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普遍追求的目标,但多年的生态城市实践并未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文章以广州为例,着重从规划角度反思当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效不足的问题,结合广州的探索与实践,提出按照"基础分析—技术应用—实施保障—绩效评估"完善与创新生态规划的策略框架,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生态城市 生态规划 广州
  • 简介:7月21日-22日,全球60多位市长聚首梵蒂冈参加综合议事,这场会议汇聚了多方力量,来对抗气候变化与现代形式的剥削,以及商讨城市应当怎样融入全球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罗马教皇方济各发布了长达184页的通谕,其中题为“日常生活生态”的一节中,方济各围绕城市、邻里和公共空间,论及了它们作为营造、保存生活质量与归属感的场所,其重要性之所在。他强调改善住房,并且将贫民窟与破旧邻里的住民引入“亲和的城市”。他甚至还谈及改善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 标签: 城市学 梵蒂冈 罗马 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
  • 简介:如何理解生态城市,在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新型城镇化有三个主题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当前,中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有7.3亿人口居住在城镇,很多人常以增长速度来评价中国的城镇化,但实际上这个人口规模在世界上才是最具影响力,也绝无仅有的。试想,每年约有2000多万的人口进入不同的城市,如何管理,如何解决就业,如何提供公共服务,不仅是中央政府,同时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此宏观背景下,如何看待中部地区中等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如何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这三个主题,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 经验交流会 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 信阳
  • 简介:目前我国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风险与治理成本,造成诸多生态安全隐患。首先明确环境安全是产业遗存再利用的首要前提,然后构建适于产业遗存再利用的潜力评估模型,并从自身特征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确定评估因子、因子权重及评估准则。最后选取上海桃浦工业区作为试评估实验对象,结合污染程度与再利用潜力的评估结果,对其内部产业遗存地块再利用的适宜性与时序做出规划指引。

  • 标签: 产业遗存 再利用潜力 评估 上海桃浦工业区
  • 简介: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进行试点。2003年环保总局发布《生态县、市、省建设指标(试行)》,2010年1月,住建部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使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截至目前,90%的城市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但是,差钱已经成为生态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内外都是如此。事实上,差钱的症结在于差思路,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来解决差钱的问题。

  • 标签: 生态城市 城市发展 低碳 生态示范市 城市建设 投融资体制
  • 简介:"多元化生态交通"强调通过多元化手段、生态化方法来设计以步行系统为主的道路体系,通过合理组织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提高居民出行的安全性。文章引入"多元化生态交通"模式,对该模式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道路采用‘人车分行’、次要道路采用‘人车共存’""次要道路采用‘人车分行’、主要道路采用‘人车共存’"两种交通组织方式,并在城市层面提出相关的生态规划措施,在居住区层面提出一系列生态关键方法。

  • 标签: 居住区 多元化生态交通 人车分行 人车共存 交通模式
  • 简介:在当前上海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利用好土地资源、引导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生集约发展转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比新加坡与上海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新加坡如何在居住社区、科技园区、绿色建筑以及水环境等领域开展可持续规划创新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由此从人本理念、创新意识、价值链条等视角对上海城市发展提出了3点建议。

  • 标签: 生态 人本 创新 新加坡
  • 简介:许多特大城市发展存量开发重要制度的变迁是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考虑其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平衡,工业用地的更新导向即是综合平衡长期的税收收益与短期的土地收益的结果。而且政策对工业用地更新的空间形态也产生影响,通过对空间指标、自持比例、使用年限、土地管理等多方面的政策调整,工业园区的形态变迁先后经历了三代历程,从卖地到卖楼再到卖园。以上海为例,解说上海工业用地更新的制度变迁,同时结合不同时期上海的工业园区建设,探讨制度变迁对园区空间形态的影响。

  • 标签: 工业用地更新 制度变迁 形态变迁 上海
  • 简介:生态文明观念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这对于饱受资源环境压力约束、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城市发展尤为重要。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与发展特征的认识,从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民生改善、城乡统筹等方面分析了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生态化转型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了上海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的路径、目标、指标体系框架与重点举措,可为同类型特大型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生态化转型 路径 重点举措 特大型城市 上海
  • 简介:株洲市清水塘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提出较明确的要求,通过引入水环境指标体系,在雨水水量标准和水质标准方面均给出定量目标,并通过水文模型模拟计算城市中各个地块开发前后径流情况,给出在一定排放标准条件下开发后地块内所需减排出流值和滞留容积等关键性指标,在核心建设区范围内形成控制性规划导则。在新城后续的开发实施中,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采取雨洪措施,保证雨洪管理目标能够完全达到。本规划可为国内其他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 标签: 低影响开发 径流系数 雨洪管理 就地减排
  • 简介:随着许多大中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地铁站点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课题。无锡轨道交通1号线胜利门站地区面临着如何振兴区域活力与如何充分利用孤岛绿地等两大问题,城市设计抓住地铁发展机遇,针对环境现状,运用“消费行为系列化”、“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充分发展地下空间”、“地下地上一体化”等理念,制定相关设计策略。通过城市设计对地铁站点与周边地区的整合,振兴了地区的活力,也把原有孤岛绿地发展为自然生态景观型的交通站区。目前,城市设计正在得到实施。

  • 标签: 消费行为系列化 交通枢纽地区体系化 地下地上一体化 自然生态景观
  • 简介:"绿地+"理念借鉴"互联网+"关于跨界融合的思想,促进绿地建设与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深度融合,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道、生态维育等的复合发展。文章基于"绿地+"理念,重点分析了防城港市绿地生态格局,进行了绿地系统结构规划、绿地分类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构建了防城港市绿地生态系统新格局,并确定了实施与保障措施,以期能为其他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

  • 标签: “绿地+”理念 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格局 防城港
  • 简介: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城市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广州市海珠生态城新旧社区聚集的现状,选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社区作为社区改造示范点,从雨水收集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绿色交通改造、垃圾分类与处理、绿化改造、生物多样性提升、智慧社区建设等硬环境改造以及公众参与软环境改善方面入手,打造自然、和谐及舒适的低碳生态社区,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破解城市社区改造难题、建设城市低碳生态社区提供借鉴。

  • 标签: 低碳生态社区 社区改造 公众参与
  • 简介: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及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武鸣县伏唐村伏唐屯综合示范村建设规划充分利用伏唐村优越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形成"一心、两区、三片、三点、四轴"的空间布局结构,并将新农村建设与村庄产业规划、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等有机结合,打造"一村、一街、一山、一湖、一岛、一庙、一园、一庄"八大旅游拳头产品,将伏唐村打造成为具有旅游休闲、旅游生态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广西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品质的乡村生态旅游村,推动伏唐屯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生态文明理念 新农村建设 武鸣县伏唐村伏唐屯综合示范村