年6月6日下午,“中海达杯”河南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开幕式在河南城建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竞赛组委员会成员、裁判员、协办单位代表、各代表队成员及比赛忐愿者参加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南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科办主任张晓森主持。

  • 标签: 技能竞赛 测绘教育 高等学校 河南省 大学生 地理空间信息
  • 简介:全国人大会议刚刚结束,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副省长张大卫便踏着瑞雪,率领国土资源厅、省地勘局和测绘局领导米到国土资源部与部长徐绍史、副部长兼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等多位领导,进行重要工作会见。这足河南测绘局领导多年来首次参加、部领导重要会见活动。

  • 标签: 河南省 测绘工作 国家测绘局 评价 导高 国土资源厅
  • 简介:河北矿业协会第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届理事会一次会议于2006年11月15日在石家庄召开。副省长柳宝全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崔德文到会讲话.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保民到会致辞.原河北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吴耀良主持会议.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矿业 河北省 石家庄 理事会 会议
  • 简介:2008年12月5日,河南测绘学会七届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政协常委、测绘学会理事长曹江水传达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会议精神,测绘局副局长、测绘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禄丰年做2008年测绘学会工作总结,部署2009年学会主要任务。

  • 标签: 测绘学会 理事会 河南省 副理事长 测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